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三国文学 3
第一章 三国文学概说 3
第一节 三国前期文学发展概况 3
第二节 建安风骨 10
第三节 三国后期文学发展概况 15
第二章 曹操 21
第一节 曹操与文学 21
第二节 曹操的诗歌 25
第三节 曹操的文 31
第三章 曹丕 39
第一节 曹丕与文学 39
第二节 曹丕的诗赋 43
第三节 《典论》 48
第四章 曹植 55
第一节 曹植的生平与性格 55
第二节 曹植的前期创作 59
第三节 曹植的后期创作 64
第四节 曹植的成就及文学史地位 71
第五章 曹魏前期诸文士(上) 81
第一节 “建安七子”和建安文学 81
第二节 王粲 85
第三节 刘桢 91
第四节 陈琳 阮瑀 徐干 应玚 96
第六章 曹魏前期诸文士(下) 108
第一节 孔融 祢衡 杨修 108
第二节 其他曹魏前期文士 115
第三节 蔡琰 120
第七章 曹魏后期诸文士 125
第一节 曹睿 125
第二节 应璩 129
第三节 向秀 刘伶 133
第四节 何晏等其他曹魏后期文士 137
第八章 阮籍 145
第一节 思想性格和处世态度 145
第二节 《咏怀诗》 150
第三节 阮籍的文与赋 156
第九章 嵇康 161
第一节 人格魅力与文学 161
第二节 嵇康的文 166
第三节 嵇康的诗 171
第十章 吴蜀文学 178
第一节 吴蜀文学概况 178
第二节 吴国文学 181
第三节 蜀国文学 188
第二编 西晋文学 199
第一章 西晋文学概说 199
第一节 西晋社会文化与文学 199
第二节 西晋文学精神特色 210
第三节 西晋各体文学的发展 216
第二章 西晋前期诸文士 223
第一节 傅玄 傅咸 223
第二节 张华 230
第三节 成公绥 237
第四节 夏侯湛 240
第五节 陈寿及其《三国志》 244
第六节 其他西晋前期文士 253
第三章 “二十四友”与潘岳 266
第一节 石崇与“二十四友” 266
第二节 潘岳的人品与文品 271
第三节 潘岳的文学成就 275
第四节 潘尼 欧阳建 挚虞 282
第四章 陆机与陆云 291
第一节 陆机的功名追求与文学道路 291
第二节 陆机的文学成就 296
第三节 《文赋》 304
第四节 陆云 307
第五章 左思 314
第一节 左思及其《三都赋》 314
第二节 《咏史诗》 320
第三节 左棻及其他西晋女作者 326
第六章 张协等西晋后期诸文士 331
第一节 张翰 曹摅 331
第二节 张协 335
第三节 张载等其他西晋后期文士 340
第七章 刘琨 346
第一节 刘琨的传奇式经历与文学创作 346
第二节 刘琨的诗 350
第三节 卢谌 354
第三编 东晋文学 361
第一章 东晋文学概说 361
第一节 东晋文学发展概况 361
第二节 时代社会与东晋文学 366
第三节 玄学与东晋文学 372
第二章 东晋前期文学 380
第一节 庾亮、温峤等过江文士 380
第二节 庾阐 383
第三节 李充父子的创作和理论 388
第四节 干宝及其《搜神记》 392
第三章 郭璞与葛洪 400
第一节 郭璞与文学 400
第二节 《游仙诗》 405
第三节 葛洪及其《抱朴子》 409
第四节 《西京杂记》《汉武帝故事》 414
第四章 东晋中期文学 419
第一节 孙绰 许询 419
第二节 王羲之和《兰亭诗》 423
第三节 袁宏 429
第四节 曹毗等东晋中期文士 434
第五章 东晋后期文学 443
第一节 谢混 殷仲文 443
第二节 顾恺之等东晋后期文士 446
第三节 湛方生 451
第四节 释道诗文作者 456
第六章 陶渊明(上) 464
第一节 生平经历与任真性格 464
第二节 《归去来兮辞》与“质性自然” 471
第三节 田园诗(上) 478
第四节 田园诗(下) 482
第七章 陶渊明(下) 489
第一节 咏史类诗创作 489
第二节 《桃花源诗》并《记》 493
第三节 陶渊明的赋、文 497
第四节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01
后记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