《教材完全解读 高一地理 上 2008年修订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永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0653103
  • 页数:1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策划的结合高中最新教材的辅导用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综合题型设计,名师诠释,课后习题解答以及近5年的高考名题诠解。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4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4

1.宇宙的概念 4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表解 4

3.宇宙的两大特性 4

4.宇宙中的地球 4

5.图解法的应用 5

6.用“三字经”和“联想法”识记 6

7.北斗星和北极星 6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7

1.太阳概况和太阳辐射 7

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7

3.太阳的外部结构图解 7

4.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7

5.月相及成因、变化规律和利用 8

6.月相出没变化规律图解 8

7.有闰月之年季节会变长吗 8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0

1.宇宙探测的发展 10

2.宇宙资源的开发 10

3.宇宙环境的保护 11

4.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的相关记忆法 11

5.几种常见的航天器简介 11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3

1.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比较 13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3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3

4.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判定方法 14

5.从日照图上找太阳直射点的方法 14

6.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影响 14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16

1.昼夜交替和晨昏线 16

2.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16

3.昼夜更替的周期 16

4.地方时、时区、区时与日界线 16

5.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17

6.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图解 18

7.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18

8.判断日期的方法 18

9.水平运动物体偏移规律的判读方法 18

10.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19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21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1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1

3.四季的划分 21

4.五带的划分 22

5.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方法 23

6.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23

7.日照图与日期图的区别和联系 23

8.昼夜示意图的判读步骤 24

第二单元 大气 36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36

1.大气的组成 36

2.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36

3.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成分图解及说明 36

4.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36

5.运用图表结合法记忆大气的垂直分层 37

6.逆温现象及主要类型 37

2.2大气的热力状况 39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39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解 39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9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室效应 40

5.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40

6.全球热量平衡 40

7.图解法在本课的具体应用 40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41

2.3大气的运动 43

1.大气运动图解 43

2.热力环流 43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3

4.风力(风速)大小的判定方法 44

5.运用多种方法判断气旋各部位风向的方法 45

6.海陆风、山风和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及风向特点 45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47

1.三圈环流的形成 47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8

3.季风环流 48

4.巧绘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49

5.季风与雨带助记歌诀 49

6.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49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52

1.天气与天气系统 52

2.锋面系统 52

3.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52

4.锋面、气旋与天气 53

5.判别冷锋和暖锋的四种方法 53

6.运用手势辅助法记忆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54

7.准静止锋与天气 54

8.识读近地面天气系统图 55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57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和联系 57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 57

3.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57

4.气候的变化 58

5.运用歌诀记忆气候类型 58

6.三组易混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59

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模式图(北半球为例) 59

2.7大气环境保护 61

1.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61

2.全球变暖的纲要图解 61

3.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措施图解 61

4.酸雨危害与防治措施图解 62

5.列表比较法在本课的运用 62

6.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63

7.我国酸雨的类型及分布 63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76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76

1.陆地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76

2.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76

3.组成岩石的矿物 76

4.岩石及其成因 76

5.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77

6.判断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框线图的小窍门 77

7.从宏观到微观的图解 77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79

1.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79

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79

3.外力作用与地貌 80

4.判断地质构造中向斜和背斜的方法 81

5.板块边界与地形的关系 81

6.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相应的地貌特点 82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84

1.地球上的海洋 84

2.海岸与陆海相互作用 84

3.海水的温度 85

4.海水的盐度 85

5.运用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86

6.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图解及说明 86

3.4海水运动 88

1.海水运动的形式 88

2.洋流的形式 88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89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9

5.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90

6.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90

3.5陆地水与水循环 92

1.水资源与淡水资源 92

2.陆地水体类型 92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图解 93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93

5.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根据河流径流量变化的特点,判断河流补给类型和该河流的地区分布的方法 93

6.水循环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94

3.6生物 96

1.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96

2.气候因素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96

3.植物对生存环境的指示作用 96

4.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97

5.运用框式图法表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97

6.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季节与环境条件 98

3.7土壤 100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00

2.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00

3.土壤的形成 101

4.土壤剖面结构与利用保护 101

5.利用气候、植被和土壤在分布上的相关性,建立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掌握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 101

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02

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04

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04

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04

3.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之一 105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之二 105

5.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和完整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06

6.根据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规律,分析我国地理“四极”(极热、极冷、极干、极高)地区的动植物分布特点 106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19

4.1气候资源 119

1.气候资源的特点 119

2.气候资源的分布及作用 119

3.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 120

4.气候资源与建筑图解 120

5.气候资源与交通图解 120

6.综合图示法在气候资源与建筑中的应用 120

7.结合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分析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的科学依据 121

4.2海洋资源(一) 123

1.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 123

2.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123

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24

4.运用图示形象记忆法识记海洋资源的分布 124

5.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分布及开采 125

4.3海洋资源(二) 127

1.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利用 127

2.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27

3.围海和填海造陆 128

4.海洋环境保护 128

5.列表比较海洋运输的发展历程 129

6.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 129

4.4陆地资源 131

1.陆地自然资源 131

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131

3.能源和能源资源 131

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32

5.运用形式逻辑法分析概念间概念的关系 132

6.陆地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比较 133

4.5气象灾害 135

1.气象灾害的含义及特点 135

2.台风 135

3.暴雨洪涝与干旱主要知识表解 136

4.寒潮 136

5.运用歌诀进行快速记忆 137

6.理解气象灾害的群发性突出的特点 137

4.6地质灾害 139

1.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特点 139

2.地震火山喷发 139

3.火山喷发 139

4.滑坡和泥石流知识表解 140

5.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40

6.地质灾害的防御 141

7.比较震级与烈度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