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敦煌道教与敦煌道经 1
1.1.1 敦煌与道教 2
1.1.2 敦煌文献与敦煌道经 10
1.2 敦煌道经的研究概况 13
1.2.1 国内 13
1.2.2 国外 29
1.3 道经词汇研究的历史回顾 38
1.3.1 清朝以前 38
1.3.2 民国以后 43
1.4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45
1.4.1 选题缘起 45
1.4.2 研究对象 57
第二章 敦煌道经写本叙录 59
2.1 藏内敦煌道经叙录 59
2.1.1 太平经 59
2.1.2 上清经 62
2.1.3 灵宝经 71
2.1.4 杂道经 105
2.1.5 道教类书 124
2.2 藏外敦煌道经叙录 135
2.2.1 化胡经 136
2.2.2 上清经 140
2.2.3 灵宝经 140
2.2.4 杂道经 177
2.2.5 戒律书 182
2.2.6 斋仪愿文 184
2.2.7 道经义疏 194
2.2.8 道教类书 196
2.3 失题敦煌道经叙录 202
2.3.1 中国藏失题道经 202
2.3.2 英国藏失题道经 204
2.3.3 法国藏失题道经 212
2.3.4 俄国藏失题道经 217
2.3.5 日本藏失题道经 219
第三章 敦煌道经的研究价值 222
3.1 常用词的研究 222
3.1.1 “真” 223
3.1.2 “官” 250
3.2 辞书的编纂 263
3.2.1 收词 264
3.2.2 释义 272
3.2.3 溯源 289
3.3 传本道经的整理 297
3.3.1 补缺 298
3.3.2 乙乱 300
3.3.3 寻佚 303
3.3.4 考源 305
第四章 敦煌道经词汇的研究方法 308
4.1 词义训释 308
4.1.1 辨形 309
4.1.2 察音 318
4.1.3 明词 322
4.1.4 推例 325
4.1.5 探源 330
4.2 延伸解读 333
4.2.1 修辞意义 334
4.2.2 语用意义 349
4.2.3 引申意义 377
4.2.4 文化意义 386
第五章 敦煌道经文字与词汇考释 397
5.1 形误字和音误字 397
5.1.1 形误字 397
5.1.2 音误字 413
5.2 古今字和俗体字 424
5.2.1 古今字 424
5.2.2 俗体字 435
5.3 道经其他文字 469
5.3.1 合文 469
5.3.2 拆字 473
5.3.3 武周新字 474
5.3.4 避讳字 476
第六章 敦煌道经词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 491
6.1 儒家文化的影响 491
6.1.1 直接来自儒家经典的语词 492
6.1.2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语词 501
6.2 制度礼俗的影响 514
6.2.1 政治制度 514
6.2.2 礼俗习惯 531
第七章 敦煌道经词汇对佛教文化的借鉴 552
7.1 源于佛经故事的语词 553
7.2 源于佛门称谓的语词 558
7.3 源于戒律仪轨的语词 561
7.4 源于礼敬忏悔的语词 564
7.5 源于三世轮回的语词 567
7.6 源于五道六道的语词 569
7.7 源于因果报应的语词 572
7.8 源于修行业缘的语词 578
7.9 源于苦难烦恼的语词 580
7.10 源于诸天地狱的语词 584
第八章 敦煌道经词汇对道家文化的传承 592
8.1 对道家语词的继承 592
8.1.1 传承词 593
8.1.2 简缩词 598
8.2 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611
8.2.1 自然 612
8.2.2 清静 614
8.2.3 无为 621
8.2.4 柔弱 623
第九章 敦煌道经的道教义理语词 626
9.1 “有生于无”,“无”即“道” 627
9.2 “道生一”,“一”即“气” 634
9.3 “一生二”,“二”即“阴阳” 644
9.4 “二生三”,“三”生“万物” 660
第十章 敦煌道经的道教特色语词 672
10.1 有关天堂仙境的语词 673
10.2 有关天神地祗的语词 688
10.3 有关宫观楼台的语词 696
10.4 有关符录图谶的语词 700
10.5 有关法术咒祝的语词 704
10.6 有关科教仪式的语词 709
10.7 有关法器服饰的语词 716
10.8 有关长生成仙的语词 721
10.9 有关体位身神的语词 731
10.10 有关神通灵佑的语词 736
10.11 有关服食炼养的语词 739
10.12 有关受授告盟的语词 745
10.13 有关经书简牍的语词 754
10.14 有关道派法位的语词 767
10.15 有关道教史地的语词 769
结语 777
后记 786
征引文献 788
参考文献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