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席先蓉主编(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310121
  • 页数:4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是中药学的基础课程,供中药学专业使用。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第二节 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2

第三节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4

一、分析任务和计划 4

二、取样 5

三、试样的制备 6

四、定性鉴别 7

五、分析测定 7

六、结果的计算和表达 8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8

第五节 分析化学参考文献 9

一、教材和论著 10

二、手册 12

三、分析化学相关的部分期刊及其网站 12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4

第一节 误差 14

一、系统误差 14

二、偶然误差 15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 16

一、准确度与误差 16

二、精密度与偏差 17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8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9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21

一、有效数字 21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计算规则 22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3

一、基本概念 23

二、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7

三、差别检验 28

四、可疑值的取舍 31

第五节 相关与回归 33

一、相关系数 33

二、回归 34

小结 35

习题 37

第三章 重量分析法 39

第一节 概述 39

一、沉淀法 39

二、挥发法 40

三、提取法 40

四、电解法 40

第二节 沉淀重量法 40

一、沉淀的制备及对沉淀的要求 41

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43

三、沉淀纯度及影响因素 48

四、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51

五、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56

第三节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62

一、换算因数的计算 62

二、试样称取量的计算 64

三、沉淀剂用量计算 64

四、分析结果计算 65

第四节 应用与示例 66

一、药物含量测定 66

二、药物纯度检查 67

第五节 实验 67

实验一、分析天平与称量 67

实验二、盐酸黄连素的含量测定 78

实验三、生药灰分的测定 79

小结 80

习题 81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 84

第一节 概述 84

一、滴定分析法的过程 84

二、滴定分析法特点和分类 85

三、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86

四、滴定方式 86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88

一、基准物质 88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89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 89

第三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90

一、物质的量浓度 90

二、滴定度 91

第四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 92

一、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 92

二、被测物含量的计算 97

第五节 实验 100

实验一、滴定分析器皿及其使用 100

实验二、容量分析器皿的校准 106

小结 109

习题 111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113

一、酸碱质子理论的概念 113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114

三、酸碱的强度 115

四、酸碱的分布系数 116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 117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17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118

三、混合指示剂 120

第四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21

一、强酸(碱)的滴定 122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124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127

第五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30

一、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特点 130

二、溶剂的分类 131

三、溶剂的性质 132

四、溶剂的选择 136

五、碱的滴定 136

六、酸的滴定 140

第六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1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1

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1

第七节 应用与示例 142

一、直接滴定法 142

二、间接滴定法 144

第八节 实验 145

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5

实验二、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148

实验三、高氯酸滴定液的配置与标定 150

实验四、枸橼酸钠含量的测定 151

小结 152

习题 155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第二节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161

一、EDTA的结构和性质 161

二、EDTA的配合物 161

第三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162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62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163

三、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167

第四节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168

一、滴定曲线 168

二、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170

第五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172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172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73

三、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和僵化现象 174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简介 174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75

一、酸度的选择 176

二、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78

第七节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80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180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180

第八节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81

一、滴定方式 181

二、应用示例 183

第九节 实验 185

实验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185

实验二、水的硬度测定 186

小结 188

习题 189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第二节 氧化还原平衡 191

一、条件电位 192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93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94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195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96

一、滴定曲线 196

二、指示剂 199

第四节 碘量法 201

一、基本原理 201

二、指示剂 202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03

四、应用与示例 204

第五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 206

一、高锰酸钾法 206

二、重铬酸钾法 207

第六节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 208

第七节 实验 209

实验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09

实验二、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11

实验三、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213

实验四、胆矾中铜盐的含量测定 214

小结 216

习题 217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219

第一节 概述 219

第二节 银量法 220

一、基本原理 220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221

第三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28

一、0.1mo1/L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28

二、0.1mol/L 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28

第四节 应用与示例 229

一、中药中无机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 229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 230

第五节 实验 232

实验一、AgNO3标准溶液及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32

实验二、溴化钾的含量测定 234

小结 235

习题 235

第九章 电位法及电流滴定法 238

第一节 概述 238

第二节 电化学电池 239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239

二、液接电位 240

第三节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241

一、参比电极 241

二、指示电极 242

三、复合电极和微电极 244

第四节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244

第五节 直接电位法 245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 245

二、其他阴、阳离子的测定 250

三、直接电位法的测量误差 258

第六节 电位滴定法 258

一、基本原理 258

二、仪器装置 259

三、终点确定方法 259

四、应用示例 261

第七节 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262

一、原理及装置 262

二、终点确定方法 263

一、应用示例 265

第八节 实验 266

实验一、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266

实验二、醋酸的电位滴定 268

小结 271

习题 271

第十章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73

第一节 概述 273

第二节 基本原理 274

一、光的基本特性 274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75

三、吸收光谱 276

四、光的吸收定律 278

五、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因素 281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82

一、主要组成部件 282

二、分光光度计类型及特点 285

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及检定 288

四、仪器操作方法 290

第四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 291

一、显色反应的要求 292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292

三、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 294

四、测量条件的选择 295

第五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 296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296

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300

三、影响吸收光谱的因素 301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02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03

一、定性方法 304

二、定量方法 307

第七节 实验 314

实验一、吸收曲线的绘制 314

实验二、KMnO4的比色测定 315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317

小结 320

习题 321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322

第一节 概述 322

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其发展 322

二、色谱法的分类 323

第二节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324

一、色谱过程 324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常用术语 325

三、分配系数与保留行为的关系 327

小结 329

习题 329

第十二章 液相色谱法 331

第一节 柱色谱法 331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331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 335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336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338

五、一些常用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340

六、柱色谱法的应用与示例 341

第二节 平面色谱法 342

一、平面色谱法概述 342

二、薄层色谱法 343

三、纸色谱法 357

第三节 实验 362

实验一、有机染料、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薄层色谱分析 362

实验二、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薄层扫描分析 365

实验三、有机染料的柱色谱分离 366

小结 367

习题 368

第十三章 气相色谱法 370

第一节 概述 370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370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370

三、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370

四、气相色谱法发展简史 371

五、气相色谱的基本流程 371

第二节 基本原理 372

一、基本概念 372

二、基本理论 372

三、分离度 375

四、色谱分离方程式 376

第三节 色谱柱 377

一、气-固填充柱 377

二、气-液填充柱 377

三、毛细管色谱柱 382

第四节 检测器 382

一、热导检测器 383

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384

三、其他检测器 385

四、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386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387

一、色谱柱的选择 387

二、柱温的选择 388

三、载气及流速的选择 388

四、进样量 388

五、汽化温度及检测室温度 388

第六节 定性、定量分析 389

一、定性分析 389

二、定量分析 390

三、应用及实例 394

第七节 近代气相色谱简介 395

第八节 实验 396

实验一、气相色谱法定性分析 396

实验二、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 397

实验三、气相色谱法测定十滴水软胶囊中樟脑的含量 398

小结 399

习题 401

第十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402

第一节 概述 402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比较 402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比较 40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403

四、基本原理 403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406

一、输液系统 407

二、进样系统 408

三、色谱柱 409

四、检测系统 410

第三节 流动相 412

一、对流动相的要求 412

二、选择流动相的原则 412

三、流动相的极性及选择性 413

第四节 常见高效液相色谱法 416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 416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417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419

四、离子对色谱法 420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420

一、定性分析 420

二、定量分析 421

三、分离方法的选择 422

第六节 应用与示例 423

第七节 实验 425

内标对比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425

小结 427

习题 428

第十五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 430

第一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 430

一、基本原理 431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 436

三、应用 437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440

一、基本原理 441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 447

三、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449

第三节 质谱法 450

一、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451

二、离子的主要类型 455

三、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 456

四、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458

第四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 461

一、基本原理 462

二、毛细管电泳仪 465

三、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467

四、应用 471

小结 472

习题 475

附录 477

一、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 477

二、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480

三、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 482

四、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 484

五、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 M(OH)值 486

六、化合物的式量表 487

七、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488

八、国际原子量表 493

参考书目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