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教学学概论 1
第一节 教学学与教学论 1
第二节 大学教学学与一般教学论 3
第三节 大学教学学研究的意义 5
第二章 教学在大学的地位 9
第一节 学校中心在哪里 9
第二节 中心的偏离发生过 11
第三节 教学与德育 13
第四节 教学与教育方针 15
第五节 回到最基本 17
第三章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20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20
第二节 科研对教学的作用 22
第三节 教学对科研的作用 25
第四节 作用发生的条件 27
第四章 大学学生 33
第一节 教学的本源 33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35
第三节 大学生元学习的意义 47
第四节 高等教育特性与大学生 49
第五章 大学教师 51
第一节 大学的使命 51
第二节 大学教师的使命 54
第三节 大学教师的来源 56
第四节 大学教师的选聘条件 59
第五节 大学教师的组织 65
第六章 大学课程 68
第一节 课程含义 69
第二节 课程与现实生活 70
第三节 课程与教育理念 75
第四节 课程与思维发展 77
第五节 课程与价值观念 84
第六节 与课程有关的几个概念的必要说明 88
第七章 大学专业 96
第一节 专业与学科 96
第二节 专业与课程 98
第三节 专业的宽窄 101
第四节 大学与专业 106
第五节 专业的建设 110
第六节 专业、职业、学科与课程 126
第七节 再论课程 130
第八章 大学隐性教学 136
第一节 隐性教学的特性 136
第二节 隐性教学的若干问题 141
第三节 体验课程与体验教学 146
第四节 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 148
第五节 隐性教学的展开 155
第六节 教务部门关心什么 160
第九章 大学教学过程 164
第一节 教学的结构分析 164
第二节 认识论问题 169
第三节 反作用原理 176
第四节 对于学生而言的过程 179
第五节 对于教师而言的过程 182
第六节 教学规律分析(一) 184
第七节 教学规律分析(二) 195
第十章 大学教学目的 204
第一节 与教学目的相关的要素 205
第二节 从大学功能看目的 208
第三节 基于社会发展的目的 210
第四节 基于个体发展的目的 213
第五节 关于学习目的 221
第六节 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 225
第七节 素质教育与教学目的 234
第八节 专业性与教学目的 239
第九节 目标分类问题 242
第十节 关于对口、适应与超越 247
第十一章 大学教学原则 251
第一节 大学教学原则与其他 251
第二节 教学原则的制订 254
第三节 教学原则种种 260
第四节 教学原则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268
第五节 知识综合构成(原则一) 281
第六节 讲述思路为主(原则二) 285
第七节 增强学生参与(原则三) 288
第八节 结合研究学习(原则四) 292
第九节 指导自由选择(原则五) 296
第十节 心理协调发展(原则六) 299
第十一节 本章结束语 304
第十二章 大学教学细则与方法 308
第一节 关于抽象 309
第二节 关于应用 313
第三节 关于“学问” 317
第四节 关于思维 321
第五节 关于浅出 327
第六节 关于过程 330
第七节 关于权威 334
第八节 关于方法 337
第九节 关于技术 343
第十三章 大学教学评价 345
第一节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346
第二节 评价机制问题 354
第三节 评价体系问题 357
第十四章 教学改革 367
第一节 改革什么 368
第二节 教学思想改革 369
第三节 教学方法改革 370
第四节 专业改革,课程改革 372
第五节 教学改革与其他 373
第六节 教务处 375
后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