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忠法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670924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生力量并在不断壮大的国际技术转让进行了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以经济区全球化下的国家间有关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为视角,对国际技术转让的理论展开讨论;下篇以企业间的微观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为主线,结合实务中目前技术转让的现状,有重点地选择较有代表意义的话题进行了研究,对合同转让的范围、种类、条款及合同签订的一般步骤和谈判中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索。

上篇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以经济全球化下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为视角学术概述  3

一、国内主要研究状况  3

二、国外主要研究状况  6

前言  10

一、经济全球化下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  10

二、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的定义、宗旨及框架  11

三、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中的两方面关系  15

(一)外部关系  15

(二)内部关系  18

四、本篇的基本结构  24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的理论探讨  26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与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  27

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  27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29

三、经济全球化与技术转让及其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的关系  31

四、经济全球化下国际技术转让领域的私法行为公法化  34

(一)经济人的不理性与私法行为公法化  34

(二)私法行为公法化的概念及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体现  35

(三)私法行为公法化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某些案例  36

(四)国际法的效力根据——私法行为公法化的国际协调  38

第二节 国际技术转让的南北关系协调:历史考察的意义  39

一、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中的南北关系:历史考察的必要性  39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700~1914年)的技术转让  41

三、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50

第三节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存在和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2

一、必要性  52

(一)国际技术转让性质主要为私法行为的需要  52

(二)国际技术转让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53

(三)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性的需要  55

(四)国际技术转让时代性的需要  57

(五)国际技术转让主体特殊性的需要  59

二、可能性  60

(一)理论上的可能性  60

(二)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可能性  63

(三)国内立法经验的积累  64

(四)国际协调经验的积累  65

第四节 国际技术转让及其法律协调制度的特征  70

一、国际技术转让的特征  70

(一)转让客体——技术——的特殊性  70

(二)民事行为特征  74

(三)国家行为的干预性  75

(四)供方主体的特殊性  77

(五)跨国性与内国性  78

(六)时代性  79

二、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的特征  80

(一)私法性与公法性相结合  80

(二)广泛性与综合性  81

(三)主体多元性与复杂性  83

(四)国际性与国内性  83

第二章 现有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及其弊端  85

第一节 现有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协调制度  85

一、国际协调的国内法基础——各国涉及技术转让的法律法规  85

(一)基础性法律规范  85

(二)技术转让管制与管理  87

(三)反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法  92

二、国际协调的国际法基础——与国际技术转让有关的国际条约法  97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辖下的有关技术转让条约或条约草案  97

(二)联合国体系其他有关技术转让法律文件  103

(三)世界贸易组织(WTO)管辖下有关技术转让的协议或规定  117

(四)三大体系下相关规定的内在关系  126

第二节 现有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协调制度的弊端  131

一、现有制度忽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131

二、缺少统一国际技术转让条约,技术强国国内法调整特征明显  133

三、现有制度重在确认、保护权利,忽略对技术转让的协调  135

四、现有国际技术转让协调制度严重扭曲技术转让途径  137

五、若干具体制度的缺失  139

(一)实体制度的欠缺  139

(二)强制许可制度形同虚设  140

(三)放任“权利用尽”制度由成员方自主决定  143

六、现有规定不具可执行性  145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协调方面的困境  148

一、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及其趋势  149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中的经验教训  152

(一)经验的不足、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152

(二)对国际技术转让协调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影响力微弱  153

(三)缺少谈判的筹码  154

三、南北关系中技术转让协调制度分歧的实质:国家利益的较量  155

(一)美国国家利益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策略调整  155

(二)现有技术转让制度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利益的较量  156

第三章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的历史出路  159

第一节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60

一、合法保护与合理使用原则  160

二、利益平衡原则  162

三、合作原则  163

四、效率原则  165

五、非歧视原则  167

六、公平原则  168

第二节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完善的构想  170

一、各国完善国内法律规定以履行在WTO及其他国际法文件中的承诺  170

(一)发达国家通过具体措施履行国际承诺  171

(二)发展中国家完善国内制度,建立利益联盟  174

二、各国参与国际活动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177

(一)通过多边谈判完善现有的技术转让制度  179

(二)形成WTO框架下的国际技术转让多边协议  188

(三)成立国际技术转让专门协调机构  195

三、构想实现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197

(一)国际协调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198

(二)发达国家地位巩固的影响  198

(三)发展中国家地位  200

第四章 中国在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方面的现状和对策  203

第一节 中国实施与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有关条约法的立法现状  204

一、中国加入的有关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的国际条约及其实施义务  204

二、中国有关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方面的国内立法现状及其问题  205

(一)现有有关技术转让法律协调的立法体系  205

(二)现有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存在的问题  214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方面的对策  220

一、中国应对国际环境的政策及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方面的努力  221

(一)国际环境及我国政策  221

(二)中国的积极合作和应对  222

二、中国在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方面的未来对策  225

(一)准确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学习他国经验,完善国内法,加强执法力度  226

(二)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技术转让协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232

上篇结论  236

下篇 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实务研究——以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为基础第五章 国际技术转让范围  241

第一节 国际技术转让标的范围  242

一、概述  242

二、专利技术  246

(一)专利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246

(二)专利获取的实质条件  253

三、专有技术  262

(一)专有技术的含义  262

(二)专有技术的特点  263

(三)专有技术的保护方法  265

四、计算机软件  268

(一)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269

(二)计算机软件的特征  269

(三)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270

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  272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国际约定  272

(二)我国有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规定  275

第二节 国际技术转让的地域范围、权利范围和时间范围  276

一、国际技术转让的地域范围  277

二、国际技术转让的权利范围(技术的实施方式)  280

三、国际技术转让的时间范围  283

第六章 国际技术转让种类  285

第一节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  289

一、概述  289

二、许可合同的类型  292

(一)根据客体不同进行的分类  292

(二)根据供方授权权限的大小及受方使用范围而划分出的种类  305

第二节 国际技术所有权转让合同  309

一、概述  309

二、转让所有权和许可的区别  310

三、技术所有权转让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国家的规定  312

(一)技术所有权转让的理论分析  312

(二)多数国家的一般规定  314

四、技术所有权转让的理由或适用范围  316

五、技术所有权转让合同的内容  317

第三节 国际技术咨询和服务合同  318

一、国际技术咨询合同  319

(一)国际技术咨询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319

(二)技术咨询合同的内容和条款  320

(三)技术咨询合同双方的义务  321

二、国际技术服务合同  322

第四节 国际技术转让的其他形态  325

一、特许经营合同中的技术转让  326

(一)特许经营的定义、特征及其本质  326

(二)特许经营中的技术转让  329

二、OEM(原设备制造)合作中的技术转让  333

(一)OEM合作定义及其法律特征  333

(二)OEM合作中的技术转让内容  337

(三)OEM合作中的技术转让与技术许可、FDI中的技术转让相比的优势所在  342

(四)OEM在东亚经济中的成功——主要以韩国为例  344

(五)我国在OEM合作中技术转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346

第七章 国际技术转让的重要条款  350

第一节 技术定价及其支付方式  351

一、概述  351

二、技术价值和技术价格  351

三、影响国际技术转让价格的因素  353

四、技术的价格构成及其定价方法  358

(一)技术价格的构成  359

(二)技术定价方法  365

五、支付方式  370

(一)货币形式的支付方式  370

(二)非货币形式的支付方式  377

六、我国的法律规定  380

第二节 限制性条款  381

一、概述  381

二、限制性条款的种类  383

(一)有关国际技术转让文本草案或条约的规定  383

(二)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  388

第三节 陈述、保证条款  391

一、陈述、保证、补偿与承诺概述  391

二、合同中保证的内容  393

三、我国的相关规定  398

第四节 技术改进条款  400

一、技术改进的概述  400

二、合同中的约定  402

(一)改进定义之界定  402

(二)改进条款之范围  404

三、我国的相关规定  407

第五节 法律适用及争端解决条款  409

一、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复杂性  409

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国际立法  410

三、作为私人交易时法律适用的确定  411

四、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涉及公法内容时法律适用的确定  414

五、争端解决条款  416

(一)现行争端解决的方式  416

(二)国际技术转让有关文本的规定  417

第六节 其他须引起注意的条款  418

一、最惠条款  418

二、尽最大努力条款  420

三、破产条款  421

四、保密条款  421

五、侵权责任条款  422

第八章 国际技术转让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423

第一节 国际技术转让的一般步骤  423

一、可行性研究  423

(一)资料搜集  424

(二)寻求技术来源  425

(三)分析与计划  426

(四)可行性报告  428

二、对比评估潜在合作方的情况  429

三、谈判  430

(一)概述  430

(二)谈判的任务与内容  431

(三)谈判过程  433

(四)签订合同  435

四、合同的履行  435

第二节 国际技术转让谈判中的注意事项  437

一、成功的谈判原则  437

二、谈判之禁忌  439

三、律师在谈判中的作用  441

四、谈判中应把握的技巧  441

主要参考文献  444

后记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