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事故和伤亡事故 1
1.1.2 国外伤亡事故历史回顾 2
1.1.3 我国安全生产回顾 2
1.2 事故管理的意义 3
1.3 事故应急救援的作用 4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4
第2章 事故的特征和分类 6
2.1 事故的深层次讨论 6
2.1.1 事故隐患的发展与规律 6
2.1.2 事故的危险与危害 6
2.2 事故的特征 7
2.2.1 普遍性 7
2.2.2 因果性 7
2.2.3 偶然性 8
2.2.4 必然性 8
2.2.5 关联性 8
2.2.6 不可逆性 8
2.2.7 潜伏性 8
2.2.8 突然性 9
2.2.9 低频性 9
2.2.10 危害性 9
2.2.11 可预防性 9
2.3 事故类型 10
2.4 事故伤害因素分析 12
2.4.1 受伤部位 12
2.4.2 受伤性质 12
2.4.3 起因物 13
2.4.4 致害物 13
2.4.5 伤害方式 14
2.4.6 不安全状态 14
2.4.7 不安全行为 14
2.5 事故伤害程度 15
2.5.1 事故伤害程度分类 15
2.5.2 事故伤害严重程度分类 16
2.6 事故的其他分类 16
2.7 伤亡事故划分的评述 17
2.7.1 伤亡事故划分的原则 17
2.7.2 伤亡事故划分的意义与不足 18
第3章 事故调查处理 19
3.1 概述 19
3.2 事故调查的对象、任务、目的、原则和基本程序 19
3.3 事故的报告 20
3.4 事故调查组 21
3.4.1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要求 21
3.4.2 事故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 22
3.5 事故现场保护勘察与证据收集 22
3.5.1 事故现场的保护 22
3.5.2 事故现场的处理与勘察 23
3.5.3 事故证据的收集整理 23
3.6 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24
3.6.1 事故的原因 24
3.6.2 事故责任概述 24
3.6.3 事故责任人责任 25
3.6.4 行政责任的追究 25
3.7 事故预防措施 25
第4章 事故分析方法论 27
4.1 事故原因分析概述 27
4.1.1 事故分析目的 27
4.1.2 事故分析的对象 28
4.1.3 事故分析的方法 28
4.2 专项技术分析法 29
4.2.1 生产工艺分析法 29
4.2.2 工程力学分析法 29
4.2.3 矿山岩体力学分析法 29
4.2.4 燃烧、爆炸分析法 30
4.2.5 中毒、窒息分析法 30
4.2.6 安全人机工程分析法 30
4.2.7 人为失误心理分析法 31
4.3 事故统计分析法 31
4.3.1 事故的统计指标 31
4.3.2 事故统计分析法的步骤、内容和方法 32
4.3.3 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 32
4.4 安全系统分析法 35
4.4.1 鱼刺分析法 36
4.4.2 事件树分析法 36
4.4.3 事故树分析法 37
4.5 事故分析方法评述 37
4.6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 38
4.6.1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特点 39
4.6.2 安全生产控制的宏观指标 40
4.6.3 安全生产控制的微观指标 40
第5章 事故理论 43
5.1 概述 43
5.1.1 事故理论概要 43
5.1.2 事故理论的发展历程 43
5.1.3 事故发生机理的探讨 46
5.2 事故连锁理论及其评述 47
5.2.1 事故连锁理论 47
5.2.2 事故连锁理论评述 48
5.3 能量转移理论及其评述 48
5.3.1 能量转移理论 48
5.3.2 能量转移理论评述 49
5.4 轨迹交叉理论及其评述 49
5.4.1 轨迹交叉论 49
5.4.2 轨迹交叉论评述 50
5.5 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51
5.5.1 预防事故措施的基本原则 51
5.5.2 本质化安全 51
5.5.3 安全防护措施 52
5.5.4 安全监控措施 53
5.5.5 个体防护措施 53
第6章 事故调查报告与事故档案管理 55
6.1 事故调查报告 55
6.1.1 格式与内容 55
6.1.2 要求与技巧 56
6.2 其他类型安全报告 57
6.3 事故档案管理 57
第7章 工伤保险 59
7.1 工伤保险概述 59
7.1.1 工伤保险的概念、作用与原则 59
7.1.2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 60
7.2 工伤保险基金 61
7.3 工伤的认定 62
7.3.1 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 62
7.3.2 工伤认定的条件与范围 62
7.3.3 企业在工伤事故中承担的责任 63
7.4 劳动能力鉴定与评残等级 63
7.4.1 劳动能力鉴定的概念与作用 63
7.4.2 劳动能力鉴定的原则 63
7.4.3 劳动能力鉴定组织和管理 64
7.4.4 评残鉴定标准 64
7.5 工伤保险待遇 64
7.6 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 65
第8章 事故应急救援概述 67
8.1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简介 67
8.2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的 69
8.3 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和任务 69
8.3.1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 69
8.3.2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69
8.4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70
8.4.1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70
8.4.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0
8.4.3 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1
8.4.4 事故后的恢复 71
8.4.5 事故应急救援的训练和演习 71
8.5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组织机构的运作 72
8.6 事故应急救援的准备 72
8.7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 73
8.8 事故的恢复 74
第9章 事故危机管理 75
9.1 事故危机管理概述 75
9.1.1 危机与危机管理 75
9.1.2 事故危机管理特征与本质 76
9.1.3 事故危机的分类 77
9.1.4 事故危机管理的原则 78
9.2 事故危机管理过程 78
9.2.1 事故危机管理程序 78
9.2.2 事故危机管理的预警 79
9.2.3 事故危机管理的组织架构 80
9.2.4 事故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 80
9.3 事故危机的处理 81
9.3.1 事故危机管理的决策 81
9.3.2 事故危机的处理与控制 83
9.3.3 事故危机的恢复 84
9.4 事故危机的沟通 85
9.4.1 事故危机的沟通概述 85
9.4.2 事故危机的内部沟通 85
9.4.3 事故危机的对外沟通 86
第10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8
10.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 88
10.1.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法律法规依据 88
10.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客观依据 89
10.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 89
10.2.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况 89
10.2.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原则 90
10.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和类型 91
10.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 91
10.3.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92
10.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 93
10.4.1 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93
10.4.2 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93
10.4.3 事故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93
10.4.4 事故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93
10.4.5 事故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 94
10.4.6 保护措施程序 94
10.4.7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94
10.4.8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4
10.4.9 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94
10.4.1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 95
10.5 事故应急救援文件体系 95
10.5.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95
10.5.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95
10.5.3 事故应急救援文件体系的评述 96
10.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 97
10.6.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的人员组成 97
10.6.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的能力要求 98
10.7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98
10.7.1 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 98
10.7.2 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99
10.7.3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99
10.8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后期工作 99
10.8.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修改和发布 99
10.8.2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准备 100
10.8.3 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 100
10.8.4 事故应急救援的演习与调整 100
第11章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101
11.1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 101
11.2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102
11.2.1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 102
11.2.2 化学事故的特点 102
11.3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形式 102
11.3.1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02
11.3.2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103
11.4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103
11.5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必备条件 104
11.5.1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104
11.5.2 应急救援的专业人员 104
11.5.3 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04
11.5.4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105
11.6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 105
11.6.1 事故报警 105
11.6.2 紧急疏散 105
11.6.3 现场急救 106
11.6.4 漏控制 106
11.6.5 火灾控制 107
11.6.6 中毒窒息的预防 108
11.7 化学事故的清洗与恢复 108
附录 110
附录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110
附录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例) 122
参考文献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