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水盛,谭泰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719416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除序言外共12章,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是辨证论治,常见病的防治和针灸治疗。

绪言 1

一、编写思想与特色 1

二、《中医学》教材内容组织 1

第一章 导读 3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发展概况 3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3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3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四、中医学发展的人文背景 6

(一)阴阳五行对中医学的影响 6

(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6

(三)天人合一对中医的影响 7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7

一、整体观念 7

(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7

(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8

二、辨证论治 9

三、恒动观念 10

(一)自然界的恒动观 10

(二)生命活动的恒动观 10

第三节 中医学的逻辑思维 11

一、比较与分类 11

二、归纳与演绎 12

三、分析与综合 13

第四节 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3

一、重新认识,调整提高 13

二、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14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6

(一)事物的阴阳属性 16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8

(一)说明组织结构 18

(二)说明生理功能 18

(三)说明病理变化 19

(四)指导疾病诊断 19

(五)指导疾病治疗 2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0

二、五行的抽象特性 21

三、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1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22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3

(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23

(二)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3

(三)指导疾病诊断 23

(四)指导临床治疗 24

第三节 精气学说 24

第四节 阴阳、五行、精气三者的辩证关系 25

第三章 藏象 27

第一节 脏腑 27

一、五脏 27

(一)心 27

(二)肺 29

(三)脾 30

(四)肝 32

(五)肾 34

二、六腑 36

(一)胆 36

(二)胃 37

(三)小肠 37

(四)大肠 38

(五)膀胱 38

(六)三焦 38

三、奇恒之腑 39

(一)脑 39

(二)女子胞 39

四、脏腑之间的纵横向联系 39

(一)脏与脏的关系 40

(二)脏与腑的关系 43

(三)腑与腑的关系 44

第二节 气、血、津液 44

一、气 45

(一)气的基本概念 45

(二)气的生成 45

(三)气的功能 45

(四)气的运动 46

(五)气的分类 47

二、血 48

(一)血的基本概念 48

(二)血的生成 48

(三)血的功能 49

(四)血的运行 49

三、津液 49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49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50

(三)津液的功能 50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51

(一)气与血的关系 51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52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52

第四章 经络 5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 54

一、经络的概念 54

二、经络的组成 54

(一)经脉 54

(二)络脉 55

(三)连属部分 55

(四)络属脏腑 56

第二节 十二经脉 56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分类 56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56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57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7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58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8

一、奇经八脉的特点 58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 59

三、奇经八脉的基本内容 59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60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60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60

(一)说明病理变化 60

(二)指导疾病诊断 61

(三)指导临床治疗 61

(四)预防疾病 62

第五章 病因病机 63

第一节 病因 63

一、外感病因 63

(一)六淫 63

(二)疠气 67

二、内伤病因 67

(一)内伤七情 68

(二)饮食 69

(三)劳逸 69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69

(一)痰饮 70

(二)瘀血 70

(三)结石 70

四、其他病因 71

(一)外伤 71

(二)虫兽伤 71

(三)寄生虫 71

(四)中毒 71

(五)医过及先天因素 71

第二节 病机 71

一、正邪相争 72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72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72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72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73

二、阴阳失调 73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73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73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73

三、气机失常 74

(一)气滞 74

(二)气逆 74

(三)气陷 74

(四)气闭 74

(五)气脱 75

第六章 诊法 76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76

一、诊法的基本原理 76

(一)司外揣内 76

(二)见微知著 76

(三)以常衡变 76

二、诊法的运用原则 77

(一)整体审察 77

(二)四诊合参 77

(三)病证结合 77

第二节 望诊 77

一、全身望诊 77

(一)望神 78

(二)望色 78

(三)望形体 79

(四)望动态 79

二、局部望诊 80

(一)望头面 80

(二)望五官 80

(三)望颈项躯体 81

(四)望皮肤 81

(五)望毛发 81

三、望排出物 81

四、望小儿指纹 82

五、望舌 82

(一)望舌质 83

(二)望舌苔 84

(三)望舌的临床意义 85

第三节 闻诊 86

一、听声音 86

二、嗅气味 87

第四节 问诊 87

一、问寒热 87

二、问汗 88

三、问疼痛 88

四、问饮食口味 89

五、问睡眠 89

六、问二便 89

七、问小儿及妇女 90

第五节 切诊 91

一、脉诊 91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 91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91

(三)正常脉象 91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 92

(五)相兼脉及主病 94

(六)脉症的顺逆与从舍 95

二、按诊 95

第七章 辨证 96

第一节 辨证论治概述 96

一、辨证论治体系 96

二、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96

第二节 八纲辨证 97

一、表里辨证 97

(一)表证 97

(二)里证 97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97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97

二、寒热辨证 98

(一)寒证 98

(二)热证 98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98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98

三、虚实辨证 99

(一)虚证 99

(二)实证 99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99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00

四、阴阳辨证 100

(一)阴证与阳证 100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100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关系 101

六、八纲辨证的意义 101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01

一、辨心与小肠病证候 101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101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102

(三)心火亢盛 102

(四)心血瘀阻 102

(五)痰迷心窍 102

(六)痰火扰心 103

(七)小肠实热 103

(八)小肠虚寒 103

二、辨肺与大肠病证候 103

(一)肺气虚 104

(二)肺阴虚 104

(三)风寒束肺 104

(四)风热犯肺 104

(五)燥邪犯肺 104

(六)痰热壅肺 105

(七)痰湿阻肺 105

(八)大肠湿热 105

(九)大肠液亏 105

三、辨脾与胃病证候 105

(一)脾气虚 106

(二)脾阳虚 106

(三)脾气下陷(中气下陷) 106

(四)脾不统血 106

(五)寒湿困脾 107

(六)脾胃湿热 107

(七)胃阴虚 107

(八)胃火炽盛 107

(九)食滞胃脘 107

(十)胃阳虚 108

四、辨肝与胆病证候 108

(一)肝气郁结 108

(二)肝火上炎 108

(三)肝血虚 109

(四)肝阴虚 109

(五)肝阳上亢 109

(六)肝风内动 109

(七)肝胆湿热 110

(八)寒凝肝脉 110

(九)胆郁痰扰 110

五、辨肾与膀胱病证候 110

(一)肾阳虚 111

(二)肾气不固 111

(三)肾虚水泛 111

(四)肾不纳气 111

(五)肾精不足 111

(六)肾阴虚 112

(七)膀胱湿热 112

六、辨脏腑兼病证候 112

(一)心肺气虚 112

(二)心脾两虚 113

(三)心肾不交 113

(四)心肾阳虚 113

(五)肝脾不调 113

(六)肝胃不和 113

(七)肝火犯肺 114

(八)肝肾阴虚 114

(九)肺脾气虚 114

(十)肺肾阴虚 114

(十一)脾肾阳虚 114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15

一、太阳病证 115

(一)太阳中风 115

(二)太阳伤寒 116

二、阳明病证 116

(一)阳明经证 116

(二)阳明腑证 116

三、少阳病证 116

四、太阴病证 116

五、少阴病证 117

(一)少阴寒化证 117

(二)少阴热化证 117

六、厥阴病证 117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118

一、卫分证 118

二、气分证 118

(一)气分热盛 119

(二)热结肠道 119

三、营分证 119

(一)热伤营阴 119

(二)热入心包 119

四、血分证 119

(一)血热妄行 120

(二)肝热动风 120

(三)血热伤阴 120

第六节 三焦辨证 121

第八章 防治原则 122

第一节 养生 122

一、调摄精神形体与适应外界环境 122

(一)养生概念 122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122

二、防微杜渐 123

(一)未病先防 123

(二)既病防变 124

第二节 治则 124

一、治病求本 124

(一)治标与治本 125

(二)正治与反治 125

二、扶正祛邪 126

(一)扶正 126

(二)祛邪 126

三、调整阴阳 127

(一)损其有余 127

(二)补其不足 127

四、三因制宜 127

(一)因时制宜 127

(二)因地制宜 128

(三)因人制宜 128

第三节 治法 128

一、汗法 128

二、吐法 128

三、下法 128

四、和法 129

五、温法 129

六、清法 129

七、消法 129

八、补法 129

第九章 中药 131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31

一、中药的炮制 131

(一)炮制的目的 131

(二)炮制的方法 131

二、中药的性能 132

(一)四气五味 132

(二)归经 133

(三)升降浮沉 133

三、中药的用法 133

(一)配伍 133

(二)禁忌 134

(三)剂量 135

(四)煎服法 135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35

一、解表药 135

(一)辛温解表药 135

(二)辛凉解表药 138

二、清热药 140

(一)清热泻火药 140

(二)清热燥湿药 141

(三)清热解毒药 142

(四)清热凉血药 144

(五)清退虚热药 145

三、泻下药 146

四、祛风湿药 148

五、芳香化湿药 150

六、利水渗湿药 152

七、温里药 154

八、理气药 156

九、消导药 158

十、活血祛瘀药 160

十一、止血药 163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166

(一)化痰药 167

(二)止咳平喘药 169

十三、安神药 171

十四、平肝息风药 172

十五、开窍药 175

十六、补益药 175

(一)补气药 176

(二)补血药 177

(三)补阴药 179

(四)补阳药 181

十七、收涩药 183

十八、驱虫药 185

第十章 方剂 187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87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87

(一)方剂组成原则 187

(二)方剂组成变化 188

二、方剂的剂型 188

(一)汤剂 188

(二)散剂 188

(三)丸剂 188

(四)膏剂 188

(五)酒剂 188

(六)丹剂 189

(七)冲剂 189

(八)片剂 189

(九)口服液 189

(十)注射液 189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89

一、麻黄汤《伤寒论》 189

二、桂枝汤《伤寒论》 190

三、银翘散《温病条辨》 190

四、桑菊饮《温病条辨》 190

五、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1

六、白虎汤《伤寒论》 191

七、清营汤《温病条辨》 192

八、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192

九、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192

十、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193

十一、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193

十二、理中丸《伤寒论》 193

十三、小建中汤《伤寒论》 194

十四、大承气汤《伤寒论》 194

十五、小柴胡汤《伤寒论》 194

十六、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5

十七、茵陈蒿汤《伤寒论》 195

十八、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196

十九、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6

二十、止嗽散《医学心悟》 197

二十一、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197

二十二、桑杏汤《温病条辨》 197

二十三、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198

二十四、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198

二十五、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99

二十六、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199

二十七、小蓟饮子《丹溪心法》 199

二十八、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0

二十九、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200

三十、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1

三十一、归脾汤《济生方》 201

三十二、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201

三十三、肾气丸《金匮要略》 202

三十四、保和丸《丹溪心法》 202

三十五、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203

三十六、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203

三十七、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203

三十八、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4

三十九、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4

四十、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204

四十一、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205

四十二、乌梅丸《伤寒论》 205

第十一章 常见病证 212

一、感冒 212

二、咳嗽 214

三、喘证 216

四、胃痛 218

五、泄泻 220

六、水肿 222

七、淋证 224

八、心痛 226

九、心悸 228

十、眩晕 230

十一、头痛 232

十二、中风 234

十三、郁证 237

十四、血证 239

十五、汗证 243

十六、饮证 245

十七、黄疸 247

十八、痹证 248

十九、消渴 250

二十、虚劳 252

二十一、月经不调 255

月经先期 255

月经后期 256

月经先后无定期 258

月经过多 258

月经过少 259

二十二、痛经 260

二十三、崩漏 261

二十四、带下 263

二十五、脏躁 265

二十六、产后缺乳 266

二十七、痄腮 267

二十八、麻疹 268

二十九、疳证 271

三十、百日咳 272

三十一、夏季热 274

三十二、疖 275

三十三、肠痈 277

三十四、湿疹 278

三十五、瘾疹 279

第十二章 非药物疗法 282

第一节 针灸疗法 282

一、针灸学基础理论 282

(一)腧穴分类 282

(二)腧穴治疗作用 283

(三)腧穴定位方法 283

二、常用腧穴 285

(一)手太阴肺经穴 285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 286

(三)足阳明胃经穴 288

(四)足太阴脾经穴 291

(五)手少阴心经穴 292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 293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 294

(八)足少阴肾经穴 296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 298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299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 300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302

(十三)任脉穴 303

(十四)督脉穴 305

(十五)常用经外穴 307

三、针刺方法 308

(一)针法 308

(二)针刺意外及处理 316

(三)针刺注意事项 318

四、灸法 318

(一)艾灸种类 318

(二)灸治的作用与适应证 321

(三)施灸禁忌及灸后处理 321

第二节 拔罐法 321

一、常用罐具的种类 321

(一)竹罐 321

(二)陶罐 322

(三)玻璃罐 322

(四)抽气罐 322

二、拔罐的操作方法 322

(一)火罐法 322

(二)煮罐法 323

(三)抽气罐法 323

(四)起罐法 323

三、拔罐的应用 323

(一)留罐法 323

(二)走罐法 324

(三)闪罐法 324

(四)留针拔罐法 324

(五)刺血拔罐法 324

(六)药罐法 324

(七)单罐法 324

(八)多罐法 324

四、拔罐的适应范围 324

五、拔罐注意事项 325

第三节 推拿疗法 325

一、推拿疗法概论 325

(一)适应证 325

(二)禁忌证 326

(三)注意事项 326

(四)推拿的介质与物品准备 326

二、常用推拿手法 326

(一)手法的基本要求 327

(二)手法的分类应用 327

第四节 心理疗法 333

一、心理治疗的应用原则 334

二、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335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335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