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部分 角色演变与文化表征:历史语境中的电影明星 3
第一章 商业潮流中的“明星”起源(1921—1931) 3
第一节 银幕幻觉中的“明星”雏形 3
第二节 明星诞生的社会动因 6
第三节 商业片潮流中的“明星” 9
第二章 转型社会中的类型分化(1931—1937) 18
第一节 黑暗社会的控诉者(明星·悲剧) 24
第二节 人民大众的代言人(明星·左翼) 29
第三节 时代风尚的引领者(明星·声音) 32
第三章 乱世图景中的多元符号(1937—1945) 37
第一节 抗战电影中的文艺战士 39
第二节 孤岛电影与香港电影中“明星”的双面符号 41
第三节 日伪影片中的宣传傀儡 50
第四章 矛盾彷徨的城市平民(1945—1949) 52
第一节 凌厉的批判先锋 52
第二节 自省的中产阶层 58
第五章 明星与主流意识形态塑造(1949—1976) 65
第一节 银幕形象的阶级化 66
第二节 公开形象的政治化 71
第三节 概念化的政治符号 74
第六章 世俗化浪潮中的多元角色(1976—2006) 80
第一节 政治受难者:“文革”解剖与“现实”弥合 80
第二节 “痞子青年”:明星&亚文化 82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 85
第二部分 全球视野与民族认同:现实语境中的青年电影导演 96
第七章 生存之镜:群落特征与创作概况 96
第一节 大陆:边缘跋涉与主流回归 97
第二节 香港:商业漩涡中的艺术表达 103
第三节 台湾:多重困境中的艰难生存 105
第八章 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 111
第一节 不同的青年主体与永恒的青春母题 111
第二节 表层技巧和深层意蕴:青春电影结构的文化隐义 126
第九章 追寻身份的城市空间 142
第一节 都市化进程的见证者 143
第二节 城市影像中的电视: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 156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空间互读 168
第十章 创新求变的类型建构 172
第一节 全球化与“恐怖片”模式 173
第二节 类型突破和文化诉求 184
第十一章 文化生态与全球传播 201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脉络的贯穿:意象叙事 202
第二节 地域文化意涵:同质与误读 212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225
结语 252
参考文献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