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在写作实验与批评建构意识之间 1
上编 理论批评 3
第一章 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陆诗歌 3
第一节 在时代转折与文化转型中 3
第二节 分崩离析的大陆诗坛 9
第三节 转型时期建构中国诗学的可能性 12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论纲 18
第一节 “先锋诗歌”概念的运用 18
第二节 先锋诗歌的诗学涵义 26
第三节 先锋诗歌的研究范围 34
第四节 对几个前提性问题的解释 39
第三章 文化英雄的出演与降落 56
第一节 近二十年诗歌发展的几种叙事策略 60
第二节 身份·立场·位置与认同焦虑 69
第三节 “民间”文化英雄竞技与文化资本积累 77
第四节 降落的诗神:当代诗歌的文化想像 88
第四章 知识实践中的诗歌“写作” 95
第一节 “写作”的概念与先锋诗歌的知识转型 95
第二节 话语实践中的“知识分子写作”与“个人写作” 100
第三节 回到“常识”与作为立场的“民间” 110
中编 专题研究 123
第五章 女性诗歌:“误解小词典” 123
第一节 词目一:翟永明 123
第二节 词目二:自白话语 126
第三节 词目三:性别意识 128
第六章 自由的期待与可能的飞翔 133
第一节 80年代中期的“女性诗歌”热潮 133
第二节 解析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138
第三节 点评“女性诗歌”研究 145
第七章 90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 150
第一节 作为批评概念的“女性诗歌” 150
第二节 近年女性诗歌出版物解读 152
第三节 女性诗歌特征的文本分析 155
第四节 女性诗歌传统和语境 172
下编 个案评析 177
第八章 海子对诗歌精神可能性的极限实验 177
第一节 “麦地”、“村庄”的神话原型分析 178
第二节 对“集体祭司”命运的体认 188
第三节 “联想节奏”与“情感之诗” 195
第四节 《土地》与长诗实践 202
第九章 翟永明诗歌的声音与述说方式 212
第一节 女性意识中的“个人的声音” 213
第二节 倾听组诗《女人》 216
第三节 不确定的称谓——“我” 218
第四节 交流的写作 223
第五节 从“我”到“母亲”:女性之间的交流 226
第六节 场景诗与日常经验的戏剧性 229
第十章 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 231
第一节 《小酒馆的现场主题》 231
第二节 《潜水艇的悲伤》 240
第十一章 当代汉语诗歌的书写者——臧棣 255
第一节 “对于语言的可能性的发现” 256
第二节 “尽可能优美的简洁” 265
第三节 “历史的个人化与语言的欢乐” 275
参考书目 281
代后记 文学批评如何对诗歌说话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