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辞格演变史 641
第一章 绪论 641
一、辞格略说 641
二、汉语辞格史发展演进中的特点 643
三、多角度地研究辞格史 649
第二章 比喻的演变 651
第一节 引言 651
一、定义 651
二、比喻发展概要 652
第二节 商周时期:比喻萌芽期 654
一、比喻的基本形式 654
(一)明喻详式仅用“如”、“若”二喻词,二者结构、功能有别 654
(二)明喻略式 657
(三)借喻 658
(四)隐喻萌芽 659
(五)定中喻萌芽 660
二、比喻的文体分布 660
(一)散文比喻形式自由 660
(二)诗歌比喻结构简约、形式整齐 662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比喻的基本形式形成 663
一、比喻的类别 663
(一)明喻详式喻词系统基本完备 663
(二)明喻略式 668
(三)以判断句为形式的隐喻大量出现 671
(四)借喻始用于文学 672
(五)喻体作定语的定中喻正式定型 673
二、比喻的文体分布 674
(一)散文中的比喻:形式、功能都更多样化 674
(二)诗歌主要变化:借喻开始在诗歌中大量出现 674
第四节 汉魏南北朝:传统比喻的过渡时期 675
一、比喻的种类 675
(一)明喻详式部分喻词在诗歌中趋同 675
(二)隐喻产生了以“为”、“成”作喻词的新形式 680
(三)借喻的语言单位多样化 681
(四)定中喻产生新的结构变化 682
(五)状中喻成熟 683
(六)诗歌中出现省喻词的比喻 684
二、比喻与文体 685
(一)艺术性散文中比喻用于描写 685
(二)诗赋类文体比喻出现喻词省略、喻词功能趋同现象 685
第五节 唐宋时期:传统比喻成熟定型期 686
一、比喻的形式 687
(一)明喻详式不同喻词功能同化 687
(二)隐喻无变化 690
(三)借喻: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690
(四)定中喻:结构灵活、运用自如 692
(五)省略词的比喻增多 693
(六)以普通动词作比喻词的比喻 694
(七)出现带比喻助词的比喻句 695
二、比喻的文体分布 695
(一)唐诗的比喻:以篇章为单位的借喻、明喻略式大量使用 696
(二)唐宋词中定中喻有发展 698
第六节 元明清:比喻的古今过渡期 698
一、比喻的形式 699
(一)明喻详式产生大量的新形式 699
(二)明喻略式无变化 701
(三)隐喻用“为”以及现代出现最常用的“是”为喻词 702
(四)借喻无变化 702
(五)定中喻产生加缀比喻助词的新形式 703
(六)状中喻产生加缀比喻助词的新形式 704
二、比喻的文体分布 705
(一)散文中大量使用博喻 705
(二)小说大量出现新的比喻形式 706
(三)散曲中的比喻形式自由化、喻体俚俗化 707
第七节 现代:比喻突变时期 709
一、比喻的形式 709
(一)明喻以“像”为喻词是最典型形式 709
(二)隐喻普遍使用喻词 713
(三)借喻无变化 714
(四)定中喻继承明清传统并发展出新形式 714
二、比喻的文体分布 715
(一)文艺散文中的比喻:形式自由、选美好事物为喻 715
(二)诗歌中的比喻:本体抽象化、形式自由化 717
(三)小说中的比喻:平实与奇特 719
第八节 结语 723
一、历史上的比喻研究 723
(一)魏晋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比喻理论 723
(二)南宋陈骙《文则》的比喻理论 725
(三)陈望道的比喻理论 726
(四)钱钟书的比喻理论 727
二、比喻的思维机制 727
三、比喻与汉民族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思维习惯 730
四、比喻与社会观念 732
五、比喻的功能 735
(一)说明论证 735
(二)形象描绘 736
(三)婉曲达意 737
第三章 借代的演变 739
第一节 引言 739
一、借代的定义与分类 739
二、借代辞格发展脉络 740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借代 741
一、西周铭文中的借代修辞现象 742
二、春秋战国时期借代品类多样 742
(一)旁借类 743
1.服饰标记代 743
2.生理特征代 745
3.动作行为代 746
4.事物所在代 747
5.事物原料代 748
6.事物工具代 749
7.事物作用代 751
(二)对代类 751
1.部分和全体相代 752
2.特定和普通相代 754
3.具体和抽象相代 757
4.结果和原因相代 760
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借代 762
一、旁借类 762
(一)服饰标记代 762
(二)生理特征代 764
(三)动作行为代 767
(四)事物产地代 769
(五)事物原料代 770
(六)别称异名代 771
(七)事物代所在 773
二、对代类 775
(一)部分代全体 775
(二)结果代原因 778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借代 779
一、旁借类 779
(一)服饰标记代 779
(二)事物产地代 781
(三)事物作者代 783
(四)作品代作者 784
(五)事物作用代 787
(六)别称异名代 788
(七)事物代所在 791
(八)性状、性态代 793
二、对代类 794
(一)部分代全体 794
(二)特定代普通 797
(三)抽象代具体 798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借代 799
一、旁借类 800
(一)服饰标记代 800
(二)事物标记与生理特征代 803
(三)事物所在代 804
(四)事物作用代 806
(五)别称异名代 807
(六)绰号代 808
二、对代类 810
(一)部分与全体相代 811
(二)特定与普通相代 813
(三)具体与抽象相代 815
(四)结果代原因 817
第六节 现代的借代 818
一、旁借类 819
(一)服饰标记代 819
(二)绰号代 821
(三)商品品牌代 822
(四)标点和符号代 824
(五)外文、外文字母代 828
二、对代类 829
(一)抽象的数字符号代具体 829
(二)具体代抽象 834
三、借代运用领域的拓展 834
(一)广播语体中的借代运用 835
(二)广告语体中的借代运用 836
四、借代与比喻的交错使用和借代的连用 837
(一)借代与比喻交错使用,比喻对借代起到阐释作用 837
(二)借代连用 838
第七节 结语 840
一、古代有关借代修辞现象的论述 840
(一)南北朝关于借代现象滥用的批评 840
(二)唐宋时期有关借代与借代方式的论述 841
(三)明清时期关于借代的理论 842
二、现代的借代理论 845
(一)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的借代理论 845
(二)21世纪的借代理论 848
三、借代既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850
(一)借代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850
(二)借代同样是一种认知方式 852
四、借代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853
第四章 引用的演变 857
第一节 引言 857
一、引用辞格的定义 857
二、引用辞格的分类 858
(一)从形式角度的分类:明引、暗引 858
(二)从意义角度的分类:正用、反用、化用、夸用、借用、别用等 858
(三)从引用数量方面分类:单引、双引、博引 859
三、引用辞格发展脉络 859
第二节 先秦时期 861
一、引用修辞现象始于夏代 861
二、引用的来源与特点 862
(一)引用三来源 862
(二)引用两特点:重视口语与典籍的引用 862
三、明引与暗引 865
(一)明引 865
(二)暗引 865
四、正用、借用与虚用 866
(一)正用 866
(二)借用 868
(三)虚用 869
五、单引、双引与博引 871
(一)单引与双引 871
(二)博引 871
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872
一、引用的来源与特点 872
(一)引用的来源有所扩展 872
(二)引用的特点:重视书面语的引用,以经学、史学为多 872
二、散文体中的明引、暗引与别用 874
(一)明引、暗引的变化 874
(二)别用:应对别用、诙谐别用(谑引) 875
三、赋体、骈文体的主要引用方式 877
(一)正用 878
(二)反用 878
(三)化用 879
(四)借用 881
(五)夸用 883
(六)博引 884
第四节 唐宋元时期 885
一、引用方式的发展 885
(一)反用:大幅度增加 885
(二)化用:化用唐诗 887
(三)借用:多用字面义 888
(四)集句:集句诗与集句词 890
1.单篇集句诗、集句词 891
2.集句专书 893
二、引用的时间性与所属性的变化 896
(一)“用当时作者语为故事” 896
(二)前代人引用后代人的言和事 898
(三)“用自己诗为故事” 899
三、引用重视适应题旨情境 900
(一)切题 900
(二)切合对象、作者姓氏 901
(三)切合时间、地点 904
第五节 明清时期 905
一、小说体引用的发展 905
(一)引用手法的繁荣 905
(二)引用方式的发展 906
1.正用:向通俗化发展 906
2.化用:多角度变动所引俗语形式 907
3.夸用:夸大俗语表达义或引用有夸张义的俗语 910
4.谑引:曲解俗语 912
5.博引:俗语的连续引用 914
二、诗词戏曲体集句的发展 915
(一)诗词体出现多部集句专书 915
1.专题集句专书 915
2.非专题集句专书 918
(二)戏曲体出现集句诗 922
第六节 现代时期 925
一、引用的来源与分布 925
(一)来源;古今中外 925
(二)分布:领域广阔 927
二、引用方式的发展变化 927
(一)反用:翻旧为新、化常为奇;化贬为褒、化褒为贬 927
(二)化用:截取、扩引、意引 929
(三)借用:只引词面义,表达义完全翻新 933
(四)谑引:词语曲解,谐音曲解 935
第七节 结语 939
一、古今关于引用的理论 939
(一)先秦与南北朝时期有关引用的理论 939
(二)宋代的引用理论 940
(三)元明时期的引用理论 941
(四)现代的代表性引用理论 942
二、文体的发展为引用手法提供了用武之地 943
三、引用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 945
(一)先秦政治、文化、外交的发展需要引用 945
(二)民族文化心理——祖先崇拜、圣贤权威崇拜的具体体现 947
(三)帝王的提倡与文坛以“用典隶事”炫耀才学风尚的影响 948
(四)宋代“反用”大量涌现的社会文化环境 949
1.疑古精神 950
2.禅学影响 950
3.文坛上创新风尚的促进 952
第五章 移就的演变 953
第一节 引言 953
一、定义 953
二、移就发展概略 954
(一)汉魏南北朝:初始定型期 954
(二)唐宋元明清:发展成熟期 954
(三)现当代:演化新变期 955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初始定型期 956
一、有关汉魏前的“移就” 956
(一)《诗经》用例为移就先导 956
(二)《史记》移就用例不可靠 957
二、以物性为主因的移就萌芽形态在汉魏产生 958
(一)汉赋出现少量萌芽状态的移就 958
(二)魏晋后萌芽状态移就增多 958
三、以人情为主因的移就产生 960
第三节 唐宋元明清:发展成熟期 962
一、唐诗中的移就 963
二、宋词中的移就 964
三、偶见的元明移就 967
四、清代词作中的移就 968
第三节 现代:演化新变期 971
一、移就的基本形式 972
(一)继承传统的移就 972
(二)新型的移就 974
二、移就在文体分布上的巨大变化 977
(一)小说开始运用移就 977
(二)散文开始运用移就 979
(三)诗歌中移就的运用数量剧增,新型移就大量使用 980
第四节 结语 983
一、移就的生成理据 983
(一)移情作用 983
(二)形式类推和接近联想 984
二、移就的修辞功能 986
(一)感受的新奇性 986
(二)概念的形象化 987
(三)强烈的抒情性 988
第六章 比拟的演变 990
第一节 引言 990
一、比拟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990
二、比拟发展概况 992
第二节 先秦比拟:纯拟人阶段 994
一、诗歌中的拟人 994
(一)呼告拟人 994
(二)物言拟人 995
二、散文中的拟人 996
(一)超句动物拟人 996
(二)超句植物及其他无生命之物拟人 997
第三节 汉魏南北朝的比拟:比拟的过渡时期 999
一、散文中的传统拟人形式:超句动、植物拟人 999
二、诗歌中多种比拟新形式 1000
(一)继承《诗经》的呼告拟人 1001
(二)受楚文化影响而新产生“无生命物物言拟人” 1001
(三)传统拟人最典型的形式——动物性拟人萌芽 1004
(四)虚物拟物萌芽 1006
第四节 唐代比拟:传统拟人格在唐诗中的成熟、定型期 1007
一、唐诗中的比拟 1007
(一)动作性拟人成熟 1007
(二)呼告拟人偶见 1011
(三)物言拟人萎缩 1011
(四)虚物拟物偶见 1012
二、散文中的比拟:继承先秦的超句动植物拟人 1012
第五节 宋至清代的比拟:传统拟人延用、虚物拟物成熟时期 1013
一、诗歌中的多种比拟 1014
(一)动作性拟人持续使用 1014
(二)性状性拟人萌芽 1017
(三)呼告拟人延用 1018
(四)虚物拟物方式大量出现 1018
二、散文多延用超句动植物拟人 1020
三、宋至清代比拟的若干变化分析 1021
(一)虚物拟物迅速增加 1021
(二)物言拟人进一步萎缩 1021
第六节 现代比拟:比拟的突变时期 1024
一、比拟在各类文艺语体中的广泛分布 1024
(一)诗歌:全面继承中发展出新用法 1024
(二)小说:始用各类比拟 1028
(三)散文:比拟兼诗歌、小说之长 1032
二、对现代比拟主要变化的分析 1037
(一)产生了以抽象事物为本体的拟人 1037
(二)拟人的拟体具体化——人的特性更细致更具体 1039
(三)性状性拟人真正成熟 1042
(四)实物拟物成熟 1042
(五)虚物拟物拟体具体化 1043
第七节 结语 1045
一、比拟形成的机制 1045
(一)超句拟人形成:万物有灵 1045
(二)动作性拟人:移情与心物同构 1047
(三)虚物拟物:始于夸张终于类推 1051
(四)实物拟物:相似联想 1052
二、比拟的修辞效果 1053
(一)借景抒情功能 1053
(二)形象化功能 1055
(三)陌生化功能 1056
第七章 讽喻的演变 1059
第一节 引言 1059
一、讽喻的定义 1059
二、讽喻发展概况 1060
第二节 先秦两汉:依附性讽喻时期 1061
一、讽喻形成的时代背景 1061
二、讽喻的类别 1062
(一)按喻体性质划分 1062
(二)按讽喻的结构划分 1066
三、讽喻的文体分布 1068
(一)依附于子书的讽喻 1068
(二)依附于史传的讽喻 1070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独立性讽喻出现时期 1071
一、魏晋讽喻的社会背景 1071
(一)随着儒学衰退、学术方法改变,自创讽喻减少 1071
(二)佛教的传播使翻译讽喻增多 1073
二、讽喻的类别 1074
(一)按喻体性质划分 1074
(二)按讽喻的结构划分 1076
三、讽喻的文体分布 1078
(一)以《百喻经》为代表的篇章独立的佛经讽喻 1078
(二)依附于理论著作的讽喻 1078
第四节 唐宋:讽喻文学化时期 1079
一、唐宋时代讽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1079
(一)尖锐的社会矛盾,重大的社会问题促进了讽喻的运用 1079
(二)佛教经典的影响 1082
(三)古文运动带来的文体解放促进了讽喻的发展 1082
二、讽喻的形式 1083
(一)按喻体性质划分 1083
(二)按讽喻的结构划分 1087
三、讽喻的文体分布 1090
(一)唐代出现艺术散文性讽喻 1090
(二)宋代出现笑话集里的讽喻 1092
第五节 元明清:讽喻俚俗化时期 1093
一、元明清讽喻与社会文化 1093
(一)王朝衰落之时社会矛盾空前激烈 1093
(二)王朝衰落之时,统治力量削弱,文禁相对松弛 1096
(三)市民阶层的兴起与讽喻作品俚俗化 1098
二、讽喻的类别 1098
(一)按喻体性质划分 1098
(二)按讽喻的结构划分 1102
三、讽喻的文体分布 1104
(一)大量出现笑话性的讽喻 1104
(二)艺术性散文中的讽喻 1106
第六节 现代:讽喻文体化时期 1107
一、讽喻与现代社会、文化环境 1108
(一)尖锐的社会矛盾,不自由的政治环境促使讽喻手法的使用 1108
(二)受国外寓言的巨大影响 1110
二、讽喻的类别 1112
(一)按喻体性质划分 1112
(二)按讽喻的结构划分 1116
三、讽喻与文体 1121
(一)讽喻以“寓言”为固定的文体形式 1121
(二)产生了诗歌体讽喻 1122
第七节 结语 1123
一、讽喻形成的理据 1123
(一)讽喻与相似联想 1123
(二)讽喻与人类的娱乐天性 1123
二、讽喻的功能 1125
(一)说理论证 1125
(二)讥刺嘲讽 1127
(三)隐晦婉曲 1128
第八章 避讳的演变 1130
第一节 引言 1130
一、避讳的定义和分类 1130
二、避讳的演变轨迹 1132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避讳 1134
一、避讳的起源 1134
二、有关避讳的几则最早的记载 1138
三、避讳作为一种礼仪文化 1140
(一)“卒哭乃讳” 1141
(二)“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1142
(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1142
(四)“入竞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1143
四、避讳的方法:改字法、曲笔法、隐瞒法 1143
五、避讳的重要部分——忌讳 1144
(一)关于“死”的忌讳 1145
(二)关于“病”的忌讳 1146
(三)关于怀孕、生育的讳词 1146
第三节 秦汉至六朝的避讳 1146
一、避帝王名讳的范围不断扩大 1147
(一)开“生称讳”的先河 1147
(二)因避名讳改当代人及前代人名,改地名 1148
(三)因避名讳既改当代人姓,亦改前代人姓 1150
(四)因避名讳“以字行” 1151
(五)避嫌名讳始于汉 1152
二、开始避皇亲国戚名讳及避家讳 1153
(一)从避帝王名讳扩大到避皇后、皇族、外戚名讳 1153
(二)两汉起避家讳步步发展 1155
三、忌讳范围的扩展 1158
(一)对“死”的忌讳范围的扩展 1158
(二)对大臣不轨行为的讳饰 1159
(三)对不幸事件的忌讳 1159
(四)有关男女关系的讳词 1160
四、避讳的方法 1160
(一)同训代换的替代字法 1160
(二)空字省字法 1162
(三)用“某”或“讳”字表示法 1162
(四)通过比喻、借代、夸张等换一种说法来讳言 1163
第四节 隋唐宋金元的避讳 1163
一、避帝王名讳的特点 1164
(一)避帝王名讳的法律化 1164
(二)避嫌名讳的畸形发展 1164
(三)从“二名不偏讳”发展到避偏旁字 1165
(四)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避讳 1167
(五)禁用“天、君、圣、龙”等一批字 1168
(六)唐代开始避恶讳 1170
二、避圣讳、官讳、家讳 1171
(一)避孔子等圣讳 1171
(二)避名讳范围扩大到官吏 1172
(三)避家讳更趋严格 1173
三、忌讳的新进展 1175
(一)避讳凶恶字 1175
(二)对“死”的讳称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1178
(三)对考试落第的忌讳 1180
(四)对男女关系的讳称 1180
(五)对身体器官及生理变化的讳称 1181
四、避讳方法举隅 1181
(一)缺笔法 1182
(二)拆字法 1183
(三)析言法 1183
(四)通过委婉、拟人、省略以换一种说法来讳饰 1184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避讳 1185
一、避讳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1185
(一)讳国姓及其他 1185
(二)继承了前代避恶讳的传统 1187
(三)避宦官、大臣的名讳 1188
(四)避家讳继续受到重视 1190
二、文字狱与避讳 1191
(一)明太祖朱元璋制造的一系列文祸 1192
(二)清高宗乾隆时期的文祸举隅 1193
三、忌讳的发展 1195
(一)对“死”的忌讳用法的发展 1195
(二)对鸦片的讳称 1196
(三)对金银钱财的讳称 1197
(四)民间的行业忌讳及其他俗讳 1197
(五)对性的忌讳 1198
第六节 现代的避讳 1199
一、避尊者讳的变化 1199
(一)避领导人名讳的现象有了根本性改变 1199
(二)避尊长名讳的习俗并未绝迹,还时有表现 1200
二、由于不愿说或不忍心直说而形成的避讳 1200
(一)关于“死”的避讳 1200
(二)关于“病”、“伤”、“残”或生理缺陷方面的避讳 1203
(三)其他不愿说或不忍心说的避讳 1205
三、有关“言之不雅”事物或嫌恶事物的避讳 1206
(一)关于人体排泄物的避讳 1206
(二)关于性欲、性器官的避讳 1207
(三)有关淫乱行为的避讳 1208
(四)有关掩饰丑恶行为、不雅事物的避讳 1209
四、关于趋吉避凶的避讳 1210
第七节 结语 1212
一、避讳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等级制度、维持统治的工具 1212
二、避讳既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1216
(一)避讳是一种修辞现象 1216
(二)避讳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1217
三、避讳与趋吉避凶、求雅避俗心理的关系 1220
(一)避讳与趋吉避凶心理的关系 1220
(二)避讳与求雅避俗心理的关系 1221
四、古今避讳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利用 1223
(一)古今避讳所构成网络的范围不同 1223
(二)古今避讳的社会需要不同,显示的特点有别 1224
(三)认清古代避讳制度的流弊,使其为我所用 1224
第九章 回文的演变 1226
第一节 引言 1226
一、回文的定义与分类 1226
二、回文体的起始时代 1227
三、回文格的发展脉络 1229
第二节 先秦:回环的诞生期 1231
一、严式回环 1231
二、宽式回环 123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回文体的兴起与初步发展期 1233
一、图案回文 1233
(一)盘中诗 1233
(二)晋·苏蕙《璇玑图》 1235
(三)回文铭 1236
(四)反复体回文图诗 1238
二、回文诗 1239
(一)四言回文诗 1239
(二)五言回文诗 1240
(三)六言回文诗 1241
第四节 唐宋:回文体的发展期 1241
一、图案回文的继承与发展 1241
(一)回文箴 1241
(二)借字体连环回文 1242
(三)多种读法的连环回文 1243
(四)反复体回文图诗 1244
二、回文律诗的产生 1245
(一)五绝回文诗 1245
(二)七绝回文诗 1247
(三)七律回文诗 1249
(四)五律回文诗 1251
三、回文词的产生与分类 1251
(一)逐句回文词 1252
(二)分片回文词 1256
(三)通体回文词 1256
(四)就句回文 1257
第五节 元明清:回文体的再发展期 1258
一、回文曲的产生与发展 1258
二、回文诗的继承与发展 1261
(一)图案回文 1261
1.反复体回文图诗 1261
2.出现“六棱品字玦”回文图诗 1262
(二)回文诗 1264
1.五律回文增多 1264
2.叠字回文诗:回文与叠字相结合 1265
3.十言辘轳回文诗 1265
4.就句回文诗 1266
三、回文词的发展变化 1267
(一)通体回文词增多 1267
(二)倒读后词调或文体发生变化 1268
1.不同词调的变化 1268
2.词转变为诗 1269
(三)回环韵的新创 1269
四、回文赋的出现 1270
五、小说体中回文诗的出现 1273
第六节 现代:回环的发展期与回文体的缓行期 1278
一、回环(广义回文)的发展 1279
(一)文章的回环 1279
(二)诗歌的回环 1281
(三)对联的回环 1283
(四)广告的回环 1284
(五)广播语体的回环 1286
二、回文体(狭义回文) 1288
(一)回文诗的继承与变化 1288
(二)回文词的继承与发展 1291
(三)文章中的狭义回文 1293
(四)对联与谚语中的狭义回文 1293
第七节 结语 1295
一、回文诗在文学界中的地位 1295
二、回文:对汉语词序变化灵活性的充分利用 1297
三、回文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因 1299
(一)文坛上求新求异的思潮与诗人对艺术审美、艺术乐趣的追求 1299
(二)文体的发展与读法的多样化推动了回文的发展 1301
四、回文的修辞功能 1302
(一)回文体具有多样化形态的回环往复之美 1302
(二)回文体在回环往复之美的基础上产生奇趣 1304
(三)回环能鲜明地反映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辩证关系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