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电影美术的概念 1
二、电影美术史研究的意义 2
三、关于中国电影美术史的分期与发展 4
四、中国电影美术史研究的基本思路 8
第一章 中国布景与西方影戏(1905—1929) 11
第一节 老“国粹”与新“玩意儿”的结晶 11
第二节 绘画艺术对初期电影美术的影响 13
一、写实的西洋绘画 14
二、“海派”中国画 16
三、时尚风俗画——《点石斋画报》 17
四、中西合璧的月份牌年画 19
五、漫画与动画 21
第三节 从舞台“布景”到电影“置景”——早期的电影美术 22
一、舞台布景是电影美术的祖先 22
二、电影布景师——画家的新职业 26
三、欧化与唯美——早期电影美术的特征 28
四、重教化、倡人伦的民族思想意识 32
第四节 布景师的新天地——古装片、武侠片的美术设计 34
第五节 真实——电影美术的本质特性 40
一、从“棚内”走向“棚外” 40
二、中国电影特技的诞生 42
第六节 早期电影美术师 44
第七节 小结:以戏曲、“文明戏”布景为主的初期电影美术 48
第二章 社会现实与民众梦幻(1930—1949) 52
第一节 电影空间的觉醒 52
一、大转折——从舞台空间到电影空间 52
二、新起点——电影空间的确立 56
第二节 激情与悲愤——电影美术的现实主义道路 61
一、“到民间去” 62
二、永不熄灭的“万家灯火” 71
三、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79
第三节 电影美术与电影造型语言的民族化探索 82
第四节 中国电影美术中的好莱坞模式 91
第五节 现实与梦幻——走向成熟的中国电影美术 97
第六节 从布景师到电影导演 99
第七节 小结:现实主义传统与好莱坞模式的结合 105
第三章 情景交融与诗情画意(1950—1966) 108
第一节 银幕的新时代 108
第二节 电影题材的多样化与电影美术的真实性 114
一、题材的多样和形式(风格)的统一 115
二、真诚的情感与质朴的造型——电影美术设计图 139
第三节 诗情画意——影像造型的意境 143
一、“风从东方来” 143
二、“意象”造型 146
第四节 宏伟史诗——历史影片的美术设计 153
第五节 瑰丽的奇葩——戏曲影片的美术设计 156
第六节 重要的电影美术师 163
第七节 小结:中国电影美术东方美学造型风格的形成 174
第四章 “三突出”与“高大全”(1966—1976) 177
第一节 “三突出”——为政治服务的样板戏电影美术 177
一、“样板戏”电影的造型口诀 180
二、“样板戏”电影的造型模式 181
三、“还原舞台,高于舞台” 183
四、从舞台到电影 190
第二节 “高大全”与“红光亮”——“文革”电影美术的造型模式 194
一、“高大全”——虚妄的现实 195
二、“红光亮”——阳光下的阴霾 203
第三节 小结:“文革”时期电影美术的特征 210
第五章 冲突与探索(1978—1989) 214
第一节 艺术思潮与电影美学 214
一、电影本性的讨论 214
二、探索(第五代)电影之前 216
第二节 诗意电影的美术设计 219
第三节 纪实电影的美术设计 229
第四节 戏剧电影的美术设计 236
第五节 探索、观念、造型 246
一、反传统——探索观念的确立 247
二、新影像——以造型为本 250
三、仪式化——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铺排 256
四、“错位”——用造型思考影像 264
第六节 民族意识和历史画卷的展现 269
第七节 小结:中国电影美术的造型语言体系的成熟 278
附录一:中国电影美术师人物小传 284
附录二:历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服装、化装、道具、特技获奖作品名单 343
附录三: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获美术类奖项 348
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