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运输组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其渊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09864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择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这一论题,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证分析并举。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和类比的方法,运用运输组织,运筹学,系统优化,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客运专线车站布局,运输组织模式,综合维修天窗设计,列车运行计划,列车组运用计划,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1

1.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

1.1.1 世界高速铁路现状 1

1.1.2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动态 3

1.1.3 轮轨系铁路未来可能达到的最高运行速度 7

1.2 高速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8

1.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12

第2章 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研究 14

2.1 国外客运专线车站设置概况 14

2.2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原则 14

2.2.1 既有铁路车站设置一般原则分析 14

2.2.2 我国客运专线车站设置原则 15

2.3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2.3.1 客运专线车站的主要作业内容 17

2.3.2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2.4 旅行速度对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影响分析 18

2.5 通过能力对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影响分析 19

2.6 运输组织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 23

2.6.1 速度较低旅客列车的数量和速度对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 23

2.6.2 列车间隔对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 26

2.6.3 全高速运输组织模式对车站设置的影响 27

第3章 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技术经济分析 28

3.1 客运专线沿线城市设置车站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8

3.1.1 高速客运专线引入沿途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28

3.1.2 高速客运专线对沿途引入城市的影响分析 29

3.2 城市引入客运专线后铁路运量转移研究 31

3.2.1 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多元罗吉斯模型 31

3.2.2 客运专线旅客转移概率和转移运量的确定 33

3.3 客运专线不引入城市损失的收益值估算 35

3.4 客运专线引入城市所需投资额的计算 37

3.5 建设投资和旅客发送量的关系模型分析 39

第4章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42

4.1 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2

4.1.1 日本新干线铁路运输组织方式 42

4.1.2 法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3

4.1.3 德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3

4.1.4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4

4.1.5 我国台湾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5

4.1.6 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6

4.2 我国客运专线的类型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47

4.2.1 我国客运专线的基本类型 47

4.2.2 客运专线的技术经济特征 48

4.3 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48

4.3.1 速度在30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48

4.3.2 速度在200~250km/h客货混跑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55

4.3.3 速度在200km/h的城际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57

4.4 客运专线旅客换乘问题研究 57

4.4.1 我国客运专线客流种类 57

4.4.2 旅客换乘方案研究 58

4.5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研究 60

4.5.1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的原则 60

4.5.2 列车速度与线路通过能力的关系分析 60

4.5.3 曲线半径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匹配的影响分析 61

4.5.4 列车速度与运输组织的关系分析 62

4.5.5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最佳运行速度匹配分析 64

4.5.6 研究结论 67

4.6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方案研究 68

4.6.1 影响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的主要因素 68

4.6.2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方案研究 68

第5章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研究 75

5.1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的模型和方法研究 75

5.1.1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的原则 75

5.1.2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的构建和抽象描述 76

5.1.3 列车占用线路费用与其他相关资源和运行质量的抽象描述 77

5.1.4 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 78

5.1.5 模型的建立及改进 79

5.1.6 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步骤 82

5.2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方案实证研究 83

5.2.1 武广铁路客运通道基本情况分析 83

5.2.2 武广铁路客运通道分工方案的分析确定 85

5.3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既有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89

5.3.1 武广既有线路通过能力适应情况分析 89

5.3.2 列车开行分工方案对既有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分析 90

5.3.3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既有线列车运行调整的适应性分析 92

5.4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客运专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93

5.4.1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运行时段分布分析 93

5.4.2 武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95

5.5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旅行速度影响分析 96

5.5.1 B类跨线列车被越行次数分析 96

5.5.2 越行停留时间分析 102

5.5.3 总越行次数的计算 105

5.5.4 总越行停站时间计算 106

5.5.5 武广客运专线列车旅行速度分析计算 107

5.5.6 结论 111

第6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式 112

6.1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作业时间 112

6.1.1 工务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 112

6.1.2 接触网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 114

6.1.3 通信信号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 116

6.1.4 结论 116

6.2 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综述 117

6.2.1 天窗的种类 117

6.2.2 天窗的开设方式 117

6.3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行车组织的特点分析 120

6.3.1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要求 120

6.3.2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121

6.3.3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适应性特点分析 129

6.4 V型天窗的特点分析 130

6.4.1 V型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要求 130

6.4.2 V型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131

6.5 垂直天窗的特点分析 134

6.6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的特点分析 136

6.6.1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对综合维修作业影响的特点分析 136

6.6.2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的行车组织特点分析 137

6.6.3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适应特点分析 137

6.7 高速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式实证分析 138

6.8 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对天窗选择的影响研究 140

6.8.1 天窗开设方式及时间对开行夕发朝至列车的影响分析 141

6.8.2 客运专线本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及相关问题研究 142

6.8.3 跨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及相关问题研究 143

6.8.4 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的基本条件分析 145

6.8.5 武广客运专线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146

6.8.6 研究结论 148

第7章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计划及施工维修计划 149

7.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49

7.1.1 法国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49

7.1.2 日本列车运行图编制 150

7.1.3 德国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51

7.2 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类型 152

7.3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52

7.4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规则 153

7.5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管理模式 154

7.5.1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管理的基本模式 154

7.5.2 客运专线运行图的编制流程 154

7.6 客运专线条件下列车运行图要素和编制结果 155

7.7 客运专线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规划 155

7.7.1 系统目标 155

7.7.2 系统总体方案 156

7.7.3 系统功能 157

7.7.4 系统关键技术 159

7.8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管理研究 159

7.8.1 国外高速铁路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现状 160

7.8.2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60

7.8.3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模式研究 162

7.8.4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系统规划 166

第8章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 169

8.1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现状 169

8.1.1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管理体制分析 169

8.1.2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施分析 169

8.2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73

8.2.1 动车组运用模式选择分析 173

8.2.2 动车组运用计划及周转图制定和调整 174

8.2.3 动车组运用方案评价标准建立 175

8.3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模式研究 175

8.3.1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 175

8.3.2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组织管理 177

8.3.3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流程 178

8.4 动车组运用的相关技术作业标准 179

8.5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影响因素分析 180

8.5.1 动车组检修模式与体制的影响 180

8.5.2 动车组配属基地设置的影响 181

8.6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系统规划 181

8.6.1 系统目标 181

8.6.2 系统总体方案 181

8.6.3 系统功能 182

8.6.4 系统关键技术 183

8.7 结论 186

第9章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88

9.1 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 188

9.1.1 停站高速列车扣除系数分析 188

9.1.2 开行不同速度高速列车对扣除系数的影响分析 193

9.1.3 普速列车扣除系数分析 206

9.1.4 关于高速客运专线扣除系数的进一步讨论 211

9.2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的一种方法——扣除系数法 216

9.2.1 利用扣除系数法计算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特点分析 216

9.2.2 影响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216

9.2.3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法——扣除系数法 217

9.3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的一种方法——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 218

9.3.1 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分析 218

9.3.2 传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不适应性分析 219

9.3.3 影响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因素分析 219

9.3.4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种类 220

9.3.5 通过能力相关因素的分析确定 221

9.3.6 计算时段的划分和确定 223

9.3.7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 224

第10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研究 226

10.1 列车运行速度对开行距离的影响 226

10.2 综合维修天窗对开行距离的影响 227

10.3 动车组检修距离 229

10.4 乘车疲劳的适应距离 229

10.5 运输成本对开行距离的影响 232

10.6 客运专线旅行质量综合效用评价模型 233

第11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235

11.1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235

11.1.1 客流量及客流性质 235

11.1.2 铁路部门的收益 236

11.1.3 旅客的旅行时间消耗 237

11.1.4 列车定员 238

11.1.5 车站能力及区间通过能力 238

11.2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数学模型 239

11.2.1 开行方案相关量的计算 240

11.2.2 开行方案综合模型 241

11.2.3 客流分配模型 242

11.3 模型的求解算法 243

11.3.1 列车运行区段、开行数量及列车等级的确定 243

11.3.2 列车停站方案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245

11.3.3 开行方案中的客流分配 253

11.4 实例 254

11.4.1 自构造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254

11.4.2 武广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258

第12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开行效益分析 268

12.1 概述 268

12.1.1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概述 268

12.1.2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269

12.1.3 影响旅客列车开行效益的相关因素 269

12.2 旅客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分析 270

12.2.1 传统旅客列车开行成本的经济效益核算 270

12.2.2 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旅客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 274

12.3 旅客列车开行的社会效益分析 279

12.3.1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279

12.3.2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的特点 280

12.3.3 旅客列车开行的社会效益分析 280

12.3.4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的量化方法 282

12.4 旅客列车开行的市场效益分析 284

12.4.1 客运市场因素分析 284

12.4.2 运量增长规律分析 285

12.4.3 旅客列车开行的增加收益值估算 286

第13章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287

13.1 概述 287

13.1.1 国内外铁路既有调度指挥模式分析 287

13.1.2 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研究综述 292

13.2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 295

13.2.1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295

13.2.2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可能的调度指挥模式 297

13.2.3 各种调度指挥模式的比较 302

13.2.4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的选择确定 304

13.3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305

13.3.1 我国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305

13.3.2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的构成 306

13.3.3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与既有线调度系统的结合 311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