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天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2159882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面向高等院校的普通话教程。

绪论 1

第一节 普通话和方言 1

一、普通话 1

二、方言 2

第二节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意义 2

一、普通话口语训练是大力推广普通话,纯净祖国语言,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需要 3

二、普通话口语训练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3

三、普通话口语训练是提高国民语言素质的需要 3

第三节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 3

一、普通话正音与方言辨记相结合 4

二、听说兼顾,立体培养 4

三、多种训练方式、训练手段相结合 4

四、课堂训练与课外巩固相结合 4

第一篇 普通话基础知识 5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概说 5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5

一、生理属性 5

二、物理属性 6

三、社会属性 7

第二节 语音单位 8

一、音素 8

二、音节 9

三、声母、韵母和声调 9

四、音位 10

第三节 汉语拼音方案 10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0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0

第四节 汉语拼音的拼写 11

一、y和w的意义和使用 11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12

三、省写 12

四、标调法 12

五、音节连写和大写 13

思考与训练 15

第二章 声母 17

第一节 声母概说 17

一、声母的定义 17

二、声母的作用 17

三、声母的分类 17

第二节 声母的发音 19

第三节 声母辨正 23

一、舌尖前音(平舌音)z、c、s与舌尖后音(翘舌音)zh、ch、sh的辨正 23

二、唇齿音f和舌根音h的辨正 27

三、鼻音n、边音l及舌尖后音r的辨正 30

四、舌面音j、q、x与舌尖前音z、c、s的辨正 33

五、分辨不送气音和送气音 37

六、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38

第三章 韵母 49

第一节 韵母概说 49

一、什么是韵母 49

二、韵母的结构和分类 49

第二节 韵母的发音 50

一、单元音韵母发音分析 50

二、复韵母的发音分析 53

三、鼻韵母的发音分析 57

第三节 韵母辨正 61

一、与声母变化相关的韵母问题 61

二、防止丢失韵头i或u(介音脱落) 62

三、分清韵头i和ü 65

四、念准单韵母 68

五、念准复韵母 72

六、念准鼻韵母 77

第四章 声调 92

第一节 声调概说 92

一、什么是声调 92

二、调类与调值 92

第二节 声调的发音与辨正 93

一、声调的发音 93

二、声调辨正 93

第五章 语流音变 98

第一节 变调 98

一、什么是语流音变 98

二、什么是变调 98

三、上声的变调 98

四、“一”、“不”的变调 100

第二节 轻声 102

一、什么是轻声 102

二、轻声的语音特性 102

三、轻声音节的调值 102

四、必读轻声音节 102

第三节 儿化 105

一、什么是儿化 105

二、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 105

第四节 语气词“啊”的音变 108

一、什么是“啊”的音变 108

二、“啊”的音变规则 108

第二篇 普通话等级测试指导 118

第六章 单音节字词测试指导 118

第一节 普通话单音节字词测试项说明 118

一、测试目的 118

二、试卷的构成与要求 118

三、评分细则 118

四、应试提示 118

第二节 单音节字词测试应试提示 119

一、声母方面 119

二、韵母方面 120

三、声调方面 121

第三节 普通话单音节字词模拟测试 121

第七章 多音节词语测试指导 124

第一节 普通话多音节词语测试项说明 124

一、普通话多音节词语测试项要求与目的 124

二、普通话多音节词语测试项评分细则 124

第二节 普通话多音节词语测试项应试提示 125

一、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发音 125

二、注意测读的节奏 126

三、注意变调、轻声、儿化的准确发音 127

四、注意多音节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128

五、注意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 130

第三节 普通话多音节词语模拟测试 131

第八章 词汇语法测试指导 134

第一节 词汇语法测试说明 134

第二节 各方言区特征及训练要领 134

一、北方方言 135

二、闽方言 137

三、吴方言 139

四、客家方言 139

五、粤方言 140

六、常见问题及训练对策 141

第九章 朗读测试指导 145

第一节 普通话朗读测试项说明 145

一、朗读测试的目的、要求 145

二、朗读测试的评分细则 145

三、朗读测试训练的要求及应试提示 145

第二节 普通话朗读测试的语音规范 147

一、语音方面的评分标准 147

二、朗读应注意的主要语音问题 147

第三节 普通话朗读测试的语调 149

一、“语调偏误”的评分标准 149

二、克服语调偏误 149

第四节 普通话朗读测试的停连 156

一、“停连不当”的评分标准 156

二、句子停连的几种格式 156

思考与训练 159

第十章 说话测试指导 193

第一节 说话测试项说明 193

一、说话测试项的目的与内容 193

二、说话测试项的评分 193

三、说话的要求 194

四、受测对象易出现的问题 194

第二节 说话测试项指导 195

一、说话内容的准备 195

二、语音面貌的训练 198

三、词汇语法规范 199

四、自然流畅 199

第三篇 普通话口语运用 201

第十一章 交谈 201

第一节 交谈概说 201

一、交谈的含义和特点 201

二、交谈的优势 202

三、交谈的作用 202

第二节 交谈的技巧 202

一、交谈要看人说话 202

二、交谈要看场合说话 204

三、交谈要看时机说话 206

四、交谈要多从正面说话 206

五、交谈要看喜忌说话 206

六、交谈要看事说话 207

第三节 交谈应注意的问题 208

一、交谈要有良好的态度 208

二、交谈要善于倾听 208

三、交谈要言简意赅 209

四、交谈要通俗易懂 210

五、交谈要注意礼貌 210

六、交谈要幽默含蓄 210

七、交谈要注意分寸 211

八、交谈要注意体态语的表达 211

九、交际要察言观色 212

第十二章 朗诵 214

第一节 朗诵概说 214

一、什么是朗诵 214

二、朗诵的意义 214

三、朗诵的要素 215

第二节 朗诵作品的把握技巧 215

一、加深对朗诵作品的理解 215

二、获得对朗诵作品的感受 217

三、体验朗诵作品的情感 218

第三节 朗诵的发声技巧 219

一、朗诵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219

二、朗诵的发声方法 219

第四节 朗诵的咬字技巧 224

一、读准声母 224

二、读准韵母 224

三、读准声调 225

四、读出音变 225

五、注意词的轻重格式 225

六、读准字音 225

第五节 朗诵停顿的技巧 227

一、停顿的意义 227

二、停顿的位置和时间 227

第六节 朗诵重音的表达技巧 229

一、重音的表达作用 229

二、重音的确定 229

三、重音的表达 230

第七节 朗诵语气的表达技巧 231

一、语气及其作用 231

二、语气的内容与形式 231

三、语气的声音形式 232

第八节 朗诵节奏的表达技巧 232

一、什么是节奏 232

二、节奏的运用 232

第九节 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 233

一、朗诵中的体态语言 233

二、体态语言运用的要求 234

第十三章 演讲 245

第一节 演讲概说 245

一、演讲的涵义 245

二、演讲的特点 246

第二节 演讲前的准备 246

一、了解听众 246

二、写好讲稿 247

三、活记多练 249

四、增强自信 249

第三节 命题演讲 250

一、命题演讲的涵义与特点 250

二、演讲开头的技巧 251

三、吸引听众的演讲技巧 253

四、说服听众的技巧 257

五、演讲中的应变技巧 259

六、演讲者的风度和礼仪 260

七、收尾的艺术 261

第四节 即兴演讲 262

一、即兴演讲的涵义 262

二、即兴演讲的基本要求 263

三、即兴演讲选题的技巧 263

四、即兴演讲选材的技巧 264

五、即兴演讲构思的技巧 265

第十四章 辩论 270

第一节 辩论概述 270

一、辩论的涵义 270

二、辩论的特征 270

三、辩论的作用 271

第二节 辩论的准备 271

一、辩论的审题与立论 271

二、辩论材料的准备 273

第三节 辩论的语言技巧 274

一、抓住对方论点的错误进行辩论 274

二、抓住对方论据的破绽进行辩论 275

三、抓住对方论证的错误进行辩论 275

四、抓住对方的知识盲点进行辩论 275

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辩论 276

六、运用归谬法进行辩论 277

七、运用发问的方法进行辩论 277

八、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辩论 278

九、从因果关系中进行辩论 278

第四节 辩论语言的要求 278

一、简短有力 279

二、严谨准确 279

三、幽默风趣 279

四、灵活机动 279

五、快慢适度 279

附录A 288

附录B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样卷 294

附录C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302

参考文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