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狂禅与狂禅思潮 3
第一章 晚明“狂禅”考 3
第一节 “狂禅”原始出处考略 3
第二节 “狂禅”的内涵分析 32
第三节 狂禅思潮 39
第二章 狂禅思潮的基本特征 47
第一节 禅儒互释 47
第二节 反抗程朱僵化思想教条 75
第三节 不辞空疏之讥 79
第三章 以心性统三教 93
第一节 狂禅思潮“主三教归一” 93
第二节 王阳明的儒释皆求尽心说 95
第三节 祥儒同一“心性” 99
第四节 以心性统三教 106
第四章 狂禅思潮的行为方式 112
第一节 独特的开悟方式 115
第二节 独特的传道方式 122
第三节 日常行为 125
第四节 坐化 131
第五章 狂禅思潮的一切现成论 134
第一节 狂禅思潮的两个主要内容 134
第二节 “现学”的含义 138
第三节 “良知”现成 151
第四节 《华严经》与李贽的现成论 154
第五节 罗汝芳与祖师禅 167
第六节 祖师禅的特征 174
第七节 罗汝芳的现成论 178
第六章 狂禅思潮的顿悟论 187
第一节 顿悟是狂禅派的为学方式 187
第二节 顿悟与王阳明的上根教法 193
第三节 顿悟论的内涵 204
第四节 顿悟的指向:孝悌慈 209
下编 狂禅思潮与文学 221
第七章 破是非论与文学思想的不“依傍古人” 221
第一节 “务反程朱之论” 221
第二节 禅宗壁观法门 226
第三节 狂禅思潮中对壁观法门的运用 237
第四节 体悟良知与破是非 244
第五节 程朱理学对文学思想的禁锢 250
第六节 不依傍古人的文学思想 253
第八章 狂禅思潮的心性论与性灵文学 260
第一节 晚明文学的新变 260
第二节 心性与本来之真 263
第三节 心性与本色论 275
第四节 心性与童心说 286
第五节 心性与性灵论 297
第九章 狂禅思潮的“由仁义行”思想与唯情文学 306
第一节 “行仁义”与“由仁义行” 306
第二节 对晚明“情”认识的变化 309
第三节 “由仁义行”的涵义 316
第四节 狂禅思潮中的“由仁义行”思想 320
第五节 以“由仁义行”范围“情”、“欲” 326
第六节 “由仁义行”思想与唯情文学 335
结语 344
参考文献 361
后记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