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中国抗战文艺史一 绪论 3
二 新文艺发展的路向 12
三 抗战文艺的动态和动向 22
四 通俗文艺与新型文艺 41
五 长足进展的报告文学 50
六 在生长中的小说 68
七 戏剧的高潮 76
八 在建立途中的诗歌 84
九 文艺理论的发展 93
后记 105
第二辑 文学评论(一)肃清资产阶级唯心论在学术上的毒害 109
鲁迅,战斗的旗帜! 116
为什么要批判俞伯平研究《红楼梦》的观点和方法 120
鲁迅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发展 13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的意义 149
十月革命和苏联文学催生滋育了中国现代文学 162
关于文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171
王统照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177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精神 194
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 203
当“讲话”传到重庆的时候 206
特写报告发展的一个轮廓 210
从鲁迅对文艺斗争要以理服人谈起 228
批评与创作之间 235
鲁迅对革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245
冰心的思想和创作 256
郁达夫的创作道路 274
后记 288
第三辑 文学评论(二)关于丁玲及其《母亲》 293
大众语运动概观 312
沉樱论 324
徐訏的创作及作风 334
通过封锁线的洋场才子 340
鲁迅先生对汉字改革的主张 355
文艺的人民性与大众化 360
关于方言文学 371
读《合家》 378
春的气息 384
《毛主席使红光社大放红光》 387
读《毛主席到了徐水》 391
陶铸的《松树的风格》 396
《耕云记》 402
尹相兰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意义 408
短些,更精炼些! 413
对臧克家的田园诗的理解 418
光彩耀人的普通劳动者 420
从《溪流小集》谈起 424
《文艺阵地》点滴 430
典型讨论中的典型性和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437
《鲁迅小说选讲》前言 454
鲁迅不容歪曲,历史不容篡改 466
从形象思维的讨论说到文艺民主 476
我国报告文学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488
四十年代王统照的创作活动 497
鲁迅创作道路漫谈 514
一个农民作家的成长 526
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谈起 537
中国报告文学简史 544
阿Q的阶级属性问题 549
抗战时期的重要诗人和诗作 560
试谈近现代山东的文化思想 595
从奥勃洛摩夫到阿Q 606
关于抗战文学的思考 618
王统照先生,新文化运动的前驱 623
谈谈祥子和老舍 629
评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新诗集》 639
沉樱的散文观与散文缘 643
时代的画卷 657
第四辑 杂文的艺术与修养略论杂文的特质 665
讽刺与幽默 681
鲁迅的杂文观 695
鲁迅,战斗的旗帜 702
唐弢及其《投影集》 708
高尔基的社会论文 715
后记 721
第五辑 短篇小说作法第一章 什么是短篇小说 725
第二章 短篇小说在现代社会上的地位 731
第三章 短篇小说的取材 735
第四章 短篇小说的结构 740
第五章 短篇小说的人物 748
第六章 短篇小说的背景 756
第七章 论视点 761
第八章 论描写 769
第九章 论选题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