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号分析 1
1.1 信号分类 1
1.1.1 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 1
1.1.2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1
1.1.3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
1.1.4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
1.2 信号的频谱及带宽 3
1.2.1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
1.2.2 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11
1.2.3 信号的带宽 14
1.3 随机信号 16
1.3.1 随机变量 16
1.3.2 随机过程 19
1.4 噪声 27
1.4.1 通信系统的噪声 27
1.4.2 噪声的数学模型 28
1.5 线性系统对随机信号的响应 29
1.5.1 线性系统对随机信号的响应 29
1.5.2 信号传输不失真的条件 31
1.6 信号处理器件 31
1.6.1 滤波器 31
1.6.2 乘法器 34
本章小结 35
习题 35
第2章 通信绪论 38
2.1 通信系统的几种类型 38
2.1.1 卫星通信 38
2.1.2 电话通信 42
2.1.3 微波通信 44
2.1.4 光纤通信 47
2.1.5 移动通信 49
2.2 通信系统的模型 51
2.2.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51
2.2.2 通信系统的分类 52
2.3 信息度量 54
2.4 通信信道 56
2.4.1 物理信道 56
2.4.2 信道模型 60
2.4.3 信道容量 63
2.5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4
2.5.1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4
2.5.2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5
本章小结 66
习题 67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68
3.1 概述 68
3.1.1 调制作用 68
3.1.2 调制类型 69
3.1.3 调制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 70
3.2 幅度调制系统 70
3.2.1 常规双边带调幅(AM) 70
3.2.2 双边带调幅(DSB) 74
3.2.3 单边带调幅(SSB) 76
3.2.4 残留边带调幅(VSB) 80
3.3 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 83
3.3.1 相干解调 83
3.3.2 非相干解调 84
3.4 幅度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86
3.4.1 幅度解调模型 86
3.4.2 相干解调的性能分析 87
3.4.3 非相干解调的性能分析 90
3.5 角度调制 92
3.5.1 角度调制基本概念 92
3.5.2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分析 94
3.5.3 角度调制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97
3.6 角度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102
3.6.1 宽带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102
3.6.2 窄带调频系统的性能分析 106
本章小结 108
习题 108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11
4.1 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组成 111
4.1.1 数字基带系统的组成 111
4.1.2 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问题 112
4.2 数字基带信号 112
4.2.1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 112
4.2.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116
4.3 无码间串扰的数字基带系统 122
4.3.1 码间串扰的形成 122
4.3.2 无码间串扰的数字基带系统 123
4.4 数字基带系统的性能分析 127
4.4.1 误码率计算公式 127
4.4.2 最佳门限值 129
4.4.3 数字基带系统误码率的计算 129
4.5 眼图 130
4.5.1 眼图的概念 130
4.5.2 眼图的模型 131
4.6 时域均衡 131
4.6.1 均衡的基本概念 131
4.6.2 时域均衡器的工作原理 132
4.7 部分响应系统 135
4.7.1 部分响应波形 135
4.7.2 差错传输和预编码 137
4.7.3 部分响应波形的一般表示 138
4.8 扰码与解扰 138
4.8.1 扰码与解扰的基本概念 138
4.8.2 m序列 139
4.8.3 扰码和解扰的原理 143
4.8.4 m序列在误码率测量中的应用 143
本章小结 144
习题 145
第5章 数字调制系统 147
5.1 二进制数字调制 147
5.1.1 二进制数字幅移键控(2ASK) 147
5.1.2 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2FSK) 154
5.1.3 二进制数字相移键控(2PSK和2DPSK) 161
5.1.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169
5.2 多进制数字调制 170
5.2.1 多进制幅移键控(MASK) 170
5.2.2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173
5.2.3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175
5.3 数字调制新技术 180
5.3.1 正交振幅调制(QAM) 180
5.3.2 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 182
5.3.3 最小频移键控(MSK) 183
5.3.4 扩频技术 186
5.3.5 正交频分复用 190
5.4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92
5.4.1 最佳接收的概念 192
5.4.2 最佳接收机 193
5.4.3 最佳接收机性能 196
本章小结 199
习题 200
第6章 模拟信号的编码传输 202
6.1 抽样定理 202
6.1.1 低通抽样定理 203
6.1.2 带通抽样定理 205
6.2 模拟信号的量化 207
6.2.1 量化和量化噪声 207
6.2.2 均匀量化和和非均匀量化 210
6.3 编码 212
6.3.1 编码码型 212
6.3.2 13折线A律编码 214
6.4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215
6.4.1 PCM系统组成 216
6.4.2 PCM系统的码元速率和带宽 216
6.4.3 PCM系统的性能 216
6.5 增量调制系统 217
6.5.1 △M系统工作原理 217
6.5.2 △M系统的性能 220
6.5.3 总和△M调制系统 221
6.5.4 增量脉码调制 223
6.6 时分多路复用 224
6.6.1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224
6.6.2 PCM 30/32系统简介 225
6.6.3 SDH技术简介 226
本章小结 229
习题 229
第7章 信道编码 231
7.1 概述 231
7.1.1 信道编码的意义 231
7.1.2 信道特性与差错控制方式 234
7.1.3 信道编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5
7.1.4 几种简单的信道编码方法 236
7.2 线性分组码 238
7.2.1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238
7.2.2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240
7.2.3 汉明码 243
7.2.4 交织码 243
7.3 循环码 243
7.3.1 循环码的特点和码多项式 243
7.3.2 生成多项式 244
7.3.3 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247
本章小结 249
习题 249
附录A 常用三角函数公式 250
附录B 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 251
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