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生态艺术——大地上的生命欢歌第一节 初识“原生态”艺术 12
一、与“原生态艺术”的偶然邂逅 12
二、追寻“原生态艺术”的踪迹 14
第二节 “原生态艺术”探源 17
一、与生命本源相关联 17
二、“原生态艺术”时空探源 20
第三节 美丽的“侗族大歌”——原生态艺术与文化的生动展现 29
一、原生状态的完整保存 30
二、独特的审美价值 35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37
第二章 原生态艺术的传承 45
第一节 生动的“口头传承” 45
一、丰富的歌谣:口头传承的有力载体 45
二、技艺精湛的歌师:口头传承的灵魂人物 46
三、集体展演:口头传承的制度保障 47
第二节 浓郁的“本土化” 49
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 49
二、传承本地域本族群的文化 51
三、注重传承媒介的地方性与原生性 54
第三节 融入生活的自然传承 55
一、与生活融为一体 55
二、“默化”与“教化” 57
第四节 “集体交往”中的传承 59
一、联系公众交往的重要纽带 60
二、担当教化的中介 62
第五节 进入到无意识层面的传承 63
一、进入人格深层 63
二、传承部族记忆 66
第三章 原生意义上的艺术传承——从原生态艺术传承中获得的启示第一节 何谓原生意义上的艺术传承 72
一、“个体化”的传承 72
二、“人与文化”为前提的传承 77
三、探寻发生过程的传承 80
第二节 回返生活世界的传承特性 82
一、存在的真实性 82
二、存在的整体性 84
三、存在的奠基性 85
第三节 原生意义艺术传承的默会性 89
一、存在的无形性 91
二、对主体的依附性 93
三、内倾性 95
四、独特的个性 97
第四章 “象”的智慧与原生意义上的传承第一节 “道”本体的人文艺术教育 105
一、在深刻的直观中抵达宇宙与生命之“道” 108
二、于混沌境界中整体把握的艺术之“道” 109
三、在“反”与“复”中通达艺术之“道” 112
第二节 “象”的言说与思维 117
一、喻示艺术形象的最早起源 118
二、揭示艺术形象的兴起缘由 120
三、指出艺术形象的鲜明特点 122
四、体现艺术创造的重要法则 124
第三节 “拈花微笑”中的悟“道” 126
一、佛教传承的启示 126
二、师徒交流中的“欢会神契” 129
第五章 原生态艺术传承对儿童审美教育的启示第一节 无可逃避的分裂:现代儿童审美教育的迷失 144
第二节 儿童文化的原生性解读 152
一、儿童:自然之子 154
二、儿童的想象:神奇的非理性 157
三、儿童的创造:生命“原初整体性”的完好保存 161
四、儿童时期的记忆:成长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164
第三节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原本性”音乐教育探究 169
一、“整体性”与原本性 170
二、综合性与原本性 175
三、自然的节奏与原本性 176
四、即兴与原本性 178
第六章 儿童审美教育的原生性探寻第一节 源于生命的审美知觉与创造——艺术感知与创造的原生性探寻 182
一、艺术符号: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形式 185
二、艺术:富于生命意味的形式 187
三、艺术感知与创造:表现生命的力的形式 189
第二节 身体感觉:连接艺术与生命的原生载体 194
一、艺术感知与身体感觉 194
二、身体体现与自我意识 198
三、艺术活动与身体感觉 202
四、艺术教育与身体感觉 204
第三节 创造性体验:激发生命本源的体验——艺术体验的原生性探寻 207
一、何谓“创造性体验” 207
二、艺术实践中的“创造性体验” 209
第七章 从原生态走向生态——由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引发的思考第一节 “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218
一、“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 218
二、“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219
第二节 综合艺术课程:回归与超越 233
一、纵横交织,建构单元坐标体系 235
二、通过“叙事”结构融入相应情境 243
三、即兴与生成 247
四、注重艺术教育的体悟环节——反思 250
结语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