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态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卫泽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095239
  • 页数:1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结合无锡市生态市建设的大量实例进行了论证,理论体系完好,对我国生态市建设,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城市的实践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

理论篇 3

1 生态市概念辨析与内涵 3

1.1 生态市建设的背景 3

1.2 生态市的概念与内涵 4

1.3 生态市概念的甄别 6

1.3.1 城市与市 6

1.3.2 生态市与生态城市 8

1.3.3 生态市与生态园林城市 9

2 生态市建设相关基础理论 12

2.1 生态学理论 12

2.1.1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12

2.1.2 生态系统 14

2.1.3 生态平衡 15

2.1.4 复合生态系统 16

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21

2.2.1 承载力 21

2.2.2 生态承载力 22

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2.3.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背景 26

2.3.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28

2.3.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33

2.4 循环经济理论 35

2.4.1 起源与发展 35

2.4.2 概念与内涵 36

2.4.3 基本特征 39

3 无锡生态市建设特色理论 42

3.1 无锡概况 42

3.1.1 自然概况 42

3.1.2 社会概况 44

3.1.3 经济概况 46

3.1.4 生态环境概况 47

3.2 生态市建设的种子理念 51

3.2.1 种子理念的含义 51

3.2.2 改善“种子”萌发的“土壤条件”——环境 51

3.2.3 增强“种子”萌发的“光照条件”——经济 53

3.2.4 发展“种子”萌发的“空气状况”——社会 55

3.2.5 协调“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与环境 58

3.3 生态市建设定位 58

3.3.1 长三角枢纽生态城市 58

3.3.2 甲江苏生态经济强市 59

3.3.3 誉江南环境友好名市 59

3.3.4 滨太湖山水宜居靓市 60

3.3.5 弘泰伯生态文化大市 60

3.4 生态市建设原则 61

3.4.1 以人为本,和谐自然 61

3.4.2 平衡为根,和谐共振 62

3.4.3 高效为常,循环再生 62

3.4.4 保护为基,发展为宗 62

3.4.5 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63

3.4.6 政府为帅,公众为将 63

3.5 生态体系构建理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 63

3.5.1 “5色”和谐共振论 63

3.5.2 “5C”论 73

3.5.3 “5点”论——“出发点、重点、难点、归宿点、不足点” 73

实践篇 79

4 生态经济建设 79

4.1 生态经济建设概况 79

4.1.1 生态工业建设概况 80

4.1.2 生态农业建设概况 82

4.1.3 生态服务业建设概况 83

4.2 典型案例分析 84

4.2.1 生态经济企业 84

4.2.2 璜土镇生态农业建设 85

4.2.3 徐霞客生态旅游区 86

5 生态环境建设 87

5.1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87

5.2 典型案例分析 88

5.2.1 蠡湖、梅梁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88

5.2.2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 91

5.2.3 江阴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 94

5.2.4 长江湿地保护 95

6 生态人居建设 96

6.1 生态人居建设概况 96

6.2 典型案例分析 97

6.2.1 无锡中心城区生态人居工程建设 97

6.2.2 江阴市实施“家园工程”,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99

6.2.3 生态社区建设的典范——花家坝生态社区 100

6.2.4 “丽都城市花园”绿色小区 100

6.2.5 黄山湖绿色生态公园 101

7 生态文化建设 103

7.1 生态文化建设概况 103

7.2 典型案例分析 104

7.2.1 无锡市积极推进心态文化建设 104

7.2.2 生态教育示范学校——徐霞客中学 105

8 生态细胞建设 107

8.1 生态县(市)建设 107

8.1.1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的背景 108

8.1.2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位和目标 109

8.1.3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重点 109

8.1.4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的成绩 111

8.2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113

8.3 生态村建设 119

参考文献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