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批评的客厅到诊断的屋顶 1
1 究竟该由谁来制定科技政策 3
2 科技评审的公信力为何如此低 6
3 警惕“偏好伪装”前提下的无效科技评审 9
4 科技政策的制定急需引入问责制 12
5 打破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垄断 15
6 优质科技资源亟待扩容 18
7 警惕政策制定中的歧视现象 21
8 警惕公共政策的制定沦为权力的婢女 24
9 杜绝懒汉式的政策制定模式 27
10 如何破解科技政策效率损失之困 30
11 倾听政策制定中缺席者的声音 33
12 单调的政策工具与政策表达的无力 36
13 谁来管理巨额的R&D经费 39
14 科研经费哪里去了 42
15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科研经费——谈科技政策制定中公平维度的缺失 45
16 呼唤中国自己的兰德公司 49
17 科技政策制定的研究纲领与结构 52
18 合理平衡科技资源的集中与分散 55
19 我国急需设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 58
20 必须打破各部委转移支付中的暗箱操作 61
21 从基础研究的投入与产出看我国的科研效率 64
22 同行评议是一个早产的制度性事实 67
23 由科技评审负结果公开的案例想到的 70
24 科学共同体、科学地图与科学的乌托邦 75
二、幽暗中的行走与书写 79
1 中国经济学的冬天是这样来临的——由郎咸平教授的演讲想到的 81
2 个税起征点调整能否一步到位 84
3 40元工薪与100万元豪车 87
4 药品价格究竟是在“招标”还是“竞拍” 90
5 “发烧”的房价:和谐社会的风险之源 93
6 地产大佬任志强在挑衅什么 96
7 医疗改革必须推倒重来 99
8 莫让医疗改革陷入道德灾难的困境 102
9 腐败真的那么难以治理吗 105
10 给国有资产流失定性 108
11 权力阴影下的政策扭曲与迟到的环评 111
12 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 114
13 教育公平是离我们多远的乌托邦 117
14 高考移民≠非法移民 120
15 谁俘虏了我们今天的大学 123
16 莫让大学沦落为符号资本的展览馆 126
17 警惕“候鸟型”学者对国内科技资源的瓜分 129
18 中医是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吗 132
19 学术浮躁的经济学分析 135
20 知识分子:不要活着参加自己声誉的葬礼 139
21 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的演变中,我们丢失了什么 142
22 还有多少学科没有堕落 145
23 过度竞争:消解学术责任的无形之手 148
24 给媒体堕落提供一个不可判定的理由 151
三、言说与表达的思想姿态 155
1 我们离科学精神还有多远 157
2 科学与民主是矛盾的吗 160
3 科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163
4 “哲学的丑闻”与哲学的缺席 166
5 自满年代的经济学独白 169
6 触摸科学的“大陆架” 172
7 知识界是道德泛化还是道德缺失 177
8 磨透镜的斯宾诺莎 180
9 诺贝尔奖中的“权谋”说明了什么 183
10 争论与宽容:民主社会的两张面孔 187
11 公众为何厌倦了科学与伪科学之争 190
12 渐行渐远的文化左岸 193
13 “理性”不是精英们的理论魔术 198
14 文化不是口红,但也不是口水 201
15 马克思可不可以为富人说话 204
16 科学与伪科学之争的伦理约束 207
17 我们拿什么来拯救科学评审 211
18 警惕反伪科学运动扩大化 214
19 科学理解公众吗 217
20 清理概念,让公众真正理解科学 220
21 科学哲学未来发展的三种路径分析 223
22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还是无止境的支出——加快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步伐 227
23 哲学的记忆与荒芜——维也纳学派的三杰 230
24 人生与逍遥 235
四、隐秘的根基与思想的扶手 237
1 对科技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基础的考察 239
2 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伦理基础缺失问题 249
3 浅谈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寻租现象 257
4 我国科技政策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67
参考文献 274
文章出处详注 276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