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中国地理地图的重新解释 1
一、中国的地图测绘是数学意义上的测绘吗? 3
二、地图学史的应用与误用:定量方法的缺陷 28
三、修正中国传统地图观念 43
第二章 政治文化中的中国地图 47
一、地图、仪式、战争 49
二、政治文化与考证学术 52
三、汉代政治文化中的地图 54
四、秦汉地图绘制与应用的连续性 63
五、政治文化中的占星术与天文图 76
六、地理图籍的大量增加 78
七、方志地图 81
八、地图、学术、文化的传承 84
第三章 大地的量度:介于观察与文字之间的中国地图 89
一、政府注重量度 90
二、水利与地图学 94
三、考据学术与地图学 102
四、地图、量度、文字描述 109
五、裴秀地图学中的数字与文字 109
六、后来地图学中的数字与文字 115
七、大地的形状:实际观察与文字考证 124
八、地图坐标网格 133
九、结论 138
第四章 人文学科中的中国地图学:客观性、主观性、展示性 141
一、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142
二、文学、地图与现实世界的表示 148
三、文学中表示的双重功能 152
四、绘画与表示 154
五、艺术经济:共同的生产工艺技术 157
六、地图学与视觉艺术在概念上和风格上的关联 159
七、地图即画、画即地图 170
八、重新界定地图 187
九、事实与价值的结合 193
第五章 传统中国地图学及其西化的问题 199
一、欧洲地图学的传入 200
二、欧洲地图学与清代地图的测绘 210
(一)大清帝国的全面测绘 211
(二)乾隆内府舆图的测绘 220
三、西方影响程度的评估 223
四、晚清欧洲的影响 234
第六章 结论 245
人名索引 253
一般索引 261
彩色插图1 1555年刻印的“古今形胜之图” 19
彩色插图2 19世纪的“长江图” 20
彩色插图3 1850年绘制的“江防图” 20
彩色插图4 19世纪的“海防图” 21
彩色插图5 18世纪连接北京与杭州的大运河 22
彩色插图6 清代永定河图 23
彩色插图7 清代黄河图 24
彩色插图8 汉代长沙马王堆画在帛上的“驻军图” 25
彩色插图9 “辋川图”上的辋口庄 26
彩色插图10 18世纪手稿《江西省地图集》中一幅府图的详细部分 27
彩色插图11 18世纪早期“万里长城图”的详细部分 28
彩色插图12 19世纪“黄河图”的详细部分 29
彩色插图13 1739年左右的“广东省图” 30
彩色插图14 清季“五台山图”的一部分 31
彩色插图15 1790年中国所绘“东半球图” 32
图1-1 镌刻在青铜板上的“兆域图” 5
图1-2 第一片反面的“放马滩地图” 6
图1-3 第三片正面的“放马滩地图” 7
图1-4 第三片反面的“放马滩地图”详图 8
图1-5 放马滩纸片地图 9
图1-6 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地图” 10
图1-7 “汉代帛地图”的详细部分 11
图1-8 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 12
图1-9 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复原图 13
图1-10 马王堆出土的“驻军图” 14
图1-11 马王堆出土的“驻军图”复原图 15
图1-12 “九域守令图”拓片 16
图1-13 华夷图 17
图1-14 1136年的“禹迹图” 18
图1-15 1142年的“禹迹图”拓本 19
图1-16 《广舆图》中的总图 21
图1-17 《广舆图》的图例 22
图1-18 九嶷山符号 24
图1-19 墨绘九嶷山符号 25
图1-20 《武备志》海图 26
图1-21 登封元代的日晷仪 27
图1-22 敦煌10世纪一个吉祥的“坟地图” 30
图1-23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 32
图1-24 唐一行“山河两戒图” 33
图1-25 大明一统之图 34
图1-26 清代水文图上的图与文 36
图1-27 “杭州城图”的一部分 37
图1-28 黄河源图 38
图1-29 万里海防图 39
图1-30 静江府城图 40
图1-31 “太华山图”拓本 41
图1-32 1700年“太华全图”拓本 42
图2-1 《禹贡》中的五服 57
图2-2 汉代粘土农田模型 60
图2-3 汉代粘土水塘模型 61
图2-4 秦始皇墓地土壤中水银含量的变化 62
图2-5 秦始皇墓的外观 64
图2-6 南唐李昪陵墓中发现的模型 65
图2-7 南唐李昪陵墓中上方发现的星图 66
图2-8 天神坛报祀陈设图 67
图2-9 清代的“鱼鳞图” 72
图2-10 明代的“鱼鳞图” 73
图2-11 坠理图 74
图2-12 《彰德府志》中的星图 81
图2-13 《景定建康志》中的“溧水县图” 83
图2-14 兖州图 85
图3-1 《淮南子》中太阳高度的计算 92
图3-2 黄河平面水文图 96
图3-3 “黄河图”的一部分 97
图3-4 清代河工测量图 98
图3-5 清代河工测量工具 99
图3-6 清代“长江图”的地图符号与文字注记 100
图3-7 清代《行水金鉴》中的“运河图” 101
图3-8 唐代长安图 104
图3-9 19世纪《瀛环志略》中的东半球 107
图3-10 裴秀测量高度的方法 111
图3-11 裴秀决定对角线距离的方法 112
图3-12 裴秀曲线简化的方法 112
图3-13 利用照板、水准仪、测杆测量距离 121
图3-14 水准仪 122
图3-15 照板 122
图3-16 在河流的一侧测量河流的宽度 123
图3-17 河流宽度的测量 123
图3-18 利用水准仪和测杆测量高度 124
图3-19 汉代占卜用的罗盘 125
图3-20 汉代的宇宙镜 126
图3-21 月蚀图 129
图3-22 章潢所绘的“天圆地方图” 130
图3-23 王圻所绘表示天圆地方的“太阳中道之图” 131
图3-24 对准望的解释 136
图4-1 仰韶文化的彩陶片 144
图4-2 一个可能是用来表示宇宙的图像 145
图4-3 青铜壶 146
图4-4 汉代青铜山形香炉 147
图4-5 界画 161
图4-6 1080年长安城图 163
图4-7 平江图 164
图4-8 蓟州官署图 165
图4-9 1894年木刻广平“试院图” 166
图4-10 木刻“容州治图” 167
图4-11 木刻广西“南宁府图” 168
图4-12 “泰山全图”的拓本(大概是清代的) 169
图4-13 汉代繁阳城图 171
图4-14 汉代宁城图 172
图4-15 汉代漆酒杯 173
图4-16 汉代的绢 174
图4-17 汉代的“庄园图” 174
图4-18 王维的“辋川图” 176
图4-19 10世纪五台山的两幅详图 177
图4-20 明代《三才图会》中的三幅地图 180
图4-21 浙江的四幅地图:a为“玉环山图”,b为“天目山图”,c为“武林山图”,d为“处州府图” 182
图4-22 甘肃的三幅地图:a为“西大通镇营制图”,b为“积石山图”,c为“西倾山图” 184
图4-23 永平府的三幅地图:a为“学宫图”,b为“石门寨城图”,c为“河道图” 185
图4-24 广平府“府城隍庙图” 186
图4-25 通州“州治图” 186
图4-26 清代“广东省全图”的一部分 189
图4-27 13世纪“长江万里图”的一部分 190
图4-28 “长江万里图”的一部分 191
图4-29 道教的“东岳真形图” 194
图4-30 道教的“九狱灯图” 195
图4-31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 197
图4-32 唐一行“山河两戒图” 198
图5-1 舆地山海全图 202
图5-2 1602年第三版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203
图5-3 南赡部洲图 205
图5-4 四海华夷总图 206
图5-5 山海舆地全图 208
图5-6 西半球 209
图5-7 《皇舆全览图》中的朝鲜半岛 216
图5-8 职方总部图 218
图5-9 《皇舆全览图》中的“山东全图” 219
图5-10 1760年乾隆版《耶稣会地图集》中的拉萨详图 222
图5-11 清代大概根据《广舆图》所绘的“广舆总图” 224
图5-12 京师至盛京路程 226
图5-13 《大清一统志》中的全国总图 227
图5-14 《大清一统志》中的京城图 227
图5-15 《陕西通志》中的“蓝田县疆域图” 228
图5-16 《陕西通志》中的“终南山图” 228
图5-17 《南阳府志》中的地图 229
图5-18 《蓟州志》中的地图 230
图5-19 《通州志》中的“疆界图” 231
图5-20 17世纪晚期的“万里长城图”(部分详图) 231
图5-21 19世纪的黄河图 232
图5-22 《河南通志》中的“角亢郑分之图” 234
图5-23 魏源的“汉西域沿革图” 236
图5-24 魏源的“英吉利本国三岛国合图” 236
图5-25 晚清标准的地图符号 240
图5-26 《大清会典》中的“皇舆全图” 240
图5-27 《大清会典》中的“直隶图” 241
图5-28 《大清一统舆图》喀什地区计里画方方格与经线重叠 243
图6-1 唐代一幅中国地图的日本版本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