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源流 2
第一章 北地医踪 2
第一节 北方民族的摇篮 2
一、族系源流 2
二、霸业雄图 4
第二节 蒙古族和蒙医学 6
一、不自称蒙古族的蒙古人 6
二、前蒙古时期的蒙医学 7
第三节 萨满与“巫化本草” 11
一、一个巫医引发了一场部族战争 11
二、《山海经》:中国第一部“巫化本草” 12
第二章 经验积累 18
第一节 饮食疗法 18
一、饮食与预防 19
二、饮食与诊断 21
三、饮食与治疗 22
四、饮食与康复 23
五、酸马奶疗法 24
第二节 正骨与外伤治疗 28
一、蒙医正骨 28
二、外伤治疗 30
第三章 近古时期的蒙医学 36
第一节 学术流派 36
一、学派争鸣的历史背景 36
二、传统蒙医学派 38
三、藏医学派 39
四、近代蒙医学派 41
第二节 理论体系 45
一、三根与七素 45
二、五元与六因 46
第二篇 医事 50
第四章 古代医事 50
第一节 辽朝医事 50
一、注重医药 50
二、讲究卫生 53
第二节 金朝医事 57
一、医事制度 57
二、医药名家 59
三、饮食服饰 61
第三节 元朝医事 62
一、医政纵横 63
二、教育经纬 65
三、名医名著 67
第四节 明清医事 73
一、明朝医事 73
二、清朝医事 76
第五章 近代医事 79
第一节 民国医事 79
一、机构设置 79
二、传统医药 81
三、卫生状况 8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医医事 85
一、初创辉煌时期(1947—1965) 85
二、“文革”时期(1966—1977) 90
三、再创辉煌时期(1978—2004) 91
第三篇 诊疗 98
第六章 诊断 98
第一节 诊察 98
一、望诊 98
二、问诊 101
三、触诊 102
第二节 诊断 103
一、诱发原因 104
二、主要症状 105
三、发病部位 105
四、多发季节 105
五、发病特点 105
六、居住环境 106
七、体质特性 106
八、年龄 106
九、生活习惯 106
十、体质强弱 106
第七章 特色治疗 107
第一节 药物治疗 107
一、泻下法 108
二、催吐法 109
三、脉泻疗法 109
四、温和导泻法 111
五、猛烈导泻法 112
六、鼻药疗法 112
第二节 外治疗法 113
一、放血疗法 113
二、灸疗 115
三、穿刺疗法 117
四、罨敷疗法 118
五、涂擦疗法 119
六、浸浴疗法 120
第四篇 药事 125
第八章 道地蒙药 125
第一节 分布与分类 125
一、传统分类方法 126
二、近代分类方法 127
第二节 命名与采集 127
一、蒙药的命名 127
二、蒙药材的采集 128
第三节 加工与炮制 130
一、蒙药加工 130
二、蒙药炮制 132
第九章 蒙药基本理论 135
第一节 蒙药性味 135
一、蒙药六味 135
二、六味之功效 137
三、药力、药性与药能 138
第二节 用药特点 140
一、成药的剂型 140
二、药物的剂量 141
三、禁忌与服法 143
第三节 名药名方 144
一、蒙药名著 144
二、名药名方 147
第五篇 临床 152
第十章 传统医疗 152
第一节 草原巡游 152
第二节 随军效命 154
第三节 寺院悬壶 158
一、寺院悬壶的渊源 158
二、曼巴扎仓寺院简介 159
第十一章 现代临床 169
第一节 机构建设 169
一、个体诊所 169
二、集体机构 174
三、国家医院 176
第二节 技术队伍 184
一、队伍概况 184
二、代表人物 195
第三节 学科发展 210
一、蒙医内科 210
二、蒙医外科 218
三、其他学科 230
第六篇 科研 236
第十二章 科研管理 23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37
一、蒙医药科研机构 238
二、蒙医药科研队伍 239
第二节 蒙医药典籍的整理与研究 242
第三节 名老蒙医经验的发掘与整理 249
一、师生“结对子” 250
二、组织专科对口的专门班子总结继承 252
三、家传与组织班子抢救相结合 252
四、中西蒙医团结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53
第十三章 科研成果 255
第一节 研究成果 256
一、古代研究成果 256
二、现代研究成果 263
第二节 获奖成果 279
一、“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表彰奖”获奖项目 280
二、“自治区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281
三、“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奖”获奖项目 282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285
第十四章 学术交流 286
第一节 传承链接 286
一、中古前期的胡汉医学交流 286
二、中古后期的胡汉医学交流 291
第二节 学术交流 294
一、内蒙古蒙医药学会 295
二、蒙医药学术交流 297
三、蒙医药在兄弟省区 299
第七篇 教育 302
第十五章 传统教育 302
第一节 家传 带徒 私淑 302
一、家传 302
二、带徒 303
三、私淑 306
第二节 “曼巴扎仓”传习 306
一、瑞应寺曼巴扎仓 307
二、乌力吉图—阿尔巴斯曼巴扎仓 309
三、塔尔寺、广惠寺曼巴扎仓 310
第十六章 现代教育 313
第一节 学院教育 313
一、高等蒙医药学教育 315
二、中等蒙医药学教育 319
第二节 在职教育 321
第八篇 养生 325
第十七章 蒙古养生学 325
第一节 发展历程 325
一、蒙古养生思想的萌发 325
二、从祈祷问天到礼士问人 326
三、蒙元帝国时期的蒙古养生学 329
四、《四部医典》对明清以来蒙古养生的影响 330
第二节 养生原则 331
一、阴阳协调 331
二、五元为纲 333
三、不使“三根”变“三弊” 334
第十八章 蒙古养生术 335
第一节 时序养生 335
一、丘处机和他的《摄生消息论》 335
二、首倡时序养生的蒙古医生 336
三、元代大都人的时序养生 337
第二节 起居养生 340
一、居住处所 340
二、衣服着装 345
三、卫生习俗 350
第三节 饮食养生 354
一、蒙古人的饮食选择 354
二、元代蒙古人的饮食养生 359
第四节 运动养生 375
一、狩猎 375
二、球类运动 377
三、射箭类运动 380
四、田径类运动 382
五、骑术类运动 385
六、棋舞类运动 386
大事记 389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