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历史维度 3
世纪末的千年之变 3
白话·民间性·鲁迅——关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札记 7
希望是不可言说的——从竹内好的《鲁迅》谈鲁迅的文学精神(札记) 16
林译小说:世纪末的一个悬念 23
林纾散论 35
百年思想的一种证明——我对王元化先生的基本理解 45
为《近人学术述林》作 61
平民、平民文学和平民利益——在2005年北京文艺论坛的讲演 65
新媒介文学“革命”刍议 73
第二辑 批评现场 87
另一种门:麦城事件的发生场合——我对诗人麦城的回忆和想象 87
麦城:好谈哲学的诗人 106
瓶颈中的王安忆——关于《长恨歌》及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 110
上海:我们的文学资源 121
王朔和余秋雨:这个时代的两个英雄人物 131
文化行者的精神气象 146
陈村:写作的挣扎 150
精灵再现:马原在上海写作 155
另一种浮躁——从《能不忆蜀葵》略谈张炜的小说写作 160
“中国作家”赵本夫——赵本夫创作研讨会(2005年10月,南京)上的发言 163
用文学的方式回家——胡廷武的《九听》和《回到西双版纳》 168
古典的叛逆——与朱文颖对话 171
第三辑 另种风情 187
文学的“同时代性” 187
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驾车 191
二○○二:中篇小说的年度风景——林建法选编《2002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序 197
当代小说的写作资源取向(对话录) 203
愤怒的精英 223
泡沫批评 229
平民心态和文学批评 233
末路上的文学批评 237
当行规遭遇挑战时——文学批评的一种困境 246
批评的媒体化 254
偏见·通识·媒体批评 258
独发异声的文学批评家 263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