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继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10067049
  • 页数:3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研究丛书》的一本,包括:邓小平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领导理论重点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成功探索,邓小平领导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邓小平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时代风格,领导就是服务,照辩证法办事,改进领导方法等内容,是一本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读性的研究专著和基础教材。

绪论 1

第一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

一、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二、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4

三、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鲜经验的理论概括 6

四、邓小平领导理论体现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主题的时代精神 7

第二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重点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成功探索 9

一、坚持把执政建立在人民群众拥护的基础上 9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0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0

四、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维护稳定 11

五、坚持改革开放 11

六、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11

第三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12

一、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 12

二、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主体 12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灵魂和精髓 13

四、领导体制更带有全局性 14

五、战略决策是中心 14

六、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14

七、照辩证法办事,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15

第四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时代风格 1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

二、心系人民,无私无畏 16

三、坚毅刚强,果断决策 16

四、举重若轻,讲究实效 18

五、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20

六、实践辩证法 22

第一章 领导就是服务 23

第一节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23

一、领导就是服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23

二、领导就是服务,是领导实践的深刻变革 27

三、领导就是服务,是新的领导价值观 30

第二节 领导者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 32

一、领导者必须在群众之中,而不能自居于群众之上 32

二、当官还是服务,是领导干部的人生观问题 33

三、提高自我改造的自觉性 35

第三节 正确看待权力,正确看待政绩 36

一、执政掌权要谨慎 36

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 37

三、领导靠威信而不是靠权力 38

四、论政绩不能迷信权力 40

第四节 自觉反对错误倾向 42

一、反对“官本位”意识 42

二、反对官僚主义 43

三、反对个人崇拜 45

第二章 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50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50

一、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 50

二、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51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53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56

一、改善党的领导是新时期的重大课题 56

二、善于重新学习,提高谋求发展、解决新问题的本领 58

三、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61

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65

五、坚持党委对政权的正确领导原则 69

第三节 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71

一、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 71

二、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73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7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79

第四节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坚强的领导集体 82

一、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建设领导班子 82

二、注重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83

三、加强领导班子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反对软弱涣散 84

四、从制度上健全民主集中制 85

五、自觉树立和维护核心 87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8

第一节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8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88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3

三、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7

第二节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99

一、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 99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 101

三、解放思想的本质含义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106

第三节 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走自己的路 110

一、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110

二、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111

三、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113

第四章 领导体制更带有根本性 116

第一节 领导体制、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16

一、从“文化大革命”说起 116

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19

三、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结论 123

第二节 我国原有领导体制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126

一、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26

二、权力过分集中是官僚主义的总病根 128

三、原有领导体制、制度的弊端 130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131

一、领导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1

二、改革领导体制首先是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133

三、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138

四、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142

五、领导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146

第五章 加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149

第一节 原则性即方向性 150

一、在同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坚持原则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50

二、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坚持原则性——坚持用“三个有利于”判断是非得失 152

三、从维护治国安邦的大局着眼坚持原则性——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155

第二节 系统性是现代科学方法 159

一、注重系统性是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159

二、系统性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 161

三、注重结构优化是系统性的特点 163

第三节 预见性是领导决策的前提 165

一、预则立,不预则废 165

二、抓机遇要求预见 169

三、可持续发展对预见提出新要求 170

第四节 领导就是创造 173

一、创造性是领导工作的必需 173

二、创造性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175

三、创造性源于实践 177

四、创造的辩证思维 178

第六章 领导方式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 182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82

一、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182

二、党内生活民主化 186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0

第二节 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94

一、全党都要按照宪法办事,树立宪法权威 194

二、依法界定党的领导权、执政权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196

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9

四、反对人治、反对特权 201

第三节 实现领导方式科学化 203

一、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的发展思路 203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 204

三、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 207

四、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和标准 208

五、努力提高全党、全民的科学素质 209

第七章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12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212

一、“三步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形成 212

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特点 217

三、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219

四、速度和效益统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25

五、发展科教和发展农业的新思路 227

六、“两个大局”与地区发展战略 231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是对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 234

一、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预见 234

二、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236

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38

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242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跨世纪战略谋划 245

一、着眼于大局 245

二、把握矛盾发展趋势 249

三、独立自主 250

四、放眼未来 253

第八章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55

第一节 正确的组织路线是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保证 255

一、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统一的 255

二、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259

三、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261

第二节 以革命化为前提,全面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264

一、革命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64

二、年轻化——活力和兴旺发达的标志 267

三、知识化、专业化——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 273

第三节 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 275

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制度 275

二、建立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 277

三、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干部制度科学化 280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83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83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党探索领导和执政规律的成果 283

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86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287

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88

五、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重考验 291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95

一、“四有”新人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规定 295

二、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动员和团结人民 296

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299

四、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的统一 302

五、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303

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304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深入持久地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305

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05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306

三、坚持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 308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09

五、从具体事件抓起,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 310

六、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以身作则 311

第十章 照辩证法办事,改进领导方法 313

第一节 尊重历史的辩证法 314

一、坚持向前看 315

二、心里总是装着人民 317

三、两手抓 319

四、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21

第二节 总结过去,开辟未来 324

一、抓住根本,探索规律 325

二、从事实出发,具体分析 325

三、放眼世界,眼界宽广 327

四、学会拿笔杆子,提炼思想 328

第三节 源于实践,成于实践 329

一、探求捷径,谋之久矣 329

二、敏锐发现,果断决策 330

三、排除干扰,鼓励开拓 331

四、走一步看一步,善于过渡 334

五、不搞争论,大胆试闯 337

第四节 把调动积极性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339

一、农业问题,主要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39

二、推翻“两个估计”,使知识分子放下包袱 341

三、工商业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343

第五节 绵中寓刚,情理交融 345

一、绵中寓刚,刚柔相济 346

二、有理有节,共存共赢 347

三、情理交融,赢得友谊 350

后记 352

总后记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