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寄语 1
单元提升篇 3
第一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
第一单元 钠及其化合物 4
方法·技巧·突破 7
Na2CO3与NaHCO3的比较 7
碱金属性质的差异性和递变性 7
焰色反应 8
钠的性质的迁移应用 9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 9
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 10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讨论 12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应用 14
焰色反应的迁移应用 14
Na2O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的规律与特例 1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规律 21
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性质规律 22
第二单元 镁、铝及其化合物 30
方法·技巧·突破 37
镁、铝性质和用途的迁移应用 37
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的应用 37
镁、铝氢氧化物沉淀量的图像分析和应用 39
铝与酸、碱的反应规律 46
氢氧化铝沉淀量计算规律 46
“铝三角”及其应用规律 47
第三单元 铁、铜及其化合物 56
方法·技巧·突破 61
Fe、Fe2+、Fe3+的转化关系的应用 61
铁及其氧化物的计算 62
有关Fe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62
Fe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63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迁移应用 64
Fe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 71
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际应用 75
第四单元 金属的通性及其冶炼 80
方法·技巧·突破 88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88
关于金属回收与污水处理的综合应用 88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90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应用 90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规律 94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94
金属的冶炼规律及应用 95
金属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应用 97
章末综合提升 104
方法·技巧·突破 106
利用CO2、NaOH、Na2CO3、NaHCO3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的化学计算 106
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107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8
第一单元 碳及其化合物 129
方法·技巧·突破 135
CO、CO2性质的迁移应用 135
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36
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迁移应用 137
碳及其化合物的规律小结 142
二氧化硅与干冰的比较 143
碳、硅的“反常现象” 143
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144
与CO2相关的实验题剖析 151
第二单元 氮及其化合物 153
方法·技巧·突破 158
氮的固定 158
NH3的性质、铵盐及NH3的制法 158
氮的氧化物和硝酸的性质 159
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59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规律 164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 166
喷泉实验 166
2NO2?N2O4关系及△H<0的应用 168
第三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 174
方法·技巧·突破 175
SO2的性质及与CO2的比较 175
环保与绿色化学 180
关于硫元素的价态变化规律 185
硫酸的性质和作用的归纳 186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 187
硫酸工业中的有关计算——关系式法 188
第四单元 氯及其化合物 193
方法·技巧·突破 193
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93
HCl的制法 195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96
卤族元素离子的检验 198
卤素性质的迁移应用——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200
海水提溴 200
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性质的多样性 204
系统归纳“非金属” 210
章末综合提升 212
方法·技巧·突破 218
有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计算 218
非金属与综合推断 219
非金属与化工 220
非金属与环境保护 221
酸的易惑点 227
第三章 无机推断 229
方法·技巧·突破 230
关于物质或离子的颜色 230
关于具有特征性质的气体 230
关于特殊的实验现象 231
关于以下“可能”或“一定” 231
解无机框图推断题的思路与技巧 234
根据题目中的“题眼”做推断题 239
解推断题的几种思维方法 247
专题提升篇 248
第一单元 专题思维方法 248
方法·技巧·突破 248
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思想 248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250
化学中常见的守恒思想 253
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常用方法 254
常见离子的检验技巧和方法 255
第二单元 专题高考热点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