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 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正梁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9055918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向全球化社会迈进,国际政治向全球政治演进,国际关系向全球关系演变,构成关键趋向,安全、经济、社会、认同成为四大主题,国家与非国际行为者为两类关键角色,最终归结到全球政治或全球关系。

引言 分析框架 1

第一部分 总体观察 9

第一章 学科与历史 9

第一节 国际关系学的一般性问题 9

一、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9

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13

第二节 国际关系学:历史回溯 17

一、早期国际关系 17

二、资本主义与国际关系变革 24

三、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渊源 28

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34

第三节 国际关系学在中国 45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45

二、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 55

三、前进中的中国国际关系学 59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64

第一节 国际体系与体系转型 64

一、国际体系及其基本思想 64

二、现代国际体系的转型 66

第二节 国际格局 70

一、国际格局的结构分析 70

二、国际格局:历史透视 73

三、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和平转移 76

第二部分 国家利益:安全与经济 83

第三章 国家利益、目标与实力 83

第一节 世界民族国家体制下的国家 83

一、主权国家普世化 83

二、主权的层次分析 84

第二节 国家利益 91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 91

二、国家利益的复合两重性 94

第三节 综合国力 97

一、综合国力的构成 97

二、硬权力与软权力 102

三、综合国力的评估与比较分析 104

四、综合国力对国家和国际关系的意义 106

第四章 外交与外交政策:塑造和平环境 109

第一节 外交及其功能 109

一、外交的概念 109

二、外交的功能 110

第二节 当代新外交方式 111

一、多边外交 111

二、经济外交 112

三、首脑外交 113

四、公众外交 113

第三节 外交政策 114

一、外交政策及其结构 114

二、外交政策的决策模式 118

第五章 武力的使用:最后的保障 125

第一节 当代武器的突变 125

一、核武器与外交政策 125

二、高技术武器时代 127

第二节 武力行使的方式 129

一、武力作为外交的后盾 129

二、武力干预与国际战争 130

第三节 战争、道德与法律 133

一、正义战争的规范理论 133

二、对战争的道德与法律约束 135

第三部分 全球综合安全 141

第六章 全球综合安全:新的困境 141

第一节 传统安全威胁 141

一、地区冲突与国内冲突 142

二、干涉主义战争及特别行动 143

第二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 144

一、非传统安全及其特点 144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 148

第七章 全球综合安全:新的路径 156

第一节 全球综合安全 156

第二节 集体安全 158

一、安全对话机制 161

二、外交解决机制 162

三、法律解决机制 163

四、军控裁军机制 166

五、国际维和机制 169

六、地区安全机制 171

七、大国协调机制 174

第三节 全球经济与社会安全 175

一、全球经济安全 175

二、全球社会安全 181

第四节 全球环境保护 183

一、全球环境安全 183

二、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185

第四部分 全球经济、社会与认同 195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 195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秩序的重构 195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意义 195

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效应 198

三、经济区域化 200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南北问题 206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 206

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208

第九章 全球社会与全球治理 215

第一节 全球社会是人类的发展逻辑 215

一、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215

二、全球公共问题 217

三、全球社会的建构 220

第二节 全球治理 229

一、全球治理是时代选择 229

二、区域治理及其欧洲经验 239

三、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 242

四、全球治理的现实有限性 245

五、善治 247

第三节 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250

一、国家的发展逻辑 250

二、国家共同治理 251

第十章 认同的力量 254

第一节 认同及其意义 254

一、认同的内涵 254

二、认同的意义 256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认同的变迁 257

一、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 257

二、走向多元认同 258

三、创建新认同 259

第三节 欧洲认同的启示 263

一、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 263

二、欧洲认同的历史经验 265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