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演化视角的跨国公司战略与产业集群互动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益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5865556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共同演化的理论出发,以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和柔性专业化本质及其基本功能为主线;以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运作与地理空间经济单元内生互动过程为基础;力图构建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情况的理论模型。

第1章 导言 1

1.1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7

1.4 主要理论贡献 11

第2章 跨国公司理论的新进展:全球战略、地理空间及其互动 14

2.1 全球化发展与跨国公司战略演变 14

2.2 跨国公司理论新进展:全球战略与地理空间互动 19

第3章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29

3.1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概览 29

3.2 领先跨国公司与领先集群 31

3.3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 38

3.4 简要的总结与评述 44

第4章 集群的类型:基于全球联系与互动视角的扩展 48

4.1 集群分类的一般性观点 48

4.2 全球联系、根植性与发展中国家集群分类 54

4.3 基于跨国公司战略与互动视角的集群分类 61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与当地产业集群 70

5.1 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与跨国公司战略 70

5.2 跨国公司战略与全球价值链治理 79

5.3 跨国公司战略、当地产业集群与全球产业空间疆域整合 83

第6章 互动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本体问题与升级逻辑 90

6.1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当地产业集群升级 90

6.2 全球价值链分析范式的内在局限:本体问题及升级逻辑 97

6.3 超越全球价值链范式:共同演化视角的集群升级 102

第7章 跨国公司与当地集群的共同演化:价值链治理、能力构型及其互动 107

7.1 共同演化分析框架 107

7.2 区位能力与治理模式的共同演化:一个内生性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 110

7.3 共同演化及产业集群的空间迁移 117

第8章 产业集群吸收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123

8.1 外部知识溢出与集群竞争优势 123

8.2 集群吸收能力、能力构型转换与集群动态发展 128

第9章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与地理空间集聚:总体描述 138

9.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特征 138

9.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空间集聚特征:宏观描述 146

9.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空间集聚特征:微观描述 154

第10章 外商投资、聚集效应及共同演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161

10.1 实证研究的基本背景 161

10.2 局部调整模型 164

10.3 跨国公司投资存量均衡水平的区位决定因素 165

10.4 计量模型描述:变量及数据 168

10.5 检验过程与结果 170

10.6 结论与简要评论 173

第11章 跨国公司战略意图性集群的构建与形成:以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为例 175

11.1 诺基亚星网(国际)工业园:背景、形成过程及特征 175

11.2 渐进式集群化与战略空间集聚:诺基亚与摩托罗拉中国投资战略的对比 182

11.3 战略意图性集群及其当地影响: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186

11.4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188

第12章 全球生产网络、地方网络及集群的共同演化:以中国内地台商IT产业集群为例 190

12.1 中国内地台商IT产业集群发展概述 190

12.2 中国台湾地区IT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194

12.3 中国台湾地区IT产业集群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当地互动与关联的缺失 201

12.4 案例分析的总结与启示 209

第13章 全球价值链空间演进与集群国际间迁移:以HDD产业为例 213

13.1 硬盘驱动器产业基本背景 213

13.2 全球价值链分解重组:HDD产业集群的第一次迁移 217

13.3 东南亚地区生产网络的发展:HDD产业集群的第二次迁移 224

13.4 案例分析总结: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229

第14章 网络、集群与全球战略互动:政策含义与对策分析 231

14.1 中国外资政策的简要回顾 231

14.2 外资政策导向与观念转变 234

14.3 跨国公司战略互动与基于集群的区位能力构型转换 237

14.4 创新主体培育与集群吸收能力提升 240

14.5 创新能力的载体: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 242

14.6 产业集群异质性与差异化政策导向 243

14.7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政策的动态演进 246

14.8 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 247

参考文献 249

附录:图表目录 262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