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437
粟裕 437
一、红军和新四军生涯 437
粟裕早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在反第一次“围剿”中,活捉张辉瓒。敌人的“围剿”日甚一日,红军面临严峻的考验。粟裕临危受命,突围北上,率师挺进浙南地区。 437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率部挺进江南,在江苏句容的韦岗地区,“脱手斩得小楼兰”。黄桥一战,大败韩德勤。独立领导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和“清乡”,车桥战役创造了新四军大规模攻势作战的范例。后又取得天目山反顽胜利。 441
二、七战七捷在苏中 447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派出12万大军对付苏中3万解放军。从实际出发,粟裕认为暂不西进,应留在苏中内线打几仗。一战宣泰,二战如南,皆获胜利。 447
苏中战事紧张,粟裕向陈毅借兵,双方起了争执。毛泽东支持粟裕,李堡一战,粟裕又打了大胜仗,陈毅电告粟裕“不必忙于西调”。苏中“七战七捷”,粟裕成了一名出色的战略家、军事家。 449
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453
1946年底,在山东和苏北,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先后取得宿北、鲁南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人分割华中、山东两野战军,各个击破的企图,夺得战场主动权。 453
莱芜战役,陈诚挑起二陈决战,动用53个旅31万人向鲁南压来。陈毅、粟裕寻求战机,南击北进,结果用3天时间歼敌5.6万人,创造了新纪录。莱芜一战,林彪夸粟裕“尽打神仙仗”。 456
1947年3月底,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为前锋,共40万大军压向山东解放区。张灵甫企图以自己为磨心,辅以外援,吸引华野并围歼之。陈毅、粟裕一改打薄弱之敌的传统,直取中央,打七十四师,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张灵甫首级于孟良崮。 458
四、逐鹿中原和大决战 461
1947年9月9日,沙土集大捷,扭转了鲁西南形势。随即陈粟大军迅速南下,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两军配合,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胜利完成战略展开。 461
1948年初,毛泽东电令粟裕准备渡江作战,但粟裕建议在中原黄淮地区再打几次歼灭战。结果取得了豫东和济南两战役的胜利,而且华野与中原野战军联手,获得淮海战役的胜利。 462
五、任总参谋长的日日夜夜 466
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居高位而不傲,常讲“我个人只是沧海一粟”!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但1958年的批教条主义还是波及到了他。 466
1958年,粟裕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叶剑英工作。“文革”初期,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二月抗争”后,粟裕也遭到迫害。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开始主管地方工作。 468
邓小平主持党政军工作后,粟裕协助邓小平进行工作,对粉碎“四人帮”作出了贡献。1984年2月5日粟裕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469
徐海东 473
一、鄂豫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473
早年徐海东在武汉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了家乡,开始从敌人手里夺取武器武装自己。黄麻起义开始了,徐海东模仿杨家将,组织了“徐家兵”,进行了年关暴动。 473
在鄂豫皖根据地,徐海东有个绰号,叫“徐老虎”,喻其勇猛善战。有一次,陈赓让他去做后勤工作,他很不乐意,但还是很好地执行了。在战斗中,徐海东多次受伤,依然活跃在战场上。 476
二、徐海东是对革命大有功的人 481
红四方面军转移后,徐海东率部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面对省委要他攻打敌人设防严密的英山,徐海东毅然决定,长途奔袭太湖,威震安徽省省会安庆。 481
1934年11月,率红二十五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向鄂豫边作战略转移。整编中,徐海东提议,由程子华接替自己的军长职位。许多人替徐海东想不通,他却说:“没有共产党别说军长,恐怕村长我也当不上。” 483
红二十五军开始了艰苦的长征。进桐柏山,入伏牛山,过紫金关,先于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与刘志丹部汇合。长征中,徐海东历经百战,身受重创,成为日后病倒的重要原因。 485
在陕北,徐海东见到了毛泽东。徐海东说:“我是个粗人!”毛泽东说:“粗人会打仗啊!”一天,杨至成拿着毛泽东的借条,向徐海东借2500元钱,徐海东却给了5000元。 488
三、将军后半生难离病榻 490
1935年徐海东与周东屏结婚。从1942年,徐海东病倒后就一直没能站起来。直到1970年去世,全赖周东屏护理。 490
平型关战斗中,徐海东率三四四旅负责助攻和阻援,取得了平型关大捷。但不久,平型关又失陷,徐海东率部坚持战斗,“二次收复平型关”被收入《毛泽东选集》。 491
1940年以后,徐海东率部进军苏皖,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但由于积劳成疾,徐海东病倒了。他只有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毛泽东电告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493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他觉得受之有愧,周恩来说:“不高不低,恰当!”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把他“疏散”到了河南,临去世前,他还重复着说:“我想见毛主席!” 495
黄克诚 499
一、他的意见总有点和别人不一样 499
黄克诚先入国民党再入共产党。湘南起义时便反对大烧大杀,在红区,他主张不要搞肃反扩大化,不要搞什么会师武昌,饮马长江之举。因不合拍多次被撤职。 499
长征途中,黄克诚率部充当先锋,过湘江时死守界首渡河点,又率军勇夺娄山关,保证了红军的顺利通过。过草地时由于反对马上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又一次被免职,去当了军事裁判所所长。 502
抗日战争中,黄克诚从晋冀豫转战到苏北,在苏北黄克诚建筑了防海潮的宋公堤,从而赢得了民心。面对日军的进攻,黄克诚建议放弃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被大多数人否定,他越级电告中央,终于取得了同意。 504
二、从东北到湖南 507
日军一投降,黄克诚便向中央建议,马上派大部队进军东北,开辟东北战略根据地,被中央采纳。黄克诚率领三师进驻东北。后又向中央提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央的回电讲:关于建立根据地,你是有经验的。 507
进军东北后,黄克诚在鹜欢池初战大捷。东北局西满分局成立后,黄克诚在那里为战士们建一个安定的“家”。在西满,他成功地进行了剿匪作战,使我军站稳脚根。四平街战斗,黄克诚是反对的。 510
黄克诚到哈尔滨主管东北民主联军的后勤工作。军队的后勤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是首任天津市委书记,后又任湖南省委书记。 513
三、战斗在新中国的岗位上 517
黄克诚回到北京后,先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为军队建设和军事后勤现代化作了贡献。但庐山会议上毛泽东讲他是彭德怀的政治参谋长,黄克诚开始了艰难的历程。 517
十年动乱结束了,黄克诚当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在他的主持下,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案得到了彻底纠正。他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已经触犯了国家法律,应交由司法部门处理。从“文革”的教训中,黄克诚认识到党应该以史为鉴,制定出一部具备普遍约束力的《准则》,《关于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出台了。 520
“文革”后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一种倾向。黄克诚说,否定毛泽东等于否定我们的党,毛泽东的错误我们也有份,要给毛泽东一个公正的评价。 523
陈赓 527
一、救了蒋介石的命,但不跟着走 527
陈赓是“黄埔三杰”之一。第二次东征时,救了蒋介石的命,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担任蒋的侍卫参谋。但当他得知蒋介石要他放弃党的组织和共产主义信仰时,便同蒋介石绝裂了。 527
大革命失败后,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到了上海,从事党的特科工作。顾顺章叛变后,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乘机对其进行诱降,但陈赓不为所动。 530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率领一二九师所属的三八六旅驰骋在太行山区,立下了卓著战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头岭、响堂铺伏击战。 533
二、威震敌胆的太岳纵队 535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阎锡山在解放区捣乱。刘伯承亲率大军发起上党战役,陈赓攻下长子,又去攻打长治。上党战役是抗战后国共两党的第一次交手。 535
陈赓与胡宗南既是老同学,又是老对头,13年后他们又相逢同蒲路。陈赓的胜利,引起胡宗南的更大愤怒,他调集10万大军,企图与陈赓决一死战,结果又被陈赓吃掉一个天下第一旅。 537
三、陈、谢兵团骑马渡黄河 541
小河村毛泽东给陈赓讲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不久,陈赓、谢富治率8万大军强渡黄河,截击了陇海线,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东西往返机动,沿伏牛山两侧展开。老百姓称“陈将军骑龙过黄河”。 541
陈谢大军挥师南下,主力向豫西沿平汉路两侧进击。在伏牛山区上演了一场“牵牛、赶牛、宰牛”的壮举。到11月底,歼敌5万余人,完成了在豫陕鄂边的战略展开,形成了与刘邓、陈粟大军,三军配合,鼎立中原的态势。 543
从1949年5月26日起,陈谢兵团划归四野林彪指挥,加入追击白崇禧集团的战斗中,解放了广东,与另两路大军一道解放了广西全镜。 547
四、在和平的年代里 550
新中国成立不久,陈赓即被毛泽东电召回京,让他出任中共中央代表帮助越南胡志明主席指挥援越抗法战争,取得了七溪、高平等战役的巨大胜利。 550
越南战场刚获得胜利,陈赓就接到新的任命,率领志愿军后续部队赶赴朝鲜战场,可谓风尘仆仆。陈赓很快投入了另外一场战役中去。 552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工程大学,许多人都知道其建立与发展与陈赓关系极其密切。人员是他找,干部是他配,他最大的特点是用人不拘一格,对知识分子极其尊重。 554
谭政 559
一、秀才当兵 559
1927年,21岁的谭政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谭政脱离国民党,加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当了毛泽东的首任秘书。 559
1929年,谭政协助毛泽东调查部队的各种错误倾向,为古田会议决议的拟定作了重要准备。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任红一师政委,在战斗间隙,他写成了《高兴圩以北战斗的政治工作报告》,成为了红军政治工作的经典文献。 560
长征开始了,部队一时士气低落。谭政及时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大大提高了部队士气。长征期间,扎入他脚板的一截木棍便是他艰苦工作的一个明证。 562
二、政治大将 564
抗战爆发后,谭政向党中央呈报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见书》。整风运动期间,写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被誉为是继古田会议决议后,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又一里程碑。 564
1946年1月,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抓紧了以总动员为特征的形式多样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最著名、反响最好的当属诉苦教育和以“五整一查”为核心的新式整军运动。 566
辽沈战役发起后,谭政组织起草了《全歼东北敌人的政治动员令》,平津战役时又起草了《平津作战的政治动员指示》,对取得这两大战役的胜利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而后谭政又妥善安置了接受和平改编的傅作义部队。 569
三、总政治部主任 572
新中国建立后,谭政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制订。1955年,谭政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他在中共八大上作了题为《建军新阶段中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发言。 572
谭政本是林彪部下,1959年底,因反对林彪将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简称为“三八作风”,引起林彪不满,认为其不突出政治,而遭受到由林彪组织的一次次错误批判,不久谭政被降为副职。后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 574
萧劲光 581
一、保卫红色大本营 581
萧劲光是我党最早涉及军事的人,他24岁便当了国民革命军的师党代表。在红军时期毛泽东曾两次推荐萧劲光担当重任。一次是筹建红军军校,一次是改造宁都起义的1.7万人部队。毛泽东没有看错人,萧劲光办了一个好军校,改造好了一个红五军团。 581
萧劲光赞成毛泽东的意见,建议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留于延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他率领留守兵团除匪患,守河防,打退日寇70余次进攻,使日寇铁蹄未能踏进延安一步。 585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边区的进攻,磨擦不断。萧劲光率领留守兵团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斥退马禄,逼走何绍南,智斗阎锡山,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成为各解放区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588
1938年,萧劲光等人与毛泽东讨论抗日游击战争等战略问题,为毛泽东写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素材。萧劲光把留守兵团锻炼成了一个能扛枪打仗,荷锄种地的两面手。 592
二、北征南战 595
抗战胜利后,我军主力便大举进军东北。一进东北,萧劲光便投入了南满保卫战的战斗。南满是东北的牛尾巴,抓住了他,就拖住了敌人。四保临江拖住了敌人,对东北态势的改变起了关键作用,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595
1948年初,萧劲光率十万大军围困长春。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景象,长春城中的敌人越来越少。曾泽生临阵起义,郑洞国最后投降,萧劲光兵不血刃,占有了长春。 597
白崇禧在衡宝地区设下伏击圈,林彪及时发现了问题,令大军停止前进。但丁盛的一三五师却猛追猛打,打乱了部署,打破了白崇禧布下的口袋,萧劲光组织主力对敌进行了聚歼。 599
三、大海的守护神 602
新中国一成立,萧劲光就成了海军司令。在威海他要上岛,却要向渔民借船。他发誓要建立中国的强大海军,结束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他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海防梦。 602
1962年,李作鹏到了海军,萧劲光便没有安宁,副职可以无休止地斗正职。但不久林彪死了,张春桥也不放过萧劲光,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免了,但海军司令的职务保留了。 605
张云逸 611
一、创建工农民主政权 611
张云逸早年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北伐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张云逸推动广西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后,张任右江督办。1929年12月,他与邓小平等举行百色起义,创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611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反扑,红七军损失惨重。张云逸与邓小平转战桂粤湘赣,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实现了“会合朱毛红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目标。 614
到达陕北后,由于张云逸与两广方面的特殊关系,中央派他到两广地区进行统战工作,他做通了李宗仁、白崇禧、余汉谋的工作,为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 616
二、发展和壮大人民武装 619
1938年1月,新四军成立,张云逸任参谋长。皖南事变后又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他既打仗又生产,人们至今还记得张副军长抗日的种种传说和味道不错的飞马牌香烟。 619
抗战胜利后,为执行毛泽东寸土必争的方针,张云逸指挥新四军攻占了淮阴和淮安城。全面内战爆发后,张云逸与陈毅、粟裕一道转战鲁南,重创敌军。 622
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主持山东地区地方武装的组建和支前工作,在孟良崮,在淮海战场,那一辆辆小车,一担担粮食,一双双军鞋都是张云逸和山东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陈毅讲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而这个小车长就是张云逸。 625
三、情系广西 630
新中国建立后,张云逸回到了广西,他剿匪,安定地方,恢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十大将中最年长者。 630
1965年,张云逸在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李宗仁,这是两个老对手,但相逢一笑泯恩仇。张云逸设家宴款待他,李宗仁给张云逸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632
罗瑞卿 637
一、军事教育家和政委 637
在观音崖战斗中,罗瑞卿身负重伤,比常人大一些的棺材都做好了,但他没有死,却落下了嘴张不大,说话咬牙切齿的毛病。到延安后,他主要办抗大,教育学员们,革命是从挖窑洞开始的。 637
1947年9月上旬,新成立的晋察冀野战军,在杨得志、罗瑞卿指挥下,发起大清河战役;接着,歼罗历戎主力于清风店地区,又一举攻克石家庄,全歼守敌。 641
二、共和国的大警卫员 644
共和国成立后,罗瑞卿被任命为公安部部长,负责全国治安,镇压敌特,消除各种丑恶现象,保卫新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644
保证毛泽东的绝对安全是罗瑞卿的主要职责之一。毛泽东常说:“罗长子在我身边,天塌下来,有他顶着。”要做到既要保证毛泽东安全,又要不妨碍他接近群众,罗瑞卿费尽了心血。为了毛泽东游泳,罗瑞卿自己也学会了游泳,可谓煞费苦心。 646
三、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649
1959年9月,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和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央军委机关日常工作,从此离开了公安战线。在军队工作的日子里,他为部队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649
粉碎“四人帮”以后,罗瑞卿重回军队工作,致力于军队的整顿。在军队中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着力于各项工作的正常恢复。1977年7月赴德就医,心脏病突发去世。邓小平闻讯,叹道:“太不幸了!太不幸了!” 651
王树声 655
一、红军中的英雄 655
1927年11月,大别山腹地的黄安和麻城人民发动了规模空前的黄麻暴动。王树声面对敌人的层层包围,率军猛攻黄安城,活捉敌师长赵冠英,取得了黄安战役的胜利。 655
鄂豫皖根据地丧失了,接着开辟了川陕根据地。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大搞分裂活动。王树声三过草地,在斗争中王树声逐渐认识到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北上。 659
红军组成西路军,进行西征,西征军遇到了强悍的马家军和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最后兵败高台。王树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延安,进入抗大马列学院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军政素质。 662
二、两出两进大别山 665
抗战爆发后,王树声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抗战胜利后,他进入中原,在中原突围后,建立了鄂西北根据地,但由于敌众我寡,失利后他辗转到山东解放区,又回到了华北解放区。 665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王树声重返大别山,与部队转战在深山老林中。他以大局为重,甘当副手,主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有力地支持了我军战略决战。 667
大别山区虽然解放了,但匪患严重。为协调鄂豫皖边三省剿匪,王树声主动请缨,他采用驻剿和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方法,终于剿灭了匪患。 668
三、公仆本色 671
在和平的年代里,王树声调任总军械部部长,后又任国防部副部长,他总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生活和工作着。 671
在动乱的年代里,王树声坚守岗位,制止派性,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在这期间,其子王鲁光出了车祸,对他打击很大。 674
许光达 679
一、多磨难的将军 679
少年时代的许光达入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在湘鄂西根据地负了重伤,到苏联就医,也因祸得福,在苏联他学习了坦克技术和装甲技术。 679
回延安后的许光达先任延安卫戍司令员,1942年又奔赴晋西北抗日前线策反伪军张镇戎,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日寇挤出了晋西北。 682
抗战胜利后,为实现中央占有绥远地区的战略意图,许光达奉命出击雁门地区,又奉命配合友军攻击包头。后又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 684
二、党中央的“保护神” 688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占据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许光达率三纵紧随其后,保驾护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使中国革命过了山坳。 688
就是那位在大革命中与许光达争论的廖昂,这次在西北又与他的同学许光达相遇了。廖昂守清涧,许光达多次劝降不成,只有活捉廖昂了。 691
解放军急需解决口粮问题,宜川城中粮丰衣足,许光达打下了宜川,1948年8月许光达率第二兵团到达兰州城下,攻下了兰州。 694
三、装甲兵的奠基人 698
人民解放军是“小米加步枪”打下天下的,但现代化的国防需要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许光达受命组建装甲兵,为祖国装甲兵事业披肝沥胆。 698
对革命有大功的许光达,在得知毛泽东要为他授大将军衔时力辞不受,主动要求降衔,但未得批准。位居高官,不徇私情,高尚风范,永启后人。 700
许继慎 705
许继慎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农民家庭。虽然父亲早逝,但有幸一直从师学习至20岁。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参加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的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705
1930年,党中央决定建立鄂豫皖特区和鄂豫皖边特委。许继慎出任鄂豫皖特区委员、红一军军长、中共红一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他统领红一军,两次东征皖西,粉碎敌人两次“围剿”,立下赫赫战功。 709
1931年,党内被“左”倾冒险主义控制,张国焘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许继慎等从实际出发,抵制张国焘的“左”倾错误,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1年11月中旬被害,年仅30岁。 716
蔡申熙 723
蔡申熙少年家贫,入黄埔军校后,加入共产党,曾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一直寻找党组织,不受邓文仪、薛岳、胡宗南等人诱惑,坚持革命。 723
党中央委派蔡申熙到江西主持军事工作,他策动罗炳辉起义,巩固了东固根据地。在鄂东南,他创建了红十五军,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合并为红四军,在反“围剿”中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巩固了红色根据地,扩大了红军。 727
作为鄂豫皖苏区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蔡申熙有胆有识,连张国焘都认为他是“具有战略见解的人才”。后又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在掩护红四方面军西撤时中弹牺牲,时年27岁。 730
段德昌 737
段德昌早年进入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公安暴动,后入洪湖地区,组建工农红军,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洪湖革命根据地达到极盛。 737
“立三路线”的执行者,让湘鄂西红军进攻大城市,结果洪湖根据地丢了。段德昌率部经过浴血奋战,又恢复了洪湖根据地。但又来了个夏曦,他比前任更“左”。段德昌受命北上完成了发展襄北苏区和迎接红三军回洪湖的任务。 743
夏曦一意孤行,推行王明的盲动进攻路线,红军将士1万余人遇难,洪湖根据地丢失了,红军开始西征。由于段德昌持不同意见,被杀害于金果坪,年仅29岁。 747
曾中生 755
曾中生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一破落地主家庭。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服从党中央安排,认真积极地开展工作。 755
1930年,曾中生被派往鄂豫皖边根据地主持工作。他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鄂豫皖边特委和军委工作,不仅取得了反“围剿”胜利,而且使根据地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57
1931年,张国焘等到鄂豫皖根据地,以曾中生为首的一批领导人对其错误行为进行了斗争。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曾中生又指挥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759
川陕根据地开辟后,张国焘用“右派”的罪名监禁了曾中生。狱中,曾中生写下了《与“围剿赤军”作战要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红军的战略战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拒不交出曾中生,而以曾中生逃跑为名杀害了他。 763
左权 769
左权1924年考入陆军讲武学校,后并入黄埔军校。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屡立战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选送到莫斯科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769
左权回国后,先后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等处任职,为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做出了贡献。长征中,左权率领红一军团先头部队成功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的任务。 77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左权受命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他参与指挥平型关战役,取得府城大捷。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774
1940年7月,左权协助彭德怀,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1942年7月25日,左权在一次突围战中,遭敌机袭击牺牲。为此,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1951年毛泽东专程致奠。 776
彭雪枫 781
彭雪枫早年从事学运和兵运工作。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历经四、五次反“围剿”战斗。长征路上,勇夺娄山关,为我军开辟道路,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和红军奠基陕北献了礼。 781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彭雪枫在太原,说服阎锡山停止向红军进攻,建立了电台,为陕北红军进行宣传。后又协助周恩来工作,为八路军顺利开到山西敌后开展抗战作出了贡献。 785
1938年初,彭雪枫到华中敌后工作,在竹沟建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和游击纵队,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建立和巩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 787
彭雪枫协助陈毅指挥陈道口战役,又与其他部队横扫运河两岸顽敌,将淮北、淮海和淮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1944年6月19日在对俘虏讲话时,为敌所伤,牺牲。 790
罗炳辉 795
罗炳辉出身于云南省一农家,从小便立志从军报国。经历风雨洗礼的罗炳辉终于找到了光明之路,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发动吉安起义,从而巩固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795
罗炳辉率领的部队在吉安起义后,被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赣江边一仗打了个开门红。汀州整编后,罗炳辉任红一军团十二军军长,为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立了战功。长征开始后,一直担任后卫。 799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炳辉又一次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抗日战争胜利后,罗炳辉度过了一生中惟一的一次临沂休养后,再一次投入到人民解放事业中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804
林彪 811
一、年轻的军团长和抗日名将 811
林彪早年入黄埔军校,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任红二十八团团长,是红军中最年轻的主力团团长,对扩大和巩固井冈山根据地有功劳。 811
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中关于毛泽东去留问题的讨论中,林彪支持毛泽东,后来提出“红旗能打多久”?林彪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取得黄柏山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814
林彪和聂荣臻率军在长征路上打先锋,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掩护党中央顺利到达陕北后,又攻占直罗镇,率军东征。林彪深受毛泽东器重,长征后成为红色黄埔——红军大学的校长。 816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率部在平型关大战日军,平型关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也造就了林彪成为一代名将。后来被阎锡山部误伤,从苏联治病回国后,赴重庆处理国共合作抗日事宜,参加了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 818
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822
抗战胜利后,林彪主持东北大局,当时的东北情况异常危急,部队不好驾驭,国民党军进攻不断。林彪主张积极筹谋,并指挥部队在秀水河子打了一个歼灭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822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林彪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歼灭了敌人的机动兵力,迫其由攻势变成了守势。 825
东北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强,开始发动反攻,迫使东北国民党军三易主帅,但四平失利,林彪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六个战术原则。 827
三、指挥辽沈、平津战役和向中南大进军 830
辽沈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林彪等指挥东北野战军向数十万敌军发动猛攻,先占锦州,再战长、沈,全歼国民党东北守军47万余人,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830
辽沈战役后,林彪、罗荣桓率领百万大军挥师入关,发动平津战役,并在战役中一打一拉,迫使傅作义投诚,解放平津,继而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南。 832
四、由开国元勋沦为千古罪人 835
新中国建立后,林彪一直处于养病状态。1959年庐山批判彭德怀后接任国防部长,大力神化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策划打倒老干部,拉一派打一派,终于形成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835
在党的九大上,林彪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这与江青反革命集团形成了对立。林彪篡权心切,受到毛泽东的批评,竟丧心病狂地要谋害毛泽东,事情败露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836
黄公略 841
早年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后随军北伐,又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广州起义失败后,黄公略回湖南开展兵运,发动嘉义暴动,成为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841
平江起义后,成立红五军,1928年彭德怀率红五军一、三纵队上井冈山。黄公略率第二纵队留守平江、浏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黄公略的领导下,部队由几百人发展到两千多人。1929年9月,黄公略出任红五军军长。 845
黄公略出任红六军军长,将这支成分复杂、封建观念浓厚的部队训练得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率领红六军转战赣西南,将原本分散的根据地连成了一片。红六军改称红三军后隶属红一方面军。黄公略得以与朱德、毛泽东并肩作战,屡立战功。时人称他们为“朱毛彭黄”。 848
富田事变中,黄公略识破敌人阴谋,与朱德、彭德怀一起努力维护团结。在三次反“围剿”斗争中,黄公略率领红三军,活跃于赣西南,多次予敌以沉重打击,赢得“飞将军”美名。为给第七师找隐蔽点,被敌机所伤,不幸牺牲。 849
方志敏 855
方志敏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共产党。遵照党中央指示,创办《江西青年》等进步刊物,开展统战工作,积极领导全省农民运动。 855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后,方志敏组织弋横暴动。暴动失败后,方志敏认真总结教训,并保存队伍实力,粉碎了敌人数次“围剿”。1929年冬成立了信江工农民主政府,任主席,后又组成红十军,赣东北根据地形成。 857
方志敏积极发展苏区力量,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扩大巩固了根据地,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一种形式——方志敏式。1932年赣东北、闽北、浙西根据地合并,组成闽浙赣省工农政府,方志敏任主席。 861
1934年,方志敏领导的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由于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虽经奋力抗击,终因敌众我寡,损失惨重,方志敏不幸被捕。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与敌人进行不屈的斗争后,视死如归,英勇就义,年仅36岁。 864
刘志丹 869
刘志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少年时代背叛自己的阶级,中学时代便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并加入了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学习,大革命中在马鸿逵部和冯玉祥部从事兵运工作。 869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等人领导了渭华起义,打响了陕西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到军阀部队中做兵运工作。后来逐渐认识到军阀不可靠,必须自己搞队伍。 871
刘志丹参与创立了红二十六军,开辟了陕甘边根据地。并促成了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的合并,扩大了根据地和红军力量,为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建立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奠定了基础。 874
刘志丹率领根据地军民进行了两次反“围剿”斗争,坚持发展和巩固了根据地。迎接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北,为中央红军立足陕北奠定了基础。1936年刘志丹在东征时不幸牺牲。 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