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仪器分析分类与发展 2
1.2.1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2.2 仪器分析的发展过程 3
1.3 分析仪器的性能指标 4
1.3.1 信号与噪声 4
1.3.2 灵敏度与检出限 5
1.3.3 分辨率 5
1.3.4 精密度和准确度 6
习题 6
第2章 电化学分析法 7
2.1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7
2.1.1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7
2.1.2 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8
2.1.3 各种电化学分析法简介 8
2.1.4 电化学分析的主要应用领域 9
2.2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础知识 9
2.2.1 化学电池 9
2.2.2 电极电位 11
2.2.3 液体接界电位与盐桥 13
2.2.4 电极与电极类别 14
2.2.5 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与极化 19
2.3 电位分析法 20
2.3.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1
2.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27
2.3.3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29
2.4 伏安分析法 32
2.4.1 经典极谱分析法 32
2.4.2 现代极谱分析法 41
2.4.3 溶出伏安分析法 45
2.4.4 循环伏安法 48
2.5 电化学分析法新技术 49
2.5.1 化学修饰电极 49
2.5.2 生物电化学分析法 50
2.5.3 光谱电化学分析法 51
习题 52
第3章 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54
3.1 色谱分析法概述 54
3.1.1 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和作用 54
3.1.2 色谱基本参数与色谱流出曲线的表征 55
3.1.3 色谱一般分离过程与分配系数 57
3.2 色谱理论基础 60
3.2.1 塔板理论 60
3.2.2 速率理论 61
3.2.3 分离度 63
3.3 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64
3.3.1 色谱定性鉴定方法 64
3.3.2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65
习题 67
第4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69
4.1 气相色谱仪 69
4.1.1 气相色谱仪结构流程 69
4.1.2 气相色谱仪主要组成部分 70
4.2 气相色谱固定相 71
4.2.1 气固色谱固定相 71
4.2.2 气液色谱固定相 72
4.3 气相色谱检测器 73
4.3.1 检测器类型及性能评价指标 74
4.3.2 热导检测器 75
4.3.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76
4.3.4 电子捕获检测器 78
4.3.5 其他检测器 78
4.4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79
4.4.1 色谱柱及使用条件的选择 79
4.4.2 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 81
4.5 毛细管气相色谱 82
4.5.1 特点 82
4.5.2 毛细管与毛细管色谱结构流程 82
习题 83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84
5.1 高效液相色谱仪 84
5.1.1 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流程 84
5.1.2 高压输液泵与高效分离柱 85
5.1.3 梯度淋洗装置 85
5.1.4 液相色谱检测器 86
5.2 主要分离类型 88
5.2.1 液-固吸附色谱 88
5.2.2 液-液分配与化学键合相色谱 89
5.2.3 离子交换色谱 89
5.2.4 离子对色谱 90
5.2.5 空间排阻色谱 90
5.2.6 亲和色谱 91
5.3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91
5.3.1 固定相 91
5.3.2 流动相 93
5.3.3 流动相的选择 93
5.4 影响分离的因素与分离类型的选择 93
5.4.1 影响分离的因素 93
5.4.2 分离类型的选择 94
5.5 离子色谱分析法 94
5.5.1 离子色谱分析法概述 94
5.5.2 离子色谱的结构流程与装置类型 95
5.5.3 离子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96
5.6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98
5.6.1 毛细管电泳的仪器装置 98
5.6.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101
5.6.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106
5.6.4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107
习题 110
第6章 光分析法导论 112
6.1 光分析法概述 112
6.1.1 光分析法及其基本特征 112
6.1.2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113
6.1.3 光分析法分类 114
6.1.4 各种光分析法简介 115
6.2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117
6.2.1 原子光谱 117
6.2.2 分子光谱 119
6.3 光分析仪器与光学器件 120
6.3.1 光分析仪器的基本流程 120
6.3.2 光分析仪器的基本单元与器件 121
6.4 光分析法进展简介 125
习题 126
第7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127
7.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127
7.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27
7.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130
7.1.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36
7.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38
7.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38
7.2.2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141
7.2.3 干扰及其抑制 145
7.2.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47
7.3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149
7.3.1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49
7.3.2 原子荧光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151
7.3.3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52
习题 152
第8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153
8.1 分子荧光与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53
8.1.1 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 153
8.1.2 荧光光谱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155
8.1.3 荧光的产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58
8.2 分子荧光分析法 159
8.2.1 分子荧光仪器的结构流程 159
8.2.2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159
8.3 分子磷光分析法 161
8.3.1 磷光的测量装置 161
8.3.2 分子磷光分析法的应用 161
8.4 化学发光分析法 162
8.4.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62
8.4.2 化学发光分析测量装置与技术 163
8.4.3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 164
习题 165
第9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 166
9.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基础 166
9.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166
9.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166
9.1.3 光吸收定律 167
9.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68
9.2.1 结构类型 168
9.2.2 主要部件 169
9.3 吸收带类型与溶剂效应 169
9.3.1 电子跃迁和吸收带类型 169
9.3.2 溶剂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172
9.4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74
9.4.1 饱和烃 174
9.4.2 饱和烃衍生物 174
9.4.3 不饱和脂肪烃 174
9.4.4 羰基化合物 176
9.4.5 芳烃 178
9.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182
9.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提供的结构信息 182
9.5.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82
9.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 184
9.5.4 导数分光光度法 185
习题 186
第10章 红外吸收光谱与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 188
10.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基础 188
10.1.1 红外光谱概述 188
10.1.2 红外光谱基本知识 189
10.1.3 分子振动和特征振动频率 190
10.2 红外光谱仪 197
10.2.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197
10.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98
10.2.3 试样的处理和制样方法 200
10.2.4 其他测定方法和联机技术 201
10.3 影响频率位移的因素 202
10.3.1 外部因素 202
10.3.2 内部因素 202
10.4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205
10.4.1 饱和烃及其衍生物 205
10.4.2 烯烃和炔烃 208
10.4.3 芳烃 209
10.4.4 羰基化合物 212
10.4.5 氰基(C≡N)化合物 214
10.4.6 硝基(—NO2)化合物 215
10.5 红外光谱的应用 215
10.5.1 红外光谱图解析步骤 215
10.5.2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 216
10.5.3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 218
10.6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 220
10.6.1 概述 220
10.6.2 拉曼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 220
10.6.3 拉曼光谱仪 222
10.6.4 拉曼光谱的应用 223
习题 225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228
11.1 概述 228
11.2 核磁共振原理 229
11.2.1 原子核的自旋 229
11.2.2 核磁共振现象 229
11.2.3 饱和与弛豫 231
11.3 核磁共振波谱仪 232
11.3.1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结构类型 232
11.3.2 核磁共振波谱常用溶剂 233
11.3.3 试样准备和测定 233
11.4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NMR) 234
11.4.1 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234
11.4.2 自旋-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数 239
11.4.3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 243
11.5 13C核磁共振波谱 246
11.5.1 13CNMR谱的特点 246
11.5.2 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 247
11.5.3 13CNMR谱的标识技术 247
11.5.4 13C核的化学位移 249
11.5.5 13CNMR的应用 252
11.6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2D-NMR) 254
11.6.1 1D-NMR与2D-NMR 254
11.6.2 二维化学位移相关NMR谱 256
习题 259
第12章 质说分析法 262
12.1 质谱仪的类型及构成 262
12.1.1 进样系统 263
12.1.2 真空系统 263
12.1.3 离子源 263
12.1.4 质量分析器 267
12.1.5 检测器 270
12.2 质谱联用仪器 270
12.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70
12.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71
12.3 质谱仪性能指标 272
12.3.1 灵敏度 272
12.3.2 分辨率 272
12.3.3 质量范围 273
12.3.4 质量稳定性和质量精度 274
12.4 质谱中的离子 274
12.4.1 离子类型 274
12.4.2 分子离子 275
12.4.3 碎片离子 276
12.4.4 同位素离子 280
12.5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 280
12.5.1 烃类 280
12.5.2 饱和烃类衍生物 283
12.5.3 羰基化合物 286
12.5.4 芳香化合物 288
12.6 电子轰击质谱(EI-MS)的解析 290
12.6.1 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 291
12.6.2 谱图解析实例 292
12.7 软电离质谱的解析 295
12.7.1 化学电离质谱(CIMS)的解析 295
12.7.2 大气压电离质谱(API-MS)的解析 296
习题 297
参考文献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