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1.2 气候特征 1
1.3 地形地貌 1
1.4 土壤与植被 2
1.5 地质概况 2
1.6 河流水系 2
1.7 水利工程 5
1.8 社会经济情况 5
1.9 水资源评价分区 5
第2章 主要水文要素时空分布 10
2.1 降水 10
2.1.1 分析依据与方法 10
2.1.2 降水的地区分布 12
2.1.3 降水量的多年变化 12
2.1.4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14
2.2 径流 16
2.2.1 径流资料的选用与审查 16
2.2.2 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 16
2.2.3 径流还原计算 16
2.2.4 径流统计参数的分析确定 20
2.2.5 多年平均径流等值线图的绘制及合理性检查 22
2.2.6 年径流的地区分布 24
2.2.7 年径流的多年变化 24
2.2.8 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26
2.3 蒸发 26
2.3.1 水面蒸发 26
2.3.2 干旱指数 28
2.3.3 陆地蒸发量 29
2.3.4 降水、蒸发、径流水平衡三要素的综合平衡 29
2.4 悬移质泥沙 30
2.4.1 资料的选用与审查 30
2.4.2 河流含沙量的分布 30
2.4.3 主要河流输沙量 31
2.4.4 输沙模数的地区分布 31
2.5 河流水化学 31
2.5.1 河流水化学特征评价方法 32
2.5.2 河流水化学特征的地区分布 33
2.5.3 河流离子径流量 34
2.5.4 河流水化学成分的年际变化 34
2.6 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2.6.1 地下水化学类型评价方法 34
2.6.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评价结果 35
2.6.3 矿化度、总硬度、pH分布 37
2.6.4 铁、锰分布 37
第3章 降水量 39
3.1 分区年降水量计算 39
3.2 分区年降水量计算成果及分布 41
3.3 降水量变化分析 45
第4章 地表水资源量 47
4.1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47
4.1.1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47
4.1.2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成果及分布 50
4.1.3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的合理性分析与检查 53
4.2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分析 54
第5章 地下水资源量 57
5.1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57
5.1.1 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57
5.1.2 地层及岩性 57
5.1.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58
5.2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分区 60
5.3 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 62
5.4 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 63
5.4.1 平原区计算参数的分析确定 63
5.4.2 平原区地下水各项补给量计算 68
5.4.3 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及地下水资源量的确定 70
5.4.4 平原区地下水均衡分析 73
5.5 山丘区总排泄量(地下水资源量) 77
5.5.1 山丘区分项排泄量计算方法 77
5.5.2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确定 79
5.6 山丘小型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估算 81
5.6.1 山丘区小型河谷平原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81
5.6.2 山丘区小型河谷平原地下水资源量 82
5.7 地下水资源量 82
5.7.1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82
5.7.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成果汇总 83
5.7.3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83
5.8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86
5.8.1 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86
5.8.2 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估算 86
5.8.3 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分布 87
第6章 水资源总量 90
6.1 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 90
6.1.1 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与河川基流量的系列计算 90
6.1.2 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系列计算 91
6.2 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及分布 91
6.3 全市水资源总量的多年变化 95
第7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98
7.1 供水基础设施概况 98
7.1.1 供水基础设施的分类及工程规模界定 98
7.1.2 供水工程现状 99
7.1.3 大中型供水工程分布情况 99
7.2 供水量 100
7.2.1 供水量调查统计方法 100
7.2.2 2000年供水量 100
7.3 用水量 104
7.3.1 用水量调查统计方法 104
7.3.2 2000年用水量分析 104
7.3.3 用水量趋势分析 107
7.4 用水消耗量 109
7.4.1 用水消耗量统计分析方法 109
7.4.2 2000年用水消耗量统计分析 109
7.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112
7.5.1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113
7.5.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114
第8章 地表水资源质量 116
8.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16
8.1.1 点源废污水排放现状 116
8.1.2 点源废污水入河量 117
8.1.3 面污染源 117
8.2 地表水现状水质 118
8.2.1 评价依据 118
8.2.2 评价方法 118
8.2.3 河流现状水质 119
8.2.4 水库现状水质 123
8.2.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24
8.3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 125
8.3.1 评价范围、项目、标准及方法 125
8.3.2 主要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26
8.4 地表水供水水质 126
8.5 水功能区划及水质达标分析 127
8.5.1 区划依据与标准 127
8.5.2 区划的范围与原则 127
8.5.3 区划的分级、分类 127
8.5.4 区划结果 128
8.5.5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129
第9章 地下水水资源质量评价 132
9.1 评价依据、参数与方法 132
9.1.1 评价依据 132
9.1.2 评价参数 132
9.1.3 评价方法 132
9.2 地下水现状水质 133
9.2.1 沈阳地下水水质概况 133
9.2.2 水资源四级区地下水水质概况 134
9.3 地下水污染分析 136
9.3.1 铁、锰不参加评价时的沈阳地下水水质 137
9.3.2 铁、锰不参加评价时水资源四级区地下水水质 137
9.4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 138
9.5 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 139
9.5.1 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139
9.5.2 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 140
9.6 不同水质的地下水资源量 148
9.6.1 全市总体情况 148
9.6.2 各流域及各县(区)水质状况 148
9.7 地下水供水水质 150
第10章 基本结论与建议 153
10.1 基本结论 153
10.1.1 水资源严重短缺 153
10.1.2 水污染严重 153
10.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 154
10.1.4 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 154
10.2 建议 155
10.2.1 在水资源开发的同时,加大对水资源需求的管理 155
10.2.2 以最大的努力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155
10.2.3 下更大的决心治污 156
10.2.4 确定合理的水价和建立科学的水价管理机制 157
10.2.5 健全法制和改善行政管理体系 157
10.2.6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水资源研究 158
附表 160
附表1 沈阳市主要河流情况表 160
附表2 沈阳市主要水库情况表 161
附表3 沈阳市雨量站情况表 162
附表4 沈阳市选用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1956—2000年系列) 163
附表5 沈阳市雨量代表站典型年及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分配 164
附表6 沈阳市各项用水定额及耗水系数表 170
附表7 沈阳市选用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1956—2000年系列) 171
附表8 沈阳市径流代表站典型年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月分配 172
附表9 沈阳市蒸发代表站1980—200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月分配 174
附表10 沈阳市主要河流泥沙站实测含沙量与输沙量 174
附表11 沈阳市年降水量特征值表 175
附表12 沈阳市行政分区年降水量特征值表 180
附表13 沈阳市计算分区天然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特征值表 182
附表14 沈阳市行政分区天然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特征值表 187
附表15 沈阳市降水量和天然径流量(地表水资源)1956—2000年平均值 189
附表16 沈阳市选用地下水监测站(井)情况表 191
附表17 沈阳市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 193
附表18 沈阳市山丘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排泄量 195
附表19 沈阳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196
附表20 沈阳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199
附表21 沈阳市计算分区水资源总量(1956—2000年)均值 201
附表22 沈阳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1956—2000年)均值 202
附表23 沈阳市计算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 203
附表24 沈阳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 208
附表25 沈阳市2000年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表 210
附表26 沈阳市2000年计算分区供水量表 211
附表27 沈阳市2000年计算分区用水量表 213
附表28 沈阳市2000年行政分区用水量表 215
附表29 沈阳市2000年计算分区耗水量表 216
附表30 沈阳市2000年行政分区耗水量表 219
附表31 沈阳市合理水质评价结果表 220
附表32 沈阳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结果表 226
附表33 沈阳市地下水单井水化学评价成果表 228
附表34 沈阳市地下水水化学评价成果表 232
附表35 沈阳市地下水单井水质评价成果表 233
附表36 沈阳市地下水水质现状统计成果 239
附表37 沈阳市地下水单井水质(不含铁锰)评价成果表 240
附图 243
附图1 沈阳市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图 244
附图2 沈阳市选用水文站雨量站分布图 245
附图3 沈阳市选用蒸发站分布图 246
附图4 沈阳市选用泥沙站分布图 247
附图5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 248
附图6 沈阳市1980—2000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 249
附图7 沈阳市1956—2000年降水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 250
附图8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连续四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率图 251
附图9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252
附图10 沈阳市1956—2000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 253
附图11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年径流系数等值线图 254
附图12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连续四个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百分率图 255
附图13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20cm口径)等值线图 256
附图14 沈阳市1980—2000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20cm口径)等值线图 257
附图15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E601)等值线图 258
附图16 沈阳市1980—2000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E601)等值线图 259
附图17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干旱指数等值线图 260
附图18 沈阳市1980—2000年平均干旱指数等值线图 261
附图19 沈阳市1956—2000年平均年陆地蒸发量等值线图 262
附图20 沈阳市1956—2000年悬移质平均年输沙模数分区图 263
附图21 沈阳市1956—2000年悬移质平均含沙量分布图 264
附图22 沈阳市地表水矿化度分布图 265
附图23 沈阳市地表水总硬度分布图 266
附图24 沈阳市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图 267
附图25 沈阳市地表水离子径流模数图 268
附图26 沈阳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图 269
附图27 沈阳市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 270
附图28 沈阳市地下水总硬度分布图 271
附图29 沈阳市地下水pH值分布图 272
附图30 沈阳市地下水铁分布图 273
附图31 沈阳市地下水锰分布图 274
附图32 沈阳市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类型区分布图 275
附图33 沈阳市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模数分区图 276
附图34 沈阳市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分区图 277
附图35 沈阳市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模数分区图 278
附图36 沈阳市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分区图 279
附图37 沈阳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区图 280
附图38 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区图 281
附图39 沈阳市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程度分区图 282
附图40 沈阳市全年地表水水质类别图 283
附图41 沈阳市汛期地表水水质类别图 284
附图42 沈阳市非汛期地表水水质类别图 285
附图43 沈阳市地下水水质类别图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