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黎,徐国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0719698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18章,内容包括了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病因、机理、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护理、随访等。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

一、流行特征 1

二、家族聚集现象 3

三、移民流行病学 4

四、危险因素的调查 4

五、病因假说 6

第二节 易感基因和病因 6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6

二、谷胱苷肽转移酶M1和细胞色素P450 2E1酶 7

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和T细胞受体 7

四、4号染色体短臂可能存在鼻咽癌易感基因 7

五、鼻咽癌致病模式的提出 8

第三节 解剖 9

一、鼻咽的各壁结构 9

二、鼻咽相邻重要结构及与肿瘤的关系 10

三、鼻咽的血管分布 11

四、鼻咽的淋巴引流 11

五、鼻咽的神经支配 12

六、鼻咽的组织学 12

第四节 组织病理学 13

一、大体分型 13

二、镜下分型 13

三、各病理类型的特点 13

第五节 临床分期 16

一、分期的规则及意义 16

二、分期的手段 16

三、目前常用的几种分期方法 17

第二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 23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时间标尺 23

一、物理阶段 23

二、化学阶段 24

三、生物阶段 24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24

一、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 24

二、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 25

三、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 27

四、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 29

五、再群体化 30

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 31

一、肿瘤的增殖动力学 31

二、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论 33

第四节 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效应 34

一、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 34

二、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35

三、正常组织的体积效应 36

四、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 38

五、再次照射正常组织的耐受性 41

第五节 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 42

一、“生物剂量”的概念 42

二、放射治疗中的生物剂量等效换算模型 42

第六节 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研究 49

一、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50

二、实体肿瘤放射敏感性预测的研究 53

第三章 外照射剂量学和技术 55

第一节 X(γ)射线射野剂量学 55

一、射野剂量学中的基本概念 55

二、散射因子 56

三、百分深度剂量的特点 57

四、组织模体比 59

五、离轴比的特点 60

六、等剂量分布的特点 60

七、挡块和多叶准直器 60

八、楔形板 61

九、射野剂量计算 62

十、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64

十一、组织补偿技术 66

第二节 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67

一、射野输出剂量 67

二、百分深度剂量的特点 68

三、等剂量分布的特点 69

四、人体曲面和组织不均匀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70

五、敷贴器的应用 72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一般过程 72

一、模拟定位 73

二、治疗计划设计 74

三、治疗计划验证 76

四、治疗计划执行 76

第四节 放射治疗技术 77

一、调强的实现方式 78

二、图像引导的实现方式 80

第四章 影像诊断学 87

第一节 鼻咽的大体解剖 87

第二节 影像诊断方法 88

一、平片检查 88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 88

三、磁共振成像 88

四、超声扫描 89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影像 89

第三节 鼻咽部影像解剖 89

一、鼻咽部横断面解剖 89

二、鼻咽部冠状面解剖 89

第四节 影像学表现 90

一、鼻咽黏膜及邻近组织结构侵犯 90

二、鼻咽周围结构侵犯 93

三、伴发炎症及表现 96

四、颈部淋巴结转移 97

第五节 鉴别诊断 99

一、鼻咽恶性淋巴瘤 99

二、腺样囊性癌 99

三、青年性血管纤维瘤 99

四、腺样体增殖 101

五、Thornwaldt囊肿 101

第六节 影像随诊 101

一、放疗后的影像学表现 101

二、放疗后复发的影像学特点 102

三、放射性脑损伤的表现 103

第五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07

第一节 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 107

一、概况 107

二、早期诊断 107

三、早期诊断策略 11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10

一、原发癌引发的临床表现 110

二、颅底受侵引发的脑神经麻痹综合征 112

三、颈部淋巴结转移引发的临床表现 112

四、远地转移引发的临床表现 113

第三节 体格检查 113

一、一般体格检查 113

二、专科检查 113

三、脑神经的检查 114

第四节 间接鼻咽镜及内窥镜检查 118

一、间接鼻咽镜检查 118

二、前鼻镜检查 118

三、光导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118

第五节 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活检 119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 119

第七节 影像学检查 120

一、X线平片检查 120

二、CT/MRI检查 120

三、超声影像检查 121

四、放射性核素检查 121

第八节 鉴别诊断 121

一、恶性淋巴瘤 121

二、鼻咽纤维血管瘤 121

三、颅底脊索瘤 121

四、颅内肿瘤 122

五、鼻咽结核 122

六、鼻咽慢性炎性增生性病变 122

七、腺样体增殖 122

八、鼻咽部单纯囊肿 122

第六章 放疗前、中、后的临床处理 125

第一节 放疗前准备 125

一、核对资料 125

二、知情同意书或委托书 127

三、放疗前的口腔处理 128

四、疼痛的处理 129

第二节 放疗中放射反应的处理 130

一、放射性皮肤、黏膜反应 130

二、急性放射性皮肤、黏膜反应的处理 130

三、急性放射性腮腺反应 131

四、放疗中的营养支持 131

第三节 放疗后注意事项 132

一、保护放疗区皮肤 132

二、保持口腔卫生 132

三、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 133

四、功能锻炼 133

五、营养及体育锻炼 134

六、治疗后的复查和自查 134

第七章 常规放射治疗 137

第一节 常规照射流程 137

一、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137

二、模拟定位 139

三、设计照射野及制作模板 139

四、模板校正 139

五、制作整体挡铅 139

六、剂量计算 139

七、治疗 139

八、射野验证 143

第二节 鼻咽癌照射野的设计 143

一、布野原则 143

二、布野方法及步骤 144

三、靶区范围 144

四、常用照射野 145

第三节 半束照射与全束照射技术的应用 149

一、半束照射与全束照射技术的比较 149

二、半束照射与全束照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150

第四节 整体挡铅及多叶光栅技术 151

一、整体挡铅技术 151

二、多叶光栅技术 151

第五节 不同分割方式的照射技术 153

一、分段照射 153

二、常规分割照射 153

三、超分割照射 153

四、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 153

五、超分割后程加速照射 153

六、连续加速分割照射 154

第八章 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155

第一节 CRT及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优势 155

一、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155

二、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特点 155

三、鼻咽癌临床解剖特点 156

四、物理剂量分布的优势 156

五、不同期别鼻咽癌治疗的个体化 156

第二节 CRT/IMRT治疗的流程 157

一、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的确定 157

二、放疗前准备 157

三、体位及固定 157

四、影像资料的获得 158

五、靶区、危及器官及重要功能脏器的勾画及PTV的确定 158

六、处方剂量的规定 158

七、治疗计划的设计、计算及优化 158

八、治疗计划的评价及确认 160

九、治疗计划的验证 160

十、治疗计划的实施 160

十一、摆位误差的评估和对将来计划设计时PTV的指导 161

第三节 靶区的确定及勾画 161

一、靶区的定义 161

二、多种影像信息结合在靶区确定中的作用 164

三、PTV的确定、误差来源及处理方式 165

四、颈部淋巴引流区的分区 166

五、靶区的勾画 166

第四节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技术特点 174

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特点 174

二、对治疗设备及计划系统的要求 174

三、人员配备和培训 175

第五节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 175

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方式 175

二、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 176

三、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176

四、腮腺功能的保护 176

第六节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存在问题和对策 178

一、靶区GTV/CTV的确定 178

二、局部控制率和正常组织并发症几率的分析 178

三、肿瘤生物学效应 178

四、颈部皮肤的保护 179

第七节 图像引导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179

一、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意义 179

二、功能影像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80

第九章 近距离放射治疗 187

第一节 放射源 188

第二节 现代近距离治疗机 188

第三节 鼻咽癌腔内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189

一、适应证 189

二、禁忌证(相对禁忌证) 189

第四节 施源器的种类及放置方法 189

一、管状施源器 189

二、模型施源器 190

三、气囊施源器 190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 190

第五节 剂量参考点和剂量监测点 191

第六节 照射剂量及疗效 192

一、照射剂量 192

二、疗效 193

第七节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94

一、常见并发症 194

二、预防措施 194

第十章 综合治疗 197

第一节 化疗 197

一、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197

二、放化综合治疗的作用机制 197

三、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的常用药物 198

四、鼻咽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199

五、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策略 199

六、鼻咽癌化疗常见毒副反应与处理 202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203

第二节 放疗加热疗(鼻咽、颈部) 204

一、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204

二、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204

三、应用热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4

四、疗效 205

第三节 中医治疗 206

一、中医古籍文献中对鼻咽癌的相关论述 206

二、鼻咽癌的中医病机及分型 207

三、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基础研究 207

四、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209

五、治疗 210

第四节 分子生物靶向治疗 212

第十一章 残存/复发灶的临床处理 219

第一节 诊断 219

一、残存/复发的定义 219

二、诊断原则 220

第二节 治疗原则和适应证 220

一、再程常规外照射 220

二、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221

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21

四、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221

五、挽救性手术 222

第三节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22

一、临床研究背景 222

二、鼻咽部解剖及生理特点 222

三、作为外照射后残存病灶的推量治疗 223

四、复发后再治疗的选择方法之一 224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224

六、FSRS靶区确定、射野设计及剂量分割方式 225

七、疗效评价 225

八、并发症及处理 225

第四节 外科解救治疗 226

一、病理特点 226

二、解剖概要 226

三、外科治疗 227

四、解救手术的效果 229

第十二章 特殊类型鼻咽癌 233

第一节 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 233

一、临床发病特点 233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233

三、治疗 233

四、影响预后的因素 234

第二节 老年鼻咽癌 235

第三节 鼻咽腺样囊性癌 235

第四节 妊娠期鼻咽癌 236

第五节 鼻咽癌合并副癌综合征 236

第十三章 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239

第一节 疗效 239

第二节 影响预后的因素 240

一、患者相关性因素 240

二、疾病相关性因素 240

三、治疗相关性因素 242

四、分子生物学相关因素 243

五、患者一般状况 245

第十四章 远地转移的治疗 253

第一节 骨转移 254

一、发生机制 254

二、临床表现 254

三、诊断 254

四、治疗 255

五、疗效及预后 256

第二节 肺转移 256

一、影像学表现 256

二、诊断 257

三、肺转移后疾病进程及总体评估 257

四、治疗 257

第三节 肝转移 258

一、诊断 258

二、治疗 259

三、疗效及总体预后 259

第十五章 放射损伤 263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放射损伤 263

一、解剖 264

二、发病机制 264

三、临床表现 264

四、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265

第二节 皮肤损伤 266

一、解剖 266

二、临床表现 266

三、发病机制 267

四、耐受剂量 267

五、治疗 268

第三节 黏膜损伤 269

一、解剖 269

二、临床表现 269

三、发病机制 269

四、耐受剂量 270

五、治疗 270

第四节 放射性颌骨坏死 271

一、解剖 271

二、临床表现 271

三、发病机制 271

四、诊断 272

五、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分级 272

六、耐受剂量 272

七、治疗 273

第五节 放射性口腔干燥症 273

一、解剖 273

二、临床表现 274

三、发病机制 274

四、耐受剂量 274

五、诊断 275

六、治疗 275

第六节 垂体功能低下 277

一、解剖 277

二、临床表现 277

三、发病机制 277

四、耐受剂量 278

五、诊断 278

六、治疗 279

第十六章 护理及功能锻炼 285

第一节 放疗前护理 285

一、摘除金属物质 285

二、口腔预处理 285

第二节 放疗期间的护理 285

一、腮腺急性放射反应及预防 285

二、照射野内的皮肤护理 286

三、口腔黏膜护理 286

四、鼻咽、鼻腔黏膜反应的护理 287

五、骨髓抑制症状及护理 287

六、饮食调整 288

第三节 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护理 288

一、紫杉醇增敏化疗的护理 288

二、顺铂增敏化疗的护理 289

第四节 心理护理 290

一、放疗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290

二、心理护理 290

第五节 功能锻炼 291

一、张口困难 291

二、造成张口受限的几个因素 291

三、张口功能锻炼方法 291

四、张口功能锻炼的效果 291

五、健康教育 291

第六节 出院指导 291

一、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292

二、饮食及用药指导 292

三、复查指导 292

第十七章 营养支持治疗 295

第一节 营养不良与恶病质的发生机制 295

一、厌食 295

二、解剖因素 296

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异常 296

四、细胞因子作用 296

五、治疗因素 297

第二节 营养状况评估 297

第三节 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 299

一、肠内营养 299

二、肠外营养 300

三、营养支持疗效的监测 301

第四节 营养支持治疗 302

第五节 营养支持的其他问题 303

第十八章 随诊 305

第一节 随诊必备的信息资料 305

第二节 随诊的定义和目的 306

一、随诊的定义 306

二、随诊的目的 306

第三节 鼻咽癌的随诊方式 306

一、常规随诊 306

二、专题随诊 307

第四节 随诊内容 307

一、询问病史 307

二、体格检查 307

三、影像与实验室辅助检查 307

附录1 Karnofsky评分标准 309

附录2 常用药物毒性标准V3.0(CTCAE)节选 311

附录3 RTOG急性放射反应的简要评价标准 327

附录4 RTOG晚期放射治疗反应的评价标准 329

索引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