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三十六部 1
一、头部 2
(一)蛇盘顶 2
(二)感冒头痛 2
(三)晕脑风 3
(四)偏头痛 3
(五)头晕、头痛 5
(六)肥疮 8
(七)头虱 8
(八)头疼发热 9
(九)头疮 9
(十)脱发 9
(十一)头癣 10
(十二)白发 10
(十三)囟门不合 11
(十四)秃疮 11
(十五)头屑 12
二、眉部 12
三、面部 13
(一)面癣 13
(二)面疮 13
(三)面肿 14
(四)面赤 14
(五)面神经炎 14
(六)面神经麻痹 14
(七)三叉神经痛 15
(八)粉刺 16
四、眼部 16
(一)目赤肿痛 16
(二)云翳 19
(三)目疾 20
(四)流泪 21
(五)眼外伤 21
(六)明目 21
(七)砂眼 22
(八)夜盲 22
(九)蛇叶眼 23
(十)眼疔 23
(十一)眼胆 23
(十二)红眼病 23
(十三)挑针眼 24
(十四)口眼歪斜 24
(十五)丝线绞边 25
(十六)青光眼 25
(十七)眼内出血 25
(十八)白内障 25
(十九)倒眼毛 25
五、耳部 26
(一)耳癀 26
(二)耳聋 26
(三)窜耳风 26
(四)中耳炎 26
(五)耵耳 28
(六)耳痛 28
(七)耳肿 28
(八)耳鸣 28
(九)月亮割耳朵 29
六、鼻部 29
(一)鼻炎 29
(二)鼻衄 29
(三)鼻腻虫 32
(四)鼻渊 32
(五)鼻疮 33
(六)鼻窦炎 33
(七)鼻塞 33
(八)马鞍鼻 33
(九)鼻痔 33
七、口部 34
(一)白口疮 34
(二)鱼腮 34
(三)鱼喝 34
(四)白喉 34
(五)口内生菇 35
(六)烂天屏 35
(七)口腔炎 35
(八)口臭 35
(九)口渴 36
(十)口疮 37
(十一)鹅口疮 38
(十二)口烂 38
(十三)口角生疮 39
八、舌部 39
(一)舌溃疡 39
(二)舌疮 39
(三)弄舌 40
(四)舌肿 40
(五)舌忽缩入 40
(六)舌血 40
九、唇部 41
(一)唇疮 41
(二)羊胡子 41
(三)吊楼 41
(四)茧唇 41
(五)唇肿 42
(六)唇裂 42
(七)唇菌 42
十、咽部 42
(一)蛾子 42
(二)咽喉炎 43
(三)咽喉肿痛 44
(四)异物哽喉 46
(五)咽喉红烂 46
(六)咽中息肉 46
(七)白喉 46
(八)咽干 48
(九)扁桃体炎 48
(十)喉痹 49
(十一)喉肿 49
(十二)喉痛 50
(十三)喉炎 51
(十四)声音嘶哑 51
十一、齿部 51
(一)齿痛 51
(二)齿烂 52
(三)齿龈肿痛 52
(四)齿槽脓肿 53
(五)固齿 53
(六)牙膏风 53
(七)虫牙 53
(八)马牙 54
十二、腮部 54
(一)痄腮 54
(二)腮肿 55
(三)腮腺炎 56
十三、枕部 57
(一)偏口疮 57
(二)对口疮 57
(三)颈痈 58
十四、项部 58
(一)瘰疬 58
(二)项强 59
(三)颈椎病 59
(四)颈软 59
(五)颈痛 59
(六)甲壮腺肿大 59
(七)甲状腺肌能亢进 60
十五、肩部 61
(一)肩疮 61
(二)肩疽 61
(三)肩痛 61
(四)肩周炎 61
十六、臂部 62
(一)手臂痛 62
(二)手臂损伤 62
(三)肘关节损伤 62
(四)手臂痈肿 62
十七、腕部 62
(一)发秧损 62
(二)手腕外伤 63
十八、掌部 63
(一)穿掌 63
(二)鹅掌风 63
(三)虎口疮 64
十九、指部 64
(一)指头疔 64
(二)蛇脑仄 64
(三)旁甲癀 64
(四)鸡爪风 65
二十、胸部 65
(一)胸痛 65
(二)胸膜炎 65
(三)胸闷 65
(四)胸部痞块 66
二十一、肋部 66
(一)肋痛 66
(二)肋膜炎 66
(三)肋间神经痛 66
二十二、乳部 67
(一)缩奶 67
(二)奶花 67
(三)奶痛 67
(四)乳腺炎 67
(五)乳癖 68
(六)乳汁不通 68
(七)发奶 68
(八)乳吹 69
二十三、腋部 69
(一)生夹疱 69
(二)腋痈 70
(三)腋臭 70
(四)腋下疮疖 70
二十四、背部 70
(一)背花 70
(二)背痛 71
(三)发背 71
(四)背疽 71
二十五、腰部 71
(一)腰痛 72
(二)腰部受伤 75
(三)肾虚腰痛 76
(四)风湿腰痛 76
(五)腰椎间盘脱出 77
(六)骨质增生 77
二十六、腹部 78
(一)腹痛 78
(二)腹胀 80
(三)损伤腹痛 81
(四)痧症腹痛 81
(五)腹中邪热 82
(六)感寒腹痛 82
(七)心腹痛 82
(八)食积腹痛 83
(九)腹水 83
(十)腹痛便血 83
(十一)吐泻腹痛 84
(十二)肚花 84
二十七、脐部 84
(一)脐风 84
(二)脐血 85
(三)脐痛 85
(四)脐湿 85
(五)脐突 86
二十八、臀部 86
(一)坐骨神经痛 86
(二)坐板疮 87
二十九、阴部 87
(一)缩阴、缩气 87
(二)肾囊溃烂 87
(三)肾囊风 87
(四)肾囊湿冷 88
(五)阴茎胀痛 88
(六)阴茎肿大 88
(七)阴茎溃烂 88
(八)阴囊湿疹 88
(九)妇女阴肿 89
(十)女子阴中痛 89
(十一)阴囊肿大 89
(十二)阴虱 90
(十三)阴部湿痒 90
(十四)阴道痒 90
(十五)鱼口便毒 91
(十六)走子 91
(十七)睾丸肿痛 92
(十八)睾丸肿大 92
(十九)囊脱 92
三十、肛部 93
(一)肛门肿痛 93
(二)脱肛 93
(三)肛门痒 94
三十一、腿部 94
(一)腰腿痛 94
(二)腰腿无力 95
(三)桐木脚胱 95
(四)腿部脓肿 95
(五)腿部溃疡 95
(六)臁疮 96
三十二、膝部 96
(一)猫脑壳 96
(二)膝痛 96
(三)鹤膝风 97
(四)膝盖生疮 97
(五)脚膝无力 98
(六)损伤膝痛 98
三十三、脚部 98
(一)脚气 98
(二)脚筋无力 99
(三)脚肿 99
(四)脚痛 99
(五)脚转筋 99
(六)脚筋紫肿 100
三十四、跖部 100
(一)行路脚痛 100
(二)湿痹 100
(三)脚肿痛 100
(四)穿掌 100
(五)疮毒 101
(六)鸡眼 101
三十五、趾部 101
(一)趾缝湿痒 101
(二)脚癣 102
(三)脚疮 102
三十六、跟部 102
(一)脚跟痛 102
(二)暗疹 102
(三)脚部冻疮 103
(四)开皲口 103
第二卷 三十六证 104
一、热证 104
(一)小儿发热 104
(二)发热 105
(三)久热不退 106
(四)暑热 106
(五)五心烦热 107
(六)感冒发热 107
(七)皮肤湿热 108
(八)头痛发热 108
(九)身痛发热 108
(十)阴虚发热 108
(十一)痰热 108
(十二)午后热 108
(十三)寒热往来 109
(十四)渴热 109
(十五)食积发热 109
(十六)热痹 109
二、咳证 110
(一)咳嗽 110
(二)慢性干咳 112
(三)百日咳 112
(四)咳嗽、气喘 115
(五)咳嗽吐痰 116
(六)久咳 116
(七)咳血痰 117
(八)气虚咳嗽 118
(九)受伤咳嗽 118
(十)外感咳嗽 119
(十一)麻后咳嗽 119
(十二)小儿咳嗽 119
(十三)寒咳 119
(十四)肺炎咳嗽 120
(十五)肺结核咳嗽 120
(十六)肺痈咳嗽 120
三、喘证 120
(一)扯哈 121
(二)寒喘 124
(三)痰喘 125
(四)麻疹气喘 125
(五)热喘 125
(六)老年咳喘 125
(七)顽固性哮喘 125
(八)久年哮喘 126
(九)肺结核喘咳 126
(十)气促 126
(十一)气紧 126
四、泻证 126
(一)预防腹泻 127
(二)水泻 127
(三)上吐下泻 127
(四)小儿慢性腹泻 128
(五)暑热吐泻 129
(六)小儿腹泻 129
(七)湿热腹泻 129
(八)泻血 130
(九)热泻 130
(十)溏泻 130
(十一)久泻 130
(十二)疳泻 130
(十三)痧症吐泻 131
(十四)老人腹泻 131
(十五)拉肚子 131
(十六)腹泻 132
五、麻证 134
(一)预防麻疹 134
(二)油麻 135
(三)麻疹黑陷 136
(四)麻疹未透 136
(五)麻疹咳嗽 136
(六)麻疹疮毒 137
(七)麻疹火盛 137
六、痘证 137
(一)稀痘 137
(二)水痘 137
(三)痘黑 138
(四)麻痘不起 138
(五)痘疮 138
(六)天花 138
七、惊证 138
(一)惊厥 138
(二)惊风 139
(三)小儿发烧、起惊 139
(四)急惊风 140
(五)四肢僵直 141
(六)高热惊风 141
(七)抽筋 141
(八)转筋 142
(九)震颤麻痹 142
(十)颤症 143
八、疳证 143
(一)防治小儿疳积 143
(二)小儿疳积 143
(三)疳积 146
(四)牙疳 147
(五)口疳糜烂 148
(六)乳疳 148
(七)疳积蚀鼻 148
(八)疳泻 149
(九)疳疮疔毒 149
(十)乳积 149
(十一)小儿黄瘦 149
(十二)五迟 五软 149
(十三)伤食 150
九、暑证 150
(一)防暑 150
(二)中暑 151
(三)暑季热渴 152
(四)暑热腹痛 152
(五)中暑发痧 152
十、痧证 153
(一)喉痧症 153
(二)痧痱子 153
(三)痧症 153
(四)痧症腹痛 154
(五)奶痧 154
(六)痧症吐泻 154
(七)斑痧 154
(八)泥鳅症 155
十一、吐证 155
(一)上吐下泻 155
(二)腹痛呕吐 156
(三)暑热吐痢 156
(四)晕车呕吐 156
(五)呕吐 157
(六)吐酸 158
(七)打呃 158
(八)催吐 159
十二、厥证 159
(一)惊厥 160
(二)手足厥冷 160
(三)晕厥 160
(四)中风痰厥 160
十三、风证 161
(一)伤风伤寒 161
(二)风热外感 162
(三)偏头风 162
(四)大头风 163
(五)脐风 163
(六)麻风 163
(七)紫癜风 164
(八)舍风疮 164
(九)肝风头眩 164
(十)喉风 164
(十一)风寒气痛 164
(十二)痛风 164
(十三)皮风 165
(十四)白癜风 165
(十五)牛风症 165
(十六)羊癫疯 165
十四、痨证 166
(一)肺痨 166
(二)肺痨咯血 167
(三)虚痨 168
(四)干血痨 168
(五)肺痨咳嗽 169
(六)疳痨 169
(七)痨热 169
十五、臌证 170
(一)臌胀 170
(二)水臌 170
十六、隔证 170
(一)乳癖 170
(二)噎膈 171
(三)脘膈胀痛 171
(四)膈食 171
(五)厌食 171
(六)食欲不振 172
十七、疱证 172
(一)掌跖部脓疱病 172
(二)疮疱 172
(三)水疱疹 173
(四)天疱疮 173
(五)疥疮 173
(六)小儿褥疮 173
(七)生牛泡 174
十八、疹证 174
(一)湿疹 174
(二)斑疹 176
(三)荨麻疹 176
(四)风疹 177
十九、丹证 178
(一)丹毒 178
(二)风丹 179
(三)赤游丹 179
二十、肿证 179
(一)水肿 179
(二)肿毒 182
(三)皮肤红肿 184
(四)脓肿 184
(五)虚肿 185
(六)肿疡 185
(七)关节肿痛 185
(八)头面忽肿 186
(九)子肿 186
(十)肛肿 186
二十一、痈证 186
(一)奶痈 186
(二)背痈 188
(三)痈肿 189
(四)肺痈 194
(五)肠痈 195
(六)肛门痈肿 196
(七)悬痈 196
(八)喉痈 196
二十二、疽证 196
(一)痈疽 197
(二)骨疽 198
(三)内疽 199
(四)气性坏疽 199
二十三、痛证 199
(一)脚手疼痛 199
(二)头痛 199
(三)肢体麻木疼痛 199
(四)心气痛 199
(五)关节痛 200
(六)身痛 200
(七)气痛 200
(八)皮肤刺痛 200
二十四、痒证 201
(一)痒疮 201
(二)皮肤搔痒 201
(三)脚丫痒 202
(四)风湿痒 202
(五)身痒 202
(六)喉痒 202
(七)阴囊痒 203
(八)漆疮痒 203
(九)痱子痒 203
(十)耳痒 203
二十五、瘫痪 203
(一)瘫痪 203
(二)风湿瘫痪 204
(三)风瘫 204
二十六、癥瘕 205
(一)癥瘕 205
(二)妇人症瘕 206
(三)瘿瘤 206
(四)肉瘤 206
二十七、肿瘤 206
(一)肿瘤 207
(二)血瘤 207
(三)羊子瘤 207
(四)疣瘤 207
(五)骨瘤 208
(六)脑瘤 208
(七)淋巴瘤 209
(八)甲状腺瘤 209
(九)腹内有块 211
二十八、疡子 211
(一)疡子 211
(二)疡子瘰疬 212
(三)瘰疬 212
(四)瘰疬恶疮 214
(五)淋巴结炎 214
(六)淋巴结核 214
二十九、痔漏 215
(一)痔疮 216
(二)外痔 217
(三)内痔 218
(四)痔出血 219
(五)痔漏 220
(六)羊奶痔 221
(七)痔疮肿痛 221
三十、瘟疫 222
(一)瘟疫 222
(二)避瘟 222
(三)打谷黄 223
三十一、癣证 224
(一)癣 224
(二)牛皮癣 224
(三)脚癣 225
(四)疥癣 225
(五)面癣 226
(六)黄癣、白癣 226
(七)细癣 226
(八)股癣 226
(九)阴癣 226
(十)圆癣 226
(十一)顽癣 227
(十二)癣癞 227
(十三)足癣 227
三十二、癞证 228
(一)癞头 228
(二)疥癞 228
(三)鸡屎癞 228
(四)癞疮 228
三十三、癌症 229
(一)治癌通用方 229
(二)淋巴癌 229
(三)皮肤癌 230
(四)乳腺癌 230
(五)子宫癌 子宫颈癌 232
(六)肺癌 233
(七)胃癌 234
(八)肝癌 235
(九)鼻咽癌 237
(十)食道癌 237
(十一)大肠癌 239
(十二)胰腺癌 239
(十三)膀胱癌 240
(十四)甲状腺癌 241
(十五)癌症止痛法 242
三十四、痰证 242
(一)止咳化痰 243
(二)流痰 243
(三)白痰 243
(四)咳血痰 243
(五)热痰 243
(六)体虚痰多 244
(七)痰稠难咳 244
(八)风痰 244
(九)湿痰 244
(十)老痰 244
(十一)痰饮 245
(十二)痰厥 245
三十五、急证 245
(一)急症药 245
(二)急症高热 246
(三)急症昏迷 246
(四)急症惊厥 246
(五)急症中暑 247
(六)急性腹痛 247
三十六、淋证 247
(一)淋证 247
(二)小便淋涩 248
(三)白带淋浊 248
(四)热淋 249
(五)五淋浊 250
(六)沙淋、石淋 250
(七)血淋 251
(八)淋闭 252
(九)虚淋 252
(十)痛淋 252
(十一)膏淋 252
(十二)气淋 252
第三卷 三十六病 253
一、伤内病 253
(一)苗家伤内药 253
(二)伤内咳嗽 254
(三)劳伤 255
(四)劳伤吐血 256
(五)劳伤腰痛 256
(六)虚热劳伤 256
(七)劳损 257
(八)劳伤腿痛 257
(九)虚劳 257
(十)虚劳咳嗽 258
二、阴症病 259
(一)阴症病 259
三、月家病 259
(一)真月家病 260
(二)月家痨 260
(三)月家漏 260
(四)月家胀 260
(五)月家风 261
(六)月家晕 261
(七)月家痢 261
(八)月家肿 261
四、摆子病 262
(一)疟疾须知 262
(二)预防摆子 262
(三)打摆子 263
(四)疟疾 263
(五)疟疾寒热 267
五、黄肿病 267
(一)黄肿病 267
(二)黄肿腹胀 268
(三)湿热黄肿 268
(四)黄疸吐血 268
(五)肝硬化腹水 268
(六)急性黄疸 269
六、凉病 269
(一)风寒感冒 270
(二)风寒湿痹 271
(三)风寒头痛 271
(四)风寒咳嗽 272
(五)风寒骨痛 273
(六)毛毛病 273
七、胃病 273
(一)心口痛 273
(二)心胃痛 273
(三)胃炎,胃溃疡 274
(四)胃溃疡出血 275
(五)胃痛 276
(六)开胃 279
(七)胃肠炎 280
(八)胃弱 281
(九)反胃 282
(十)胃热呕吐 282
(十一)胃热、胃燥 283
(十二)肝胃气滞 283
(十三)食积胃胀 283
(十四)年久胃痛 284
(十五)胃痛反酸 284
(十六)胃下垂 285
八、水肿病 285
(一)水肿 286
(二)脚气水肿 287
(三)水肿气满 288
(四)肾囊水肿 288
(五)虚症水肿 289
(六)黄疸水肿 289
(七)心性水肿 289
(八)阴茎水肿 289
(九)淋病水肿 290
九、弱病 290
十、风气病 293
(一)风气药 293
(二)风湿麻木 293
(三)半身不遂 294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295
(五)风湿痛 295
(六)风湿关节痛 298
(七)风湿身痛 300
(八)风湿性关节炎 300
(九)风湿流注 302
(十)风湿病 302
(十一)急性关节炎 303
(十二)风湿寒痛 303
(十三)风湿热痛 304
十一、狂犬病 304
(一)狂犬咬伤 304
(二)狂犬病 305
十二、花柳病 306
(一)花柳病 306
(二)梅毒 306
十三、伤寒病 307
(一)伤寒 308
十四、癀病 308
(一)巴骨癀 308
(二)炸耳癀 308
(三)牙癀 309
(四)撑耳癀 309
十五、痢疾病 309
(一)预防痢疾 309
(二)痢症 310
(三)虚痢 314
(四)红白痢疾 314
(五)肠炎痢疾 315
(六)久痢 317
(七)热痢 317
(八)泻痢便血 318
(九)休息痢 318
(十)阿米巴痢疾 319
(十一)细菌性痢疾 319
(十二)疳痢 321
十六、霍乱病 321
(一)霍乱吐痢 321
(二)霍乱转筋 321
(三)干湿霍乱 322
(四)霍乱呕吐 323
(五)寒霍乱 323
十七、跌打损伤 323
(一)刀斧伤 323
(二)竹木刺伤 325
(三)打伤 325
(四)外伤 326
(五)外伤出血 327
(六)钉耙伤 328
(七)耙钉伤 329
(八)火枪伤 329
(九)压伤 329
(十)锐器伤 330
(十一)内伤 330
(十二)扭挫伤 330
(十三)跌打损伤 331
(十四)扭伤 340
(十五)创伤 340
(十六)跌伤 341
(十七)内外伤出血 342
(二十)外伤疼痛 344
(二十)挤压综合征 345
(二十一)刀枪伤 345
(二十二)血落空肠 346
十八、骨折 346
(一)骨折、脱臼 346
(二)脊骨折伤 346
(三)骨折 346
(四)接骨 350
(五)外伤骨折 350
(六)骨折疼痛 351
(七)接骨续筋 351
(八)骨折外敷药 351
(九)骨折出血 352
十九、冻伤 352
(一)冻伤 352
(二)冻伤未溃烂 352
(三)冻伤已溃烂 352
二十、水火烫伤 353
(一)烧伤 353
(二)烧伤感染 354
(三)烫伤 354
(四)烫火伤 355
(三)治疗烫火伤方 358
(五)钢铁烫伤 360
二十一、虫兽咬伤 360
(一)蜈蚣咬伤 360
(二)狗咬伤 361
(三)蛇咬伤 362
(四)竹叶青蛇咬伤 365
(五)毒蛇咬伤 365
(六)蜂刺伤 369
(七)黄蜂螫伤 370
(八)蛇虫咬伤 370
(九)鼠咬伤 马咬伤 371
(十)野兽咬伤 371
(十一)毒虫螫伤 371
(十二)蜘蛛咬伤 372
(十三)猪咬伤 虎咬伤 372
(十四)蚊虫咬伤 372
二十二、嘈虫病 372
(一)蛔虫病 372
(二)蛔虫性肠梗阻 375
(三)钩虫病 375
(四)阴道滴虫 376
(五)丝虫病 377
(六)寄生虫病 377
(七)血吸虫病 378
(八)寸白虫 378
(九)臭虫 379
(十)蛲虫 379
(十一)沙虫 380
(十二)防治铁线虫病 380
(十三)嘈虫心痛 380
二十三、肾病 381
(一)肾结石 381
(二)肾积水 381
(三)心脏病兼肾炎 382
(四)急性肾炎 382
(五)肾炎水肿 383
(六)肾虚 384
(七)慢性肾炎 385
(八)肾炎 386
(九)肾气攻心 387
(十)肾结核 387
(十一)肾盂肾炎 387
(十二)尿路结石 387
二十四、中毒 388
(一)戒毒 388
(二)解腐肉中毒 388
(三)解诸毒 388
(四)解百药毒 389
(五)解黄藤毒 389
(六)解砒霜毒 389
(七)解蕈毒 389
(八)解野芋中毒 390
(九)解食物毒 390
(十)解雷公藤毒 390
(十一)水莽草中毒 390
(十二)蜂蜜中毒 390
(十三)解药物毒 390
(十四)解鱼胆毒 391
(十五)解鱼蟹毒 392
(十六)外伤水毒 392
(十七)解铅中毒 392
(十八)解汞中毒 392
(十九)解苯中毒 392
(二十)解农药毒 392
(二十一)药物过敏 393
(二十二)解煤气中毒 393
二十五、月子病 393
(一)月经病 393
(二)月经不调 393
(三)闭经 396
(四)停经 398
(五)月经过多 398
(六)痛经 399
(七)经期延长 400
(八)经期不定 400
(九)月经困难 401
(十)倒经 402
二十六、摆白病 402
(一)摆白病 402
(二)崩中带下 403
(三)赤白带 404
(四)白带 404
(五)白浊,白带 406
(六)白浊 406
二十七、胎前病 406
(一)安胎药 407
(二)胎毒 407
(三)胎动不安 407
(四)胎位不正 408
(五)胎伤漏血 408
(六)堕胎出血 408
(七)胎咳 408
(八)妊娠呕吐 408
(九)子肿 409
二十八、临产 409
(一)难产 410
(二)滞产 410
(三)防小产 410
(四)胎死不下 胞衣不下 411
(五)死胎 411
(六)流产 411
(七)产后胎衣不下 411
(八)催生 412
二十九、产后病 412
(一)坐月血气痛 412
(二)预防产风 413
(三)产风 414
(四)产后月经不调 414
(五)产后无乳 414
(六)产后恶露 416
(七)产褥热 416
(八)产后心烦 416
(九)产后停瘀 417
(十)产后吐血 417
(十一)产后关节痛 417
(十二)产后积乳 417
(十三)产后便难 417
(十四)回乳 418
(十五)乳头皲裂 418
(十六)子宫内膜炎 418
(十七)盆腔结核 418
三十、疝气 419
(一)疝气 419
(二)小儿疝气 420
(三)疝气疼痛 420
(四)寒疝 421
(五)秃疝 421
(六)可复性疝 421
三十一、脑病 421
(一)脑萎缩 421
(二)脑血栓后偏瘫 422
(三)脑积水、脑水肿 422
(四)流脑 422
(五)脑血栓形成 423
(六)脑膜炎 423
(七)脑漏 424
(八)脑炎 424
(九)脑振荡后遗症 424
(十)乙型脑炎 425
三十二、肺病 425
(一)肺热咳嗽 425
(二)风寒犯肺 426
(三)肺病 427
(四)肺出血 427
(五)肺脓疡 427
(六)肺结核 428
(八)肺炎 430
(八)大叶性肺炎 431
(九)矽肺 432
(十)肺痿 432
三十三、心病 432
(一)心绞痛 432
(二)心脏病兼肾炎 433
(三)心慌心悸 434
(四)心肌炎 434
(五)心烦热 435
(六)心气痛 435
(七)心腹胀满 436
(八)心热 436
(九)冠心病 436
(十)风湿性心脏病 437
(十一)心脏病 437
三十四、肝病 437
(一)肝炎 438
(二)急性黄疸性肝炎 439
(三)肝硬化 442
(四)肝虚 442
(五)乙型肝炎 443
(六)肝痛 444
(七)肝热 444
(八)肝痨 444
(九)慢性肝炎 444
(十)肝炎特殊疗法 445
三十五、胆病 446
(一)胆囊炎 446
(二)胆囊炎外治法 447
(三)蛔虫倒胆 447
(四)胆结石 447
三十六、肠病 448
(一)肠梗阻 448
(二)慢性肠炎 449
(三)急性肠炎 449
(四)十二指肠溃疡 450
(五)肠炎 451
(六)肠鸣 453
(七)肠风 453
(八)绞肠痧 453
(九)肠出血 453
(十)肠痛 454
第四卷 三十六杂症 455
一、无名肿毒 455
(一)无名肿毒 455
二、高血压 458
(一)高血压 458
(二)高血压病 459
(三)低血压 460
三、破伤风 460
(一)破伤风 460
(二)落地风 461
四、上疔 461
(一)上疔 461
(二)红丝疔 463
(三)蛇头疔 463
(四)疔毒 463
(五)螺疔 464
(六)水疔 464
(七)疫疔 464
(八)火疔 464
五、下箭 464
(一)下箭 464
(二)生牛箭 465
(三)翻花疮 465
六、缠蛇带 465
(一)缠蛇带 465
(二)肠带 466
(三)搭带 466
(四)带状疱疹 466
七、漆疮 467
(一)漆疮 467
八、汗症 468
(一)梦汗 468
(二)多汗 469
(三)自汗 469
(四)虚汗 470
(五)无汗症 471
(六)汗斑 471
九、血症 471
(一)血症 472
(二)尿血 472
(三)吐血 472
(四)咯血 472
(五)便血 473
(六)呕血 473
(七)瘀血 473
十、尿症 474
(一)尿频 474
(二)夜尿、遗尿 474
(三)小便不利 475
(四)小便失禁 475
(五)米汤尿 476
(六)尿积 476
十一、食积 476
十二、酒醉 477
(一)酒醉 478
(二)防醉酒 478
(三)酒热 478
(四)解酒毒 478
(五)一杯倒地 479
(六)酒疸 479
十三、野鸡病 479
(一)上路野鸡 479
(二)下路野鸡 480
十四、血崩山 480
(一)血崩山 480
(二)崩漏 481
十五、精神病 482
(一)精神病 482
十六、斑麻症 483
(一)斑麻 483
(二)预防斑麻 483
十七、遗精 484
(一)遗精 484
(二)早泄 485
十八、失眠 485
(一)失眠 485
(二)嗜睡 487
(三)睡觉磨牙 487
十九、眩晕 487
二十、淋病梅毒 489
二十一、便闭 490
(一)便闭 490
二十二、白血病 491
(一)白血病 491
二十三、贫血 492
(一)贫血 492
二十四、神经衰弱 494
(一)神经衰弱 494
二十五、紫癜 495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95
(二)过敏性紫癜 496
二十六、落节风 497
(一)落节风 497
(二)脉管炎 498
二十七、肥胖症 499
(一)肥胖症 499
(二)增胖 500
二十八、糖尿病 500
(一)糖尿病 500
二十九、癫痫 502
(一)癫痫 502
三十、小儿夜啼 503
(一)小儿夜啼 503
三十一、暑热 504
(一)暑热 504
三十二、雀斑 505
(一)雀斑 505
三十三、子宫脱垂 505
三十四、前列腺炎 506
(一)前列腺炎 506
(二)前列腺肿大 507
三十五、异物入眼 507
(一)飞丝入眼 507
(二)蛛丝入眼 508
(三)飞尘入眼 508
(四)麦芒入眼 508
(五)石灰入眼 508
(六)泥沙入眼 509
(七)烟矢入眼 509
三十六、急救 509
(一)救自缢 509
(二)救溺死 509
(三)救冻死 510
(四)救跌死 510
(五)救惊死 510
(六)救打死 510
(七)救自刎 510
(八)救触电 510
(九)救误吞 511
第五卷 苗家独特方药 512
一、独特药方 512
(一)急症药 512
(二)凉药 512
(三)定根药 512
(四)麻药 513
(五)拐子药 513
(六)隔稀药 513
(七)不生药 515
(八)陈伤药 515
(九)拔弹药 516
(十)吊胎药 517
(十一)断指再植 517
(十二)喜药 517
(十三)神打药方 518
(十四)点打药方 519
(十六)见血封喉药方 520
(十六)迷魂药 520
(十七)蚕豆病 521
二、独特药物 521
(一)苗家特殊药品及用法 521
(二)石灰的药用 522
(三)桐油的药用 522
(四)补药 523
附录 527
附一 《草药性》 527
附二 饮食物药性 540
附三 《民间草药验方诗》 545
(一)引言诗 545
(二)普通内科用方 545
(三)跌打良方 545
(四)内科用方 545
(五)华陀妙药方 547
(六)卫生益气汤 547
附四 常用苗药别名录 548
附五 传统的苗医经、疾、痧、惊症目录 560
(一)苗医36经症 560
(二)苗医72疾症 561
(三)苗医53痧症 561
(四)苗医45痧症 561
(五)苗医38惊症 561
附六 主要参考书籍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