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氨基酸营养与饲料》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刁其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22006328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作用,代谢途径,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可利用性评定,理想氨基酸的建立及其在饲料配方、低蛋白日粮配制中的应用,氨基酸含量分析与添加剂生物学效价评定。

第一章 氨基酸概述 1

第一节 氨基酸的分类 1

一、根据侧链R基团的结构分类 1

二、根据R基团的极性分类 2

三、根据碳链结构分类 2

四、根据体内合成情况分类 2

五、根据体内代谢产物分类 3

六、氨基酸结构类似物 4

七、氨基酸的异构体 5

第二节 氨基酸的功能 6

一、氨基酸的营养功能 6

二、氨基酸的免疫功能 8

三、氨基酸参与转运体系 10

四、氨基酸生化和分子活性 11

第三节 氨基酸缺乏症与需要量 14

一、氨基酸缺乏症 14

二、氨基酸需要量 15

第四节 中国氨基酸生产状况 16

第五节 氨基酸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17

第六节 氨基酸的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 19

参考文献 20

第二章 氨基酸的生物学特性 22

第一节 动物体内的氨基酸代谢特性 22

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22

二、机体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23

三、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24

四、不同生理条件下的氨基酸代谢 25

五、氨基酸可以作为代谢调控因子 26

六、氨基酸平衡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27

七、转基因技术对氨基酸研究的影响 28

第二节 氨基酸的代谢途径概论 29

一、氨基酸代谢的主要方式 30

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的代谢反应 35

第三节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37

一、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的确定 38

二、方法学的确定 39

三、生长和蛋白质沉积的最适E∶T 39

四、E∶T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的影响 42

五、维持最适E∶T 44

六、非必需氨基酸的功能 45

七、小结 45

第四节 氨基酸的有毒有害作用 46

一、氨基酸不平衡 46

二、支链氨基酸(BCAA)的拮抗 49

三、由非蛋白质氨基酸引起的拮抗作用 51

四、神经毒性氨基酸 53

五、氨基酸的毒性 54

六、小结 54

参考文献 55

第三章 氨基酸的可利用性及其评定方法 57

第一节 可利用氨基酸的定义 57

第二节 影响畜禽氨基酸可利用性的因素 58

一、动物品种、日龄和性别 58

二、原料种类及加工方式 59

三、日粮营养水平 59

四、环境因素 60

五、添加酶制剂或酸化剂 60

第三节 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61

一、体外法 61

二、间接体内法 65

三、直接体内法 65

四、半体内法(运动尼龙袋法) 65

第四节 猪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66

一、屠宰法 67

二、瘘管法 67

三、回-直肠吻合术 67

第五节 禽类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69

一、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的发展 69

二、测定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一些影响因素 70

第六节 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测定方法 71

一、测定内源氨基酸排泄的意义 71

二、影响内源氨基酸排泄的因素 72

三、内源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2

四、各种测定方法的效果评价 81

第七节 可消化氨基酸的应用 83

一、真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应用 83

二、鸡和鸭在氨基酸消化率上的差异 84

三、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结果的应用 84

参考文献 84

第四章 氨基酸模式及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中的应用 85

第一节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模式的研究 85

一、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85

二、氨基酸平衡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86

三、氨基酸平衡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86

第二节 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方法 87

一、血液氨基酸组成法 87

二、肌肉组织氨基酸组成法 87

三、同位素示踪法 87

四、“黑匣子”法 88

五、数学模拟模式拟合法 88

六、营养免疫学法 88

第三节 不同家畜的氨基酸平衡模式 88

一、猪的理想蛋白质 88

二、鸡的氨基酸模式 91

三、反刍动物的氨基酸模式 92

第四节 影响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例模式的主要因素 97

第五节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实际应用及应考虑的问题 98

一、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应用 98

二、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99

第六节 动物氨基酸需要量与缺乏量 100

一、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100

二、不同家畜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101

三、氨基酸的缺乏 113

四、影响动物氨基酸需要量的因素 113

第七节 低蛋白质日粮的配制技术 115

一、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意义 115

二、低蛋白质日粮的配制方法 117

三、低蛋白质日粮的使用效果 119

第八节 合成氨基酸科学选用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五章 氨基酸含量分析和氨基酸添加剂生物效价评定 123

第一节 样品的前处理 123

一、酸水解和氧化水解 123

二、碱水解 125

三、游离氨基酸的提取 126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126

第三节 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127

一、化学分析法 128

二、电化学分析法 128

三、分光光度法 128

四、有效赖氨酸的测定方法 133

第四节 柱前衍生和柱后衍生反应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 133

一、柱后衍生反应 134

二、柱前衍生反应 134

三、未衍生氨基酸的其他分离和检测技术 135

第五节 近红外技术在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估测中的应用 136

第六节 饲料生产中分析氨基酸含量的意义 138

一、了解饲料原料,优化饲料配方 138

二、监控配合饲料质量 139

三、测定可消化氨基酸 139

参考文献 139

第六章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 141

第一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研究简史 141

第二节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 143

一、氨基酸在瘤胃内降解与合成 143

二、小肠氨基酸来源 143

三、小肠氨基酸供应量的预测 145

四、氨基酸在反刍动物小肠内的消化 145

第三节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吸收 145

一、胃肠道氨基酸的吸收 145

二、胃肠道小肽的吸收 147

第四节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 147

一、肝脏的氨基酸代谢 147

二、乳腺的氨基酸代谢 148

三、反刍动物组织中氨基酸代谢 150

第五节 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151

第六节 反刍动物氨基酸的平衡 151

一、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 152

二、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研究进展 153

第七节 反刍动物氨基酸的平衡与调控 158

一、小肠氨基酸供应模型的调控 158

二、促进小肠养分吸收的调控 159

三、组织养分利用与分配的调控 159

第八节 反刍动物氨基酸保护研究 159

一、反刍动物过瘤胃技术的应用现状 160

二、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原理和方法 161

三、包被技术在RPAA的应用 162

四、RPAA的稳定性检验与评价 163

五、影响RPAA饲用效果的因素 163

六、RPAA的优点及应用 164

第九节 反刍动物氨基酸模型估计 165

一、析因模型 165

二、回归模型 169

三、可消化氨基酸模型 171

四、剂量-反应模型 173

参考文献 175

第七章 小肽营养原理与应用技术 177

第一节 小肽的生理生化特点 177

一、小肽的吸收机制 177

二、小肽的吸收特点 182

三、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 183

第二节 小肽的营养功能 185

一、小肽的基本营养功能 185

二、肽的生理活性作用 187

三、组织对小肽的利用 190

四、肽营养的调控技术 190

第三节 小肽的生产与研究方法 191

一、小肽的生产方法 191

二、生物活性肽 194

三、小肽的研究方法 200

四、小肽的测定方法 201

第四节 小肽的应用 202

一、小肽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202

二、小肽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203

三、小肽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205

四、小肽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207

第五节 小肽研究新动向 207

参考文献 208

第八章 氨基酸单体及其衍生物的理化特性与用途 210

第一节 必需氨基酸单体及其衍生物 210

一、L-赖氨酸 212

二、蛋氨酸 214

三、L-组氨酸及其衍生物 217

四、苏氨酸及其衍生物 218

五、色氨酸及其衍生物 221

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 223

七、精氨酸及其衍生物 225

八、支链氨基酸(BCAA) 227

第二节 非必需氨基酸单体及其衍生物 232

一、牛磺酸 232

二、L-胱氨酸 234

三、L-酪氨酸 234

四、脯氨酸及其衍生物 235

五、L-谷氨酰胺 237

六、甘氨酸 239

七、丝氨酸及其衍生物 240

八、DL-丙氨酸 242

九、L-丙氨酸 242

十、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 243

十一、L-天冬酰胺 244

参考文献 245

第九章 氨基酸的生产技术 246

第一节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概论 246

一、直接发酵法 246

二、添加前体发酵法 247

三、酶法 247

四、化学合成法 247

五、蛋白质水解提取法 248

六、氨基酸的工业现状和动态 248

第二节 直接发酵法生产氨基酸 249

一、L-谷氨酸的生产 249

二、L-赖氨酸的生产 254

三、L-苏氨酸的生产 258

四、L-苯丙氨酸的生产 260

五、L-异亮氨酸、L-缬氨酸和L-亮氨酸的生产 263

六、L-谷氨酰胺的生产 266

七、L-脯氨酸的生产 267

八、L-精氨酸的生产 267

第三节 添加前体发酵法生产氨基酸 270

一、L-丝氨酸的生产 270

二、L-色氨酸的生产 272

三、L-脯氨酸的生产 272

参考文献 272

附录 主要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