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1
一、统计的概念 1
二、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 2
三、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3
四、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7
第二节 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 8
一、统计学的对象 8
二、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9
三、量的尺度 10
四、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1
第三节 统计基本要素 15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5
二、标志与指标 16
三、统计指标体系 20
四、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20
五、变异与变量 23
六、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24
第四节 统计职能 25
一、信息职能 25
二、咨询职能 25
三、监督职能 26
第五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26
一、统计的理论基础 26
二、统计的方法论基础 27
第六节 统计活动过程 28
一、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 28
二、统计设计 28
三、统计调查 28
四、统计整理 29
五、统计分析 29
六、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 29
本章小结 29
思考与练习 30
第二章 统计调查 31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基本理论 32
一、统计调查的历史与应用 32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 35
三、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 35
四、统计调查的种类 36
五、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37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39
一、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39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9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0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42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42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45
一、统计报表制度 45
二、普查 48
三、重点调查 49
四、典型调查 50
五、抽样调查 50
六、统计调查误差 51
本章小结 52
思考与练习 52
第三章 统计整理 55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 56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56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 56
第二节 统计分组 58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58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59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61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62
五、统计分组体系 63
六、对分组资料的再分组 64
第三节 次数分布 66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66
二、变量数列的类型 67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 69
四、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 71
第四节 统计汇总 72
一、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72
二、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73
第五节 统计表 75
一、统计表的概念 75
二、统计表的构成 76
三、统计表的分类 76
四、统计表的设计 78
第六节 统计图 79
一、统计图的意义和绘制原则 79
二、统计图的绘制步骤 79
三、几种主要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80
本章小结 83
思考与练习 83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85
第一节 总量指标 85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8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86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87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 88
第二节 相对指标 90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90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90
三、相对指标的计算 91
第三节 相对指标的运用 98
一、相对指标的应用条件 98
二、正确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98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录) 99
本章小结 102
思考与练习 103
第五章 平均指标 109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基本理论 109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 109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111
三、平均指标的种类 111
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 112
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 112
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12
三、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115
四、算术平均数的特殊应用 117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119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 119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 120
三、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 121
第四节 几何平均数 122
一、简单几何平均数 122
二、加权几何平均数 123
三、数值平均数计算公式的选用顺序 125
第五节 位置平均数 125
一、众数 125
二、中位数 126
三、分位数 128
第六节 平均指标的应用 130
一、各种平均指标的比较 130
二、运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31
本章小结 132
思考与练习 134
第六章 变异指标 136
第一节 变异指标的基本理论 136
一、变异指标的意义 136
二、变异指标的作用 137
三、变异指标的种类 138
第二节 全距、分位差和平均差 138
一、全距 138
二、分位差 139
三、平均差 141
第三节 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143
一、标准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43
二、标准差系数 145
三、是非标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146
四、总方差、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 147
五、标准差的数学性质 148
第四节 偏度与峰度 151
一、偏度 151
二、峰度 153
第五节 变异指标的应用 154
一、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相结合 154
二、总方差与组方差相结合 154
三、偏度、峰度与公差相结合 155
本章小结 156
思考与练习 156
第七章 抽样调查 160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意义 161
一、抽样调查的历史与应用 161
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162
三、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与作用 164
第二节 总体和样本 165
一、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 165
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167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可能数目 168
第三节 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 169
一、抽样分布 169
二、大数定律及其意义 170
三、正态分布及其意义 171
四、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意义 174
第四节 总体参数估计 175
一、参数估计的优良标准 175
二、抽样误差 177
三、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184
四、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185
五、总体平均数估计 186
六、总体比率估计 189
七、总体方差估计 190
第五节 抽样设计 191
一、抽样设计的原则 191
二、抽样组织设计 192
三、抽样方案的检查 203
第六节 统计假设检验 203
一、统计假设检验的概念和类型 203
二、统计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208
三、假设检验的应用 209
本章小结 214
思考与练习 215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18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218
一、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 218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 220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220
四、相关表与相关图 221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24
一、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随机误差项的基本假定 224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25
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分析 229
四、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30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3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33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35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237
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分析 240
一、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 240
二、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41
三、不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42
第五节 相关分析 243
一、简单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243
二、复相关系数 247
三、偏相关系数 248
本章小结 249
思考与练习 250
第九章 统计指数 252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 253
一、统计指数的历史与应用 253
二、统计指数的定义、性质及作用 253
三、统计指数的分类 255
第二节 综合指数 256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256
二、综合指数的应用 259
第三节 平均指数 260
一、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260
二、平均指数的应用 262
第四节 区域指数 263
一、区域指数的意义和种类 263
二、区域指数的应用实例 263
第五节 指数数列 266
一、指数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266
二、指数数列的权数 267
第六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267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267
二、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 268
三、总量指标变动的多因素分析 269
四、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271
本章小结 273
思考与练习 274
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 276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意义和种类 277
一、时间序列的意义 277
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277
三、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 280
四、时间序列常用分析方法 281
第二节 动态水平指标 282
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282
二、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288
第三节 动态速度指标 289
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289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292
第四节 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95
一、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和分析模型 295
二、长期趋势测定的意义 296
三、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 297
四、季节变动的概念和测定 303
五、循环变动的测定 307
六、不规则变动的测定 308
第五节 Excel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运用 309
一、季节变动、长期趋势与循环变动的测定 309
二、描绘循环曲线图 311
本章小结 312
思考与练习 313
第十一章 统计预测 317
第一节 统计预测的基本理论 318
一、统计预测的意义 318
二、统计预测的分类 319
三、统计预测的原则 320
四、统计预测的步骤 320
第二节 定性预测法 321
一、德尔菲法 321
二、主观概率法 324
第三节 平均预测法 325
一、简单平均预测法 325
二、加权平均预测法 326
三、平均增减量预测法 326
四、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法 327
五、指数平滑预测法 328
第四节 趋势预测法 330
一、直线趋势预测模型 330
二、抛物线趋势预测模型 333
三、指数曲线趋势预测模型 334
第五节 季节变动预测法 336
一、简单季节预测模型 336
二、移动平均季节预测模型 337
第六节 回归预测法 339
一、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339
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344
本章小结 346
思考与练习 347
第十二章 统计信息系统 349
第一节 统计信息 350
一、统计信息的定义及其特点 350
二、统计信息的分类 352
三、统计信息的作用 353
第二节 统计信息系统 354
一、统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354
二、统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356
三、统计信息系统安全 358
第三节 统计组织制度 359
一、统计的组织体制 359
二、国家统计机构及其职能 361
三、国际统计组织 363
第四节 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 364
一、我国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历程及其现状 364
二、加速发展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365
三、MIS、DSS和DBMS及其关系 366
四、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功能模式 369
五、建立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建议 370
第五节 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系统 371
一、我国统计信息网络的发展状况及其“十一五”规划 371
二、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的结构 372
三、建立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应解决的问题 376
四、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 377
五、统计未来的展望 377
本章小结 378
思考与练习 379
第十三章 统计综合分析 380
第一节 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理论 381
一、统计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381
二、统计分析的特点 383
三、统计分析的步骤 383
第二节 统计综合分析基本方法 384
一、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分类 384
二、对比分析法 385
三、分组分析法 387
四、动态分析法 388
五、因素分析法 388
六、平衡分析法 391
七、图示分析法 392
第三节 统计综合分析高级方法简介 393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93
二、判别分析 395
三、聚类分析 396
四、因子分析 398
第四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 399
一、统计分析报告写作概述 399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选题 402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观点 403
四、统计分析报告的材料 404
五、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 405
六、统计分析报告的标题 406
本章小结 407
思考与练习 408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409
附录B 正态分布概率表 412
附录C t分布临界值表 414
附录D x2分布临界值 416
附录E F分布临界值表 417
参考文献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