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强必先富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0461631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动因、机制、特征、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为审视中国传统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绪论 1

一 研究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意义 1

二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几个关键问题 4

三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转向与现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兴起 11

四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第一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概论 19

第一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历史动因 19

一 经济动因 19

二 政治动因 24

三 伦理文化动因 29

第二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历程 52

一 酝酿与发生 53

二 高潮与成熟 55

三 裂变与转向 57

第三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机制和格局 58

一 演变机制 58

二 演变格局 75

第四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形式 80

一 总体形式:“正—反—合” 80

二 具体形式:延续、断裂、扬弃 82

第二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一):义利观 85

第一节 传统义利观概述 85

一 义利观的两重视野 85

二 “义利之辩”和传统义利观的变化发展 90

三 “重义轻利”的经济伦理解读 94

第二节 传统义利观的近代演变 97

一 近代义利观的萌蘖 97

二 近代义利观的成长 111

三 近代义利观的相对成熟 120

四 近代义利观的裂变与转向 136

五 近代义利观的衰落与现代义利观的兴起 158

第三节 传统义利观近代演变的评价 176

一 传统义利观近代演变的特点 176

二 传统义利观近代演变的性质和意义 179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二):本末观 184

第一节 传统本末观概述 184

一 传统本末观的内容及其变化发展 184

二 “重本抑末”的经济伦理解读 188

第二节 传统本末观的近代演变 190

一 “本末皆富”和“缓本急标”论:对传统本末观轻商贱商的否定 191

二 “商战”论:对传统本末观的全面否定 200

三 “实业论”:对传统本末观和近代商战论的扬弃与超越 217

第三节 对传统本末观近代演变的评价 222

一 传统本末观近代演变的特点 222

二 传统本末观近代演变的性质和意义 227

第四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三):贫富观 230

第一节 传统贫富观概述 230

一 传统贫富观的内容及其变化发展 230

二 “均、礼、齐”的经济伦理解读 236

第二节 传统贫富观的近代演变 239

一 从传统贫富观到“富民说”贫富观的转化 239

二 太平天国的贫富观:小农空想社会主义贫富观理想与近代贫富观倾向之对立 244

三 徘徊于贫富均与不均之间的近代贫富观 253

四 国家资本主义的“均贫富”理想与对传统贫富观的“回归” 268

第三节 对传统贫富观近代演变的评价 288

一 传统贫富观近代演变的特点 288

二 传统贫富观近代演变的性质和意义 291

第五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四):奢俭观 295

第一节 传统奢俭观概述 295

一 传统奢俭观的内容及其变化发展 295

二 “黜奢崇俭”的经济伦理解读 302

第二节 传统奢俭观的近代演变 306

一 “奢可济贫”论:传统奢俭观的初步否定 306

二 “勤能补俭”说:传统奢俭观的进一步否定 310

三 “黜俭崇奢”论:传统奢俭观的全面否定 314

四 “消费合理”论:对“黜奢崇俭”和“黜俭崇奢”的扬弃与超越 320

第三节 对传统奢俭观近代演变的评价 325

一 传统奢俭观近代演变的特点 325

二 传统奢俭观近代演变的性质和意义 328

第六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余论 331

第一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实质和特征 331

一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实质 331

二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特征 334

第二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340

一 奠定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伦理基础 341

二 兼具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价值意蕴 344

三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348

第三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现实启示 353

一 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和对待传统的态度 353

二 保持伦理文化的与时俱进 356

三 培育公民社会的理性伦理精神 358

四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伦理基础 360

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