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文教师需要学习训诂学 1
第一节 训诂并不神秘 1
第二节 什么是训诂学 4
第三节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 8
第四节 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14
第二章 训诂文献的类别 34
第一节 注释类 34
第二节 辞书类 38
第三节 札记类 44
第三章 形训 51
第一节 形训在先秦时期的表现 51
第二节 形训与六书的关系 54
第三节 字形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58
第四节 形训需要注意的问题 63
第四章 双声与叠韵 73
第一节 反切 73
附一 反切上字用字表 79
附二 反切下字用字表 83
第二节 上古声母系统 93
第三节 上古韵母系统 96
第四节 双声与叠韵 98
第五章 声训 103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声训 103
第二节 声训的第二阶段:右文说 106
第三节 声训的第三阶段:以声音通训诂 112
第四节 探求语源 117
第五节 声训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1
第六章 古音通假 132
第一节 通假字及其识别的方法 132
第二节 古今字不能当作通假字 138
第三节 确立通假字的条件 143
第四节 说明通假字应注意的问题 150
第七章 义训 158
第一节 义训的主要方法 158
第二节 词义辨析 168
第三节 词义相反相成现象:反训 177
第八章 方俗语的训诂 186
第一节 什么是方俗语 186
第二节 介绍三种方俗语的辞典 193
第三节 训释语文教材中的方俗语 200
第九章 古书辞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4
第一节 对文例 214
第二节 互文例 217
第三节 变文例 220
第四节 省文例 224
第五节 倒文例 228
第六节 复语例 231
第七节 连类而及例 236
第八节 虚字误释实义例 240
第十章 文言文教学备课与教学 243
第一节 文言文教学重点:疏通“浅易”词义 243
第二节 文言文的备课:对勘所选课文的版本 247
第三节 文言文的备课:参考古注 256
第四节 文言文的备课:广泛参考现代人研究成果 266
第五节 文言文的备课:当注而未注者加以补充 273
第六节 文言文的备课:求真务实,发明新义 281
附一 上古声母及常用字归类表 290
附二 上古韵母及常用字归类表 301
附三 王力《古代汉语》上古声韵表的正误 310
参考文献 315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