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 3
第一章 发音器官的构成 3
第一节 发音器官的构成 3
第二章 字音准确的基础——声母 6
第一节 音节和音素 6
第二节 22个声母 7
第三节 按发音部位分类 8
第四节 按发音方法分类 8
第三章 声母的发音分析 11
第一节 双唇阻b、p、m唇齿阻f 11
第二节 舌尖中阻d、t、n、l 11
第三节 舌根阻g、k、h 12
第四节 舌面阻j、q、x 14
第五节 舌尖后阻zh、ch、sh、r 15
第六节 舌尖前阻z、c、s 16
第七节 零声母 19
第四章 字音响亮的关键——韵母 21
第一节 元音的性质和特点 21
第二节 39个韵母 22
第三节 韵母的发音条件 23
第五章 韵母的发音分析 27
第一节 单元音韵母a、o、e、ê、i、u、ü、er、—i(前)、—i(后) 27
第二节 复合元音韵母 31
1.前响复合元音ai、ei、ao、ou 31
2.后响复合元音ia、ie、ua、uo、üe 33
3.中响复合元音iao、iou、uai、uei 35
第三节 复合鼻尾音韵母 38
1.带舌尖鼻尾音韵母an、en、in、ün、ian、uon、uen、üan 39
2.带舌根鼻尾音韵母ang、eng、ing、ong、iang uang、ueng、iong 40
第六章 字音抑扬的核心——声调 46
第一节 声调和声调的作用 46
1.什么是声调 46
2.声调的作用 48
3.声调练习 49
4.声调练习应注意的原则 51
第二节 调值和调类 52
1.调值 52
2.调类 53
3.调值的记录法 53
第七章 语言流动的表征——音变 55
第一节 变调 55
1.上声变调 55
2.去声变调 57
3.“一”的变调 58
4.“不”的变调 59
第二节 轻声 59
1.轻声的语言特性 60
2.轻声音节调值为两种形式 60
3.轻声在区别词义上的作用 61
4.轻声音节的一般规律 62
第三节 儿化 63
1.儿化韵音变规则 63
2.儿化的功能 64
3.儿化韵和儿化词发音举例 65
第四节 语气词“啊”的变化 67
第二部分 歌唱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74
第八章 歌唱语言与口语、朗诵的关系 74
第一节 发声原理、感情表述和语言运用上有共同之处 75
1.轻声、重音 75
2.停顿、换气 80
3.节奏 82
第二节 气息运用和发声状态的不同之处 83
1.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的不同 84
2.发声状态上的不同 84
3.咬字、吐字、归韵、收声的不同 85
第三节 朗诵练习选读 85
一、诗歌 86
二、寓言童话 113
三、散文 120
四、独白 147
第九章 歌唱语言中“字点”与“声位”的辩证关系 150
第一节 “字点”与“声位”的不同作用 150
第二节 “字点”如何向“声位”转换 151
第三节 必须建立科学、正确的呼吸方法 153
第十章 歌唱语言的民族传统技法 154
第一节 五音 157
1.唇音 157
2.牙音 160
3.齿音 162
4.舌音 165
5.喉音 167
第二节 四呼 170
1.开口呼 171
2.齐齿呼 174
3.合口呼 177
4.撮口呼 179
第三节 十三辙 185
1.新十三辙语言结构及例字表 185
2.不同辙口的特点 187
3.十三辙归韵练习 188
第十一章 歌唱语言与旋律的关系 193
第一节 歌唱语言 193
第二节 旋律 194
第三节 歌唱语言是诗意曲情的综合体现 197
第十二章 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 200
第一节 分析、理解、感受、联想和内心视觉 200
1.分析、理解、词意、曲情 200
2.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200
3.联想作品的规定情节和意境 202
4.形成清晰的内心视觉 203
第二节 语调、语气和语势 205
1.语调 205
2.语气 209
3.语势 212
第三节 感情色彩与音色力度 217
1.感情色彩的三种属性 217
2.音色与声音力度 218
3.感情色彩与音色力度的具体运用 219
第十三章 歌唱语言的形象塑造 225
第一节 紧紧抓住形象特征 225
1.抒情性歌曲 226
2.叙事性歌曲 231
第二节 充分挖掘情景意境 232
第十四章 歌唱语言的艺术风格 238
第一节 独创性 239
第二节 民族性 240
第三节 时代性 242
第十五章 歌唱语言的呼吸方法及运用 245
第一节 鼻口腰腹式呼吸法 248
第二节 鼻口腰腹式呼吸法的具体动作 250
1.吸气 250
2.呼气 250
第三节 高音区的气息运用 253
1.高音为什么困难 253
2.高音区气息的具体运用 254
第四节 低音区的气息运用 257
1.保持“三个不变一个不断” 258
2.保持软腭的抬起和后咽壁的靠拢 258
3.调整声气流的角度 259
再版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