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非范畴化 语言范畴理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正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4602796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了语言范畴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非范畴化,可供语言学研究人员参考。

第一章 导论 1

1.1 非范畴化与语言和认知创新 1

1.2 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动因 3

1.2.1 语言范畴化理论对非范畴化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 4

1.2.2 语法化研究对非范畴化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4

1.2.3 原型范畴化理论尚未充分解决的问题 6

1.3 非范畴化是与范畴化同样重要的认知原则 7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9

2.1 范畴化: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 9

2.2 范畴化理论发展中的三个代表性理论 12

2.2.1 经典范畴化理论 12

2.2.2 原型范畴化理论 15

2.2.3 三种理论的异同 20

2.3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多义性研究 22

2.3.1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词汇多义性研究 23

2.3.2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构式多义性研究 24

2.4 原型范畴化理论的优势 33

2.4.1 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描写工具 33

2.4.2 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解释模型 33

2.5 原型范畴化理论存在的不足 35

2.5.1 理论系统有待研究的问题 35

2.5.2 实际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37

2.5.3 功能多义性问题 39

2.6 范畴属性特征假设:本书的工作假设 41

2.7 研究方法 44

2.7.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44

2.7.2 研究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45

2.7.3 整体性考察 47

2.7.4 溯因推理 50

第三章 语言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56

3.1 范畴与语义、句法和功能的对应联系 56

3.2 范畴属性的动态性 57

3.2.1 相对性 58

3.2.2 可变性 59

3.2.3 语篇性 59

3.3 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61

3.3.1 非范畴化的含义 61

3.3.2 非范畴化的特征 64

3.4 非范畴化——从语法化原则到一般认知机制 68

3.5 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 69

3.5.1 建立简单的原则,求同存异 70

3.5.2 增强理论解释的可信度 71

3.5.3 增强理论解释的概括力 73

3.5.4 增强理论解释的动态性 75

3.5.5 拓宽理论解释的视野 77

第四章 非范畴化与功能多义性 81

4.1 多义性——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81

4.1.1 经典理论对多义性的处理途径 82

4.1.2 原型范畴化理论对多义性的处理 84

4.2 功能多义性 87

4.3 语法功能多义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91

4.3.1 词类层次的功能多义性 92

4.3.2 构式层次的功能多义性 92

4.4 非范畴化与功能多义性 95

4.5 多义性反映人类认知的组织结构与普遍原则 98

4.6 功能多义性理论的实践意义 102

第五章 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106

5.1 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语义特征 106

5.1.1 指称与陈述的相互转换 106

5.1.2 意义的主观化 109

5.2 非范畴化的连续体性质 111

5.3 非范畴化过程中的隐喻机制 113

5.3.1 概念的二元性 113

5.3.2 语义抽象的三种方式 115

5.3.3 范畴隐喻 118

5.3.4 范畴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关系 122

5.3.5 时间距离与情态距离 123

5.3.6 转喻和隐喻联合作用 126

第六章 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 129

6.1 名词的范畴属性特征 129

6.2 丧失形态句法分布特征 131

6.3 丧失指称意义 132

6.3.1 名词并入 132

6.3.2 概念合成名词 137

6.3.3 谓语性名词 139

6.3.4 否定范围内的名词 140

6.3.5 叠合结构里的名词 141

6.4 语义抽象与泛化 142

6.5 丧失语篇功能 145

6.5.1 回指名词 145

6.5.2 身体部位的名词 147

6.6 功能与范畴转移 148

6.7 对Neal Whitman观点的批评 152

6.8 名词语法化的路径 155

6.8.1 名词语法化为量词 156

6.8.2 名词转化为关系名词或连接性名词 158

6.8.3 其他变化 160

第七章 非范畴化与N+N合成名词意义的创造性 164

7.1 N+N概念合成名词的语义关系 164

7.2 N+N概念合成名词的创造性 167

7.2.1 创造性 167

7.2.2 新颖性(novelty)与词汇化 169

7.3 N1的非范畴化与N+N的创造性 170

7.4 认知方式与创造性 174

7.4.1 识解与语义抽象 175

7.4.2 表征识解 176

7.4.3 特征映射识解 177

7.4.4 隐喻识解 179

7.5 识解过程中的非范畴化 182

7.5.1 语义抽象 182

7.5.2 分布特征的变化 182

7.5.3 功能与范畴地位的变化 183

7.6 余论:中心词为什么会不在右边 183

第八章 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构式 188

8.1 非范畴化:名词由指称向陈述转化的认知机制 188

8.2 概念结构的二元性:指称与陈述相互转换的内在条件 191

8.3 转喻的视角化(孤立抽象)与语义提取 194

8.4 非范畴化的连续体性质与可接受性差异 196

8.5 从非范畴化角度研究“副词+名词”构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99

8.5.1 “副词+名词”反映出人类认识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方式 199

8.5.2 “副词+名词”反映出语篇的信息组织原则与动机 201

8.5.3 实践意义:免除分析技术上的麻烦 202

第九章 动词非范畴化的特征 205

9.1 动词非范畴化的语义与句法特征 205

9.1.1 由表示行为事件的发生转变为表示状态 205

9.1.2 丧失指称意义 208

9.1.3 动词非范畴化的句法特征 209

9.2 影响动词非范畴化的主要因素 210

9.2.1 句法结构 210

9.2.2 语篇情态 227

9.3 功能与范畴的转移 233

9.4 动词语法化的路径 236

9.4.1 V→RES→VD→TAM 237

9.4.2 动词语法化为介词 238

9.4.3 其他趋势 239

第十章 非范畴化与汉语V-V构式中V2的完成体意义 243

10.1 关于V-V构式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 243

10.2 V-V构式中V2的语义与句法特征 247

10.2.1 V2的语义特征 247

10.2.2 V-V构式的句法特征 249

10.3 V2的非范畴化 252

10.4 V2的完成体意义 257

10.4.1 V2与完成体意义的关联点 257

10.4.2 体的意义程度差别与表达的多样化 260

10.4.3 V2的完成体意义 262

第十一章 非范畴化与“动宾结构+宾语” 268

11.1 “动宾结构+宾语”:一个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 268

11.2 “动宾结构+宾语”的使用趋势 271

11.3 非范畴化为动宾结构的词汇化铺平道路 273

11.3.1 名词宾语的非范畴化 273

11.3.2 动词的非范畴化 277

11.4 动宾结构的二重性与动宾结构的构式灵活性 278

11.5 词汇化程度与后接宾语的可接受性 282

11.6 “动宾结构+宾语”的外在动因 284

11.6.1 事件概念原型与及物构式的经济性 285

11.6.2 及物构式与语篇信息的显性度 288

11.6.3 韵律的影响 289

11.7 两种构式差异的认知解释 289

第十二章 非范畴化与Vi+NP 294

12.1 及物构式的连续体特征 294

12.1.1 语法原型 294

12.1.2 及物性的连续体意义 296

12.2 非范畴化与Vi+NP构式向Vt+NP构式靠拢 303

12.3 非范畴化与句法限制 305

12.4 “逆对关系”理论对意义差别的解释 307

12.5 Vi+NP构式的能产性以及生产合格句子的条件 309

12.6 语义并入、认知显性度与经济性 311

第十三章 非范畴化与“同义反复”构式中的特征与态度意义13.1 NP+(will)BE+NP的语义特征 314

13.2 非范畴化理论的解释 317

13.2.1 NP1与NP2的语义差异 317

13.2.2 NP1与NP2的句法特征 318

13.2.3 NP1与NP2的功能特征 319

13.2.4 NP1与NP2语义差异的来源 320

13.2.5 ICM与该构式意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21

13.2.6 转喻产生语用含义、建立话语关联 323

13.3 汉英两种语言中该构式意义的比较 325

第十四章 非范畴化与话语标记语 330

14.1 话语标记语 330

14.2 语用学与语法化的研究 331

14.3 非范畴化与话语标记语的形成 335

14.3.1 语义抽象与话语标记语的认识意义 336

14.3.2 形态分布特征的消失与话语标记语的固化 338

14.3.3 句法限制条件的消失与话语标记语的语义、句法地位 341

14.3.4 承担新的功能与话语标记语地位的形成 342

14.4 “第一人称+心理动词”充当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跨语言的共性特征 345

14.5 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多功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346

第十五章 结论 349

参考文献 355

术语索引 378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