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先生学行小传&桂苓 1
一、专著 3
春秋董氏学 3
春秋董氏学自序 5
春秋旨第一 7
作经总旨 7
奉天 9
天子诸侯等杀 10
立君书不书 10
讥赏罚不当 10
亲德亲亲 10
恶伐同姓 11
伤痛敦重 12
恶欲为君则从其志 12
诛细恶以止乱 13
刺上矜下 13
敬贤重民 13
恶战害民 14
战有恶有善 15
当仁不让 15
常变义 15
处变大义 16
知忧 16
得志宜慎 16
荣辱 17
讳大恶 18
慎所从事 18
得众 18
忧天下 18
讥不合群 19
重志 19
听狱本事原志 20
诛意 20
不畏强御 20
为善不法不取不弃 21
察微 21
春秋总义 22
春秋礼第三 25
改元 25
授时 25
三正 27
即位 28
爵国 内官附 表附 29
考绩 43
度制 44
田赋 徭役征榷国用附 44
器械 45
宫室 明堂附 45
章服 46
乐律 47
卜筮 48
学校 48
选举 48
冠 49
昏 49
相见 50
丧 50
祭 牺牲附 51
郊 52
封禅 54
雩 耕蚕附 55
星 57
宗庙 57
禘祫 57
时享 荐新附 58
燕飨 58
朝 58
会盟 59
吊唁 59
战伐 59
田狩 60
刑罚 60
春秋改制第五 61
孔子春秋代天发意 61
受命改制 62
春秋作新王 63
王鲁 亲周故宋附 64
改制三统 65
文质 69
三王五帝九皇六十四民 69
九皇五帝 69
春秋微言大义第六上 71
元 71
阴阳五行 72
十端 72
人元在天前 73
阴阳 73
气化 74
本天 74
天地人 75
阴阳四时 喜怒哀乐附 76
五行 80
天 81
法天 81
事天 82
畏天 83
知天 83
天帝 84
人为天类 84
人继天 85
人类 86
言中人类 86
物养人 87
命 87
命不能救 87
天命 87
性 88
性善 91
因性 91
明人性之施 91
性情 92
春秋微言大义第六下 93
仁 93
仁爱 94
六经重仁 94
疾不仁 94
仁义 95
义 97
义利 97
智 97
仁智 98
义智 98
礼 98
常变礼 99
礼信义 99
贵信贱诈 100
恕 100
正 100
一 100
中和 101
圣德 101
玉德 102
格物 102
五事 102
荣辱 103
经权 103
权 103
权势 103
名 104
名分 105
教 105
有欲 106
天君人 106
统 106
纲统 107
三纲 107
父子 107
事父母 108
忠孝 108
男女 108
师 109
君臣 109
王 111
王道 112
圣王 112
君 113
教君 114
君等 114
不君 王予夺义附 115
君道 115
任贤 116
序贤 117
托贤 117
调均 118
变易逊顺 118
同民欲 118
除患 119
养生 119
物理 122
鬼神 123
类应 123
灾异 祥瑞附 124
夷狄 127
二、文选 133
阖辟篇 133
未济篇 136
理学篇 137
爱恶篇 138
性学篇 141
不忍篇 143
知言篇 145
湿热篇 146
觉识篇 147
上清帝第一书 149
上清帝第三书 157
上清帝第四书 164
上清帝第五书 175
上清帝第六书 183
上清帝第七书 189
长兴学记 193
桂学答问序 196
桂学答问 198
殿试策 200
变则通通则久论 203
游域多利温哥华二埠记 205
域多利义学记 207
美洲祝圣寿记 208
官制议 210
物质救国论 219
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 238
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发凡 244
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 252
蓄乱 260
忘耻 263
无祷 265
国会叹 267
问吾四万万国民得民权平等自由乎 270
共和平议 275
乞赐面对折 303
请统筹全局折 305
请派游学日本折 307
请派近支王公游历折 309
请开局译日本书折 311
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313
请明定国是疏 315
请讲明国是正定方针折 317
请改八股为策论折 319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321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 324
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 327
请废八股以育人才折 331
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 333
请开学校折 336
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 338
请禁妇女裹足折 341
广艺舟双楫序 343
新学伪经考序 345
桂学答问序 348
京师强学会序 350
上海强学会序 352
上海强学会后序 353
孔子改制考序 355
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 357
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360
保国会序 362
进呈突厥削弱记序 364
进呈法国革命记序 366
人境庐诗草序 368
孔教会序一 370
孔教会序二 372
附录 381
康有为先生学术年表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