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天德主编;李优树,赵志泉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1437384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三部分,绪论介绍了国际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研究对象,体系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国际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中篇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下篇介绍国际金融理论与经济一体化。

上篇 绪论 3

1.国际经济学概述 3

1.1 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1.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1.3 国际经济学的体系及研究方法 9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1

1.4.1 绪论 11

1.4.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2

1.4.3 国际金融理论与经济一体化 13

1.5 国际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14

1.5.1 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14

1.5.2 国际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 15

1.5.3 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 16

中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1

2.古典贸易理论 21

2.1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21

2.1.1 重商主义 22

2.1.2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24

2.1.3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26

2.1.4 古典贸易理论的其他观点 29

2.2 古典贸易理论模型 31

2.2.1 绝对成本理论模型 32

2.2.2 比较成本理论模型 35

2.2.3 大国经济模型 36

2.2.4 扩展的李嘉图模型 38

2.2.5 李嘉图模型的经验检验 41

2.3 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 43

2.3.1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43

2.3.2 对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 44

2.3.3 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 45

3.要素禀赋理论 51

3.1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51

3.1.1 “一切相同”模型 52

3.1.2 要素禀赋的差异 52

3.2 H-O理论 57

3.2.1 资源禀赋说 58

3.2.2 雷布津斯基定理 59

3.3 要素均等化理论 60

3.3.1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60

3.3.2 相对和绝对要素价格均等 61

3.3.3 贸易对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63

3.4 里昂惕夫之谜 65

3.4.1 里昂惕夫之谜 66

3.4.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67

4.重叠需求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 71

4.1 重叠需求理论 71

4.1.1 规模收益递增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2

4.1.2 重叠需求理论 73

4.2 产品周期理论 79

4.2.1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80

4.2.2 产品周期理论 82

5.经济增长、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92

5.1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93

5.1.1 生产要素的增长 93

5.1.2 技术进步 96

5.1.3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97

5.2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04

5.2.1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04

5.2.2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07

6.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115

6.1 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115

6.1.1 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 116

6.1.2 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125

6.1.3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28

6.1.4 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132

6.2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137

6.2.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动机 137

6.2.2 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工资均衡 138

6.2.3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139

6.3 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 140

6.3.1 技术转移的动机 140

6.3.2 技术转移的经济效应 143

6.4 两缺口模型与外资引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145

6.4.1 凯恩斯模型 145

6.4.2 两缺口模型及其经济效应 147

6.4.3 外资引进的经济效应 147

7.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155

7.1 关税政策分析 155

7.1.1 关税的含义和特点 155

7.1.2 征收关税的作用 156

7.1.3 关税的主要种类 157

7.1.4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60

7.2 配额政策分析 163

7.2.1 进口配额制 163

7.2.2 “自动”出口配额制 164

7.3 补贴政策分析 167

7.3.1 补贴的形式 168

7.3.2 反补贴税 169

7.4 倾销与反倾销分析 170

7.4.1 商品倾销 170

7.4.2 外汇倾销 171

7.5 非关税壁垒分析 172

7.5.1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172

7.5.2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174

7.5.3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74

7.5.4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75

7.6 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 178

7.6.1 重商主义时期的贸易保护理论 178

7.6.2 近代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学说 179

7.6.3 超贸易保护政策及其理论根据 182

7.6.4 新贸易保护主义 184

8.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189

8.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 190

8.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演变 190

8.1.2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 194

8.2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201

8.2.1 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特征 201

8.2.2 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演变 203

8.3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最新发展 209

8.3.1 WTO下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209

8.3.2 WTO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214

下篇 国际金融理论与经济一体化 214

9.国际收支 221

9.1 国际收支 221

9.1.1 国际收支的含义 221

9.1.2 国际收支概念的历史演变 222

9.2 国际收支平衡表 223

9.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223

9.2.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224

9.3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230

9.3.1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与失衡的标志 230

9.3.2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和类型 231

10.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34

10.1 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35

10.2 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39

10.2.1 弹性分析法 240

10.2.2 吸收分析法 245

10.2.3 货币分析法 248

10.2.4 资产分析法 252

10.2.5 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均衡理论 254

11.汇率理论 259

11.1 传统的汇率理论 261

11.1.1 金本位制度下的铸币平价 261

11.1.2 纸币本位制下的黄金平价或货币平价 262

11.2 购买力平价理论 263

11.3 利率平价理论 266

11.3.1 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266

11.3.2 动态利率平价理论 267

11.3.3 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268

11.3.4 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费雪效应 270

11.4 汇率的混沌分析方法 271

12.汇率制度 277

12.1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278

12.1.1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278

12.1.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混乱的汇率制 280

12.1.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282

12.1.4 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汇率制度 284

12.2 欧洲货币体系制度下的联合浮动汇率制 287

12.2.1 最佳货币理论 287

12.2.2 欧洲货币体系制度下的联合汇率制 288

12.3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296

12.3.1 联系汇率制度的定义 296

12.3.2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方式 296

12.3.3 联系汇率制运作方式的发展和改革 298

12.3.4 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评价 300

12.4 对浮动汇率制度的评价 302

12.4.1 商品价格及调节成本 303

12.4.2 汇率波动 303

12.4.3 宏观经济政策 308

12.4.4 通货膨胀 308

1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311

13.1 国际传导机制 311

13.1.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及其表达式 312

13.1.2 国际传导机制 314

13.2 贸易乘数理论 316

13.2.1 贸易乘数理论 316

13.2.2 乘数效应对贸易差额与收入的影响 317

13.3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 319

13.3.1 固定汇率下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 319

13.3.2 资本不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0

13.3.3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2

13.3.4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3

13.4 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 325

13.4.1 浮动汇率下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 325

13.4.2 资本不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6

13.4.3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7

13.4.4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29

14.国际货币制度 332

14.1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332

14.1.1 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332

14.1.2 战前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333

14.1.3 战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及崩溃 336

14.1.4 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建立 338

14.2 欧洲货币体系 343

14.2.1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及其原因 343

14.2.2 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344

14.2.3 欧元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346

14.3 国际金融危机 347

14.3.1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347

14.3.2 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对策 350

14.4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355

14.4.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案 355

14.4.2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前景 357

15.国际金融机构 360

1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61

15.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362

15.1.2 国际货币基金的组织与管理 362

15.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363

15.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365

15.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及困难 370

15.2 世界银行集团 372

15.2.1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72

15.2.2 国际开发协会 377

15.2.3 国际金融公司 379

15.3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380

15.3.1 国际清算银行 380

15.3.2 亚洲开发银行 383

15.3.3 非洲开发银行 387

15.3.4 泛美开发银行 390

16.世界经济一体化 393

16.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394

16.1.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394

16.1.2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特征 395

16.1.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97

16.2 世界经济一体化理论 400

16.2.1 关税同盟理论 400

16.2.2 大市场理论 405

16.2.3 工业偏好理论 406

16.2.4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407

16.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411

16.3.1 欧洲联盟 411

16.3.2 亚太经合组织 417

16.3.3 美加墨自由贸易区 424

16.3.4 其他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尝试 426

参考书目 431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