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难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继奋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2006230X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为鲁迅接受研究,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鲁迅作品在我国母语教学中的接受方式,接受心里及接受流程等,对鲁迅的思想、文学进行接受审美阐释。

绪论 1

第一章 “立人”:一个民族的世纪理想 19

第一节 鲁迅人学思想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百年对话 19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鲁迅人学思想的形成与超越 21

二、“国家课程标准”与21世纪新人的塑造 26

第二节 “致人性于全”:现代人格设计的基本理念 29

一、“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 30

(一)、“尊个性而张灵明”的话语逻辑 32

(二)、开创个性存在与发展的合理空间 39

(三)、在言语实践中培养主体的精神自觉 48

二、“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 58

(一)、科学与人文:健全人生的理想双翼 59

(二)、文学与审美:“涵养吾人之神思也” 66

第二章 文化审美观照下的文学“为人生” 72

第一节 文化创造、审美创造与人生意义 72

一、从词源考证看文化“化”人 72

二、沉潜与超越:鲁迅文化心理的构成因素 75

第二节 文化审美:鲁迅独特的人生创造形式 77

一、素朴灰色的人生影像:对传统小说定义的改写 77

二、文化反思中的历史意识与理性深度 80

第三节 文化解读:一种走近与“对话”的方式 88

一、风俗世情:中国前现代时期文化的呈现方式 89

二、“文化分析”:对生活意义或价值的澄清 91

第四节 鲁迅文化观对当下母语教育的启示 94

一、从“语文”概念的界定看文化维度上“对话”的可能 95

二、否定性表达方式对现代文化的建设意义 98

三、文化传承:从古旧典雅向现代刚健推进 104

第五节 文化经典:确立鲁迅在母语教材中的“定篇”地位 106

一、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21世纪鲁迅成为远去的“背影” 106

二、“定篇”:鲁迅经典保存的特定空间 109

第三章 置于时代精神氛围下的鲁迅接受观照 112

第一节 共时性水平接受:鲁迅学界与语文教育界的平行比较 113

一、1949—1976 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时代总特征 113

(一)、文学“一体化”,社会学阐释,鲁迅“圣化” 113

(二)、语文教育:政治工具性质,“汉语”、“文学”分科,“文道之争”,教材选篇:从“五四”启蒙作品转向战斗性杂文 118

二、1976—2006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第二次启蒙 136

(一)、鲁迅研究的“学理化”、边缘理论的引入与新成果的收获 136

(二)、语文课程:从“工具性”定位向“工具性、人文性”转变“应试教育”、“标准化”评价、课程改革与教育理念转型 142

第二节 历时性垂直接受:60年鲁迅意义接受的反思 152

一、反思的理论依据与鲁迅文本意义接受分析 152

二、解释的历史性:解释的被规定性、解释群体 157

三、“为人生”:鲁迅经典意义的现代性表达 160

四、多元解释中审美意义的核心价值 165

第四章 教育体制内的特殊接受群体研究 171

第一节 处于当代文化转型思潮中的接受群体审视 172

一、转型时期当代文化与文学整体格局扫描 172

(一)、大众文学,现代传媒的勃兴,欲望化大潮,人文精神失落 173

(二)、全球“一体化”,海外汉学的引进,经典重构,颠覆与传承 176

二、中学生接受群体心理分析:时尚性趣味,功利化追求,质疑经典 179

第二节 “言说”与“对话”:“潜在读者”与“现实读者” 183

一、“潜在读者”:鲁迅“言说”与“倾听”的特定对象 184

二、“现实读者”:“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分析 190

三、另一种“现实读者”:从接受中介的阐释能力反观现代文学教育 194

第三节 接受者存在的差距与“对话”可能性途径的探索 198

一、“五四”新文学与“国语”教育互动史实的当下启示 198

二、在两种反馈中比较接受空间的差异及方法的谋求 204

第五章 走向审美的鲁迅接受 210

第一节 鲁迅美学思想诠释 210

一、历史争议:是“观念载体”还是“审美物化” 210

二、艺术理念的执着:“创作总根于爱” 221

第二节 鲁迅接受中的“反审美”倾向批判 226

一、以社会背景为前提推导出政治性结论 226

二、机械刚性的社会科学术语对文本意蕴的挤压 232

三、教学价值终极指向的“文以载道” 234

第六章 审美接受中的心理规律研究 238

第一节 鲁迅的文本特征与“心理距离说”理论的运用 239

一、接受的姿态:旁观与介入 241

二、炽烈的情感:否定与肯定 247

三、独特的言说:再现与表现 254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一般过程与鲁迅文本接受 258

一、注意定位与渐入佳境 259

二、发现“完形”与高峰体验 260

三、理性判断与审美效应 264

第三节 鲁迅文本的悲剧美感与接受心理研究 266

一、基于悲剧本质认识的接受研究 266

(一)、人生有价值东西的毁灭是悲剧痛感的根源 267

(二)、在“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过程中体验悲剧痛感 269

(三)、在“反价值”的结局中激发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71

二、“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 273

第七章 理解的语言性:“召唤结构” 280

第一节 “召唤结构”:有效“对话”的创造空间 280

一、语言:鲁迅遭逢世界的艺术方式 280

二、“空白”:审美接受有效开始的驱动力 281

第二节 鲁迅文本多层次语言结构的“召唤性” 285

一、语音语调语形层 285

二、语义建构层 287

三、修辞格层 293

(一)、象征——意蕴丰厚的文化隐喻 293

(二)、反复——简洁中的繁复 294

四、意象意境层 298

(一)、意象群组合构成的人生境遇 299

(二)、场面描写中的文化元素 300

(三)、情节结构中的无限空白 305

五、思想感情层 307

第三节 破译“空白”:接受主体的创造 313

一、接受主体的“心理图式”与个性化阐释 313

二、接受主体介入与“对话”中的引导 314

第八章 叙事形式的现代性与鲁迅小说接受研究 317

第一节 鲁迅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317

一、西方小说影响与叙事理念的嬗变 317

二、《呐喊》、《彷徨》叙事的现代特征 319

第二节 传统理论对于鲁迅小说接受的不适应性 324

一、知识体系的陈旧及与当代批评理论的疏离 324

二、传统小说“三要素”对鲁迅文本意义的遮蔽 326

第三节 基于叙事者话语方式研究的“倾听”与“对话” 331

一、内聚焦叙事策略及叙事代言者带来的对话难度 332

二、双重聚焦与多重叙事的叙述变奏 342

三、零聚焦倒叙模式与叙事者视角的有意限制 349

四、在叙事者视角的变化中读出两个故事 356

五、超位视点的全局控制与文本的深层意蕴 376

附录 390

参考书目 390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