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沽河流域的环境背景 1
1.1 区域自然地理 1
1.1.1 地理位置 1
1.1.2 气候 1
1.1.3 水文 4
1.2 研究区地质条件 7
1.2.1 地形与地貌 7
1.2.2 地层 7
1.2.3 构造 8
1.3 地下水库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9
1.3.1 地下水的贮存 9
1.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12
1.3.3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15
2 大沽河地下水库水资源评价 20
2.1 研究意义、现状、内容与方法 20
2.1.1 研究意义 20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2.2 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4
2.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4
2.2.2 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 28
2.2.3 模型求解 29
2.2.4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32
2.3 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影响分析 40
2.3.1 大气降雨入渗补给的影响分析 40
2.3.2 橡胶坝蓄水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分析 42
2.4 地下水资源评价 43
2.4.1 地下水的补给量 44
2.4.2 地下水库的贮存量 46
2.4.3 地下水库的激增量 47
2.4.4 地下水库的可开采量 48
2.5 小结 49
参考文献 50
3 大沽河地下水库脆弱性研究 51
3.1 绪论 51
3.1.1 研究意义 51
3.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1
3.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54
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原理 54
3.2.1 评价指标体系 54
3.2.2 评价方法 55
3.2.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的选择 56
3.3 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指标的分析 57
3.3.1 地下水埋深(D) 57
3.3.2 净补给量(R) 58
3.3.3 含水层介质(A) 59
3.3.4 土壤介质类型(S) 62
3.3.5 地形(T) 62
3.3.6 非饱和带的岩性(I) 64
3.3.7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C) 65
3.4 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66
参考文献 68
4 大沽河干流青岛段环境容量研究 81
4.1 研究意义、现状、内容和方法 81
4.1.1 研究意义 81
4.1.2 国内外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现状 81
4.1.3 研究内容 85
4.1.4 研究方法 86
4.2 丰水期和平水期大沽河干流水质模型的建立 87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87
4.2.2 水质模型的选择 87
4.2.3 模型简介 88
4.2.4 大沽河体系的概念化 90
4.2.5 模型参数和定解条件的确定 92
4.2.6 模型的验证和灵敏度分析 103
4.3 丰水期和平水期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105
4.3.1 水质模拟 105
4.3.2 水质标准的确定 107
4.3.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107
4.4 枯水期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108
4.4.1 计算方法 108
4.4.2 参数确定 109
4.4.3 水环境容量计算 110
4.5 水环境容量的综合计算 111
4.6 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3
5 莱西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过程研究 121
5.1 研究意义和现状 121
5.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3
5.2 莱西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与评价 124
5.2.1 污染物的来源 124
5.2.2 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现状 125
5.2.3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评价 127
5.3 非饱和带水分和氮素迁移-转化的试验研究 128
5.3.1 渗水试验 128
5.3.2 铵氮的吸附试验 129
5.3.3 硝化试验 130
5.3.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133
5.3.5 水动力弥散试验 134
5.3.6 非饱和土壤中水-盐动力学参数确定 141
5.3.7 阻滞系数的测定 145
5.4 非饱和带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和离散化 147
5.4.1 VS2D/T模型简介 147
5.4.2 模型的边界条件 148
5.4.3 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150
5.5 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数值分析与调控 154
5.5.1 现有灌溉施肥条件下水分-污染物的分布规律 154
5.5.2 不同因素对地下水硝酸盐补给量的影响分析 159
5.5.3 莱西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措施 162
5.6 小结 163
参考文献 164
6 大沽河下游咸水恢复方案的定量研究 166
6.1 研究意义、现状、内容与方法 166
6.1.1 研究意义 166
6.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6
6.2 大沽河下游的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概况 167
6.2.1 自然地理概况 167
6.2.2 地貌与地质特征 168
6.2.3 水文地质条件 169
6.3 模拟条件的概化 172
6.3.1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 172
6.3.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173
6.4 大沽河下游微咸水修复的模型研究 175
6.4.1 基本数学模型 175
6.4.2 模型求解 176
6.4.3 模型计算 176
6.5 大沽河下游地下咸水体恢复过程的数值分析 177
6.5.1 抽水恢复方案 177
6.5.2 抽-注结合的恢复方案 181
6.5.3 咸水体治理方案的优化 186
6.5.4 抽水漏斗区恢复过程研究 189
6.6 小结 190
参考文献 191
7 咸淡水界面水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192
7.1 绪论 192
7.1.1 问题的提出 192
7.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3
7.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3
7.1.4 研究内容 199
7.1.5 研究方法 200
7.2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01
7.2.1 砂样采区概况 201
7.2.2 试验砂样 202
7.2.3 试验水样 205
7.3 咸淡水界面上含水介质颗粒释放试验的研究 206
7.3.1 批量试验 206
7.3.2 土柱试验 211
7.3.3 小结 219
7.4 咸淡水驱替试验 219
7.4.1 水流冲击试验 220
7.4.2 盐度渐变试验 222
7.4.3 小结 224
7.5 结论与展望 225
8 结论与建议 227
8.1 结论 227
8.2 建议 228
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