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2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0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0
二、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24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8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8
二、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意义 34
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36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41
一、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挑战 41
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课题 42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43
四、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45
五、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46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4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53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1
一、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6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63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68
第三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71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71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71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 75
第二节 不断开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境界 88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88
二、马克思主义精髓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9
三、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新 92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96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96
二、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 107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重大意义 1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1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115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125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基本特征 13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3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3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1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139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4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14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148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51
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151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内容 153
三、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经验 155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58
第一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5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 158
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160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战略的发展 162
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 165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66
一、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66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67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70
四、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2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76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7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8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81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83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7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8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91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01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01
二、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3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12
一、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12
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17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23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23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23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30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34
一、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34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36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0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3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44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45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 247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3
一、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53
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254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6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6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6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6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26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6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6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26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6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7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7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7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75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0
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80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82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85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85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28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9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293
第二节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96
一、“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回归 296
二、坚持“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99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30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07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307
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311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17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17
二、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指导方针 321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23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思想的提出 323
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24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33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332
一、建设和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332
二、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41
三、依靠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 34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47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的领导 347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53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