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论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朝阳,余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419431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经历了从萌生、创立到发展。本书着重对该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全书共分十四章,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论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6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6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7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拓展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0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0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2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建构 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8

第五节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19

一、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19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0

第二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3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3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29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9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8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40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42

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44

第三章 中国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5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51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基本特点 51

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5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6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63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6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7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7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7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75

第四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77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77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77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0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 81

第二节 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86

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6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8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0

第五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93

第一节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探索 9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93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96

一、社会主义本质 96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9

第六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 123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23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126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28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29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30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30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33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34

第三节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35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5

二、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137

三、统筹城乡发展 139

四、统筹区域发展 140

五、积极扩大就业 141

第七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43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143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43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14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46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5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50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52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57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57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60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162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66

第八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 17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70

一、人民民主专政 170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2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74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5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77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8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8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80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82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82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85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88

第九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9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95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 195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98

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02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02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0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20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0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09

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 210

第十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15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 2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1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1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22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22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22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 226

三、充分发挥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29

第十一章 中国化的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232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3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32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方针政策 235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39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23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240

第三节 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242

一、“一国两制”构想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的进展 242

二、“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43

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共同奋斗 245

第十二章 中国化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理论 248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48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48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52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53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5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55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259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60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61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61

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62

三、维护世界多样性 263

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264

第十三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267

第一节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267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67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268

第二节 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271

一、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 271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73

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275

四、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276

第三节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77

一、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 277

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279

三、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动员教育 281

第十四章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理论 283

第一节 中国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83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83

二、巩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85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87

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89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91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91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93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95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新的伟大工程 298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98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00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