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冠心病基础知识 1
一、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1
二、复杂的人体血管系统 10
三、冠状动脉的特点 15
第二部分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
一、高脂血症 20
二、高血压 23
三、吸烟 24
四、糖尿病 26
五、不合理饮食与肥胖 32
六、不良生活方式或行为 33
七、一些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35
第三部分 冠心病的特殊检查 38
一、心电图检查 38
二、动态心电图 74
三、心脏超声心动图 77
四、心电图运动试验 82
五、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84
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86
第四部分 冠心病概述 111
一、冠心病的病因病理分型 111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111
三、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112
四、临床类型 113
第五部分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115
一、诊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价 115
二、治疗 124
第六部分 不稳定性心绞痛 136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定义和分型 136
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 137
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非创伤性检查 137
四、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创伤性检查 138
五、不稳定性心绞痛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139
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139
七、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 142
八、不稳定性心绞痛出院后的治疗方案 143
第七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 144
一、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145
二、治疗 148
三、恢复期预后评价及处理 166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 172
第八部分 心室室壁瘤和心肌梗死晚期并发症 177
一、心室室壁瘤概述 177
二、室壁瘤病理及分型 178
三、临床表现 181
四、诊断 182
五、治疗和预后 184
第九部分 血栓形成与栓塞 186
一、概述 186
二、发生率 186
三、发病机理 186
四、临床表现 188
五、治疗 190
第十部分 梗死后综合征 192
一、概述 192
二、发生率与发病机理 192
三、临床表现 192
四、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鉴别 193
五、治疗及预后 194
第十一部分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95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理和用法 195
二、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02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216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218
第十二部分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219
一、概述 219
二、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定 221
三、心力衰竭的预防 224
四、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225
五、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226
六、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 244
七、心力衰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246
八、心力衰竭氧气治疗 247
九、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概要 247
第十三部分 心肺复苏 248
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ABLS) 248
二、高级生命支持(ACLS) 259
三、复苏后的治疗 277
四、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283
第十四部分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284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284
二、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308
第十五部分 临时心脏起搏器应用技术 320
一、人工心脏起搏器概述 320
二、心脏的正常和异常电生理特性 321
三、心脏起搏系统的类型 322
四、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 323
五、并发症 325
六、注意事项 326
第十六部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328
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原理及适应证 329
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30
三、人工心脏起搏器标识码 332
四、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未来展望 332
五、起搏器的功能及手术过程 333
第十七部分 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技术 336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336
二、临床应用 342
第十八部分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345
一、主动脉气囊反搏泵的发展过程及工作原理 345
二、IABP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操作方式 347
三、IABP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48
四、IABP的危险性 349
五、使用反搏泵的利弊 349
六、经皮穿刺股动脉术前准备及IABP泵的安放步骤 349
七、主动脉反搏泵的操作及有效指征 351
八、撤除IABP的指征 352
九、球囊反搏泵的脱机标准及方法 352
十、经皮插入主动脉内球囊导管拔除 353
十一、并发症 353
第十九部分 冠心病的预防和保健 356
一、冠心病的预防 356
二、冠心病患者的生活和保健指导 361
三、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锻炼指导 368
四、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指导 373
五、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指导 380
六、冠心病患者自己如何判断心功能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