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耀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006383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本科教育使用。

绪论 1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1

二、运动生理学简史 1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 2

四、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3

第一章 骨骼肌收缩 5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5

一、肌原纤维和肌节 5

二、肌管系统 7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电活动 8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8

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9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10

四、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0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 12

一、兴奋-收缩耦联 12

二、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 13

三、肌纤维收缩后的舒张 13

第四节 肌肉的特性 14

一、物理特性 14

二、生理特性 14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16

一、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16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17

三、肌肉收缩的形式 19

四、运动单位及其动员 20

第六节 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 21

一、肌纤维的分类 21

二、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训练 23

三、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 24

第二章 血液 27

第一节 概述 27

一、血液与内环境 27

二、血液的基本成分 28

三、血量 29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30

五、血液的机能 32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32

一、红细胞生理 32

二、白细胞生理 35

三、血小板生理 37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38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38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39

第三章 循环 40

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 40

一、兴奋性 40

二、自动节律性 42

三、传导性 42

四、收缩性 42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43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43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44

三、心输出量 46

四、心音 48

五、体表心电图 49

六、心脏泵功能的储备 50

第三节 血管生理 52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52

二、动脉血压 53

三、动脉脉搏 55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特征 55

五、微循环 57

六、组织液的生成 59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0

一、神经调节 61

二、体液调节 64

第五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5

一、心血管活动在一次运动过程中的反应 65

二、心血管功能对长期运动的适应 66

第四章 呼吸 68

第一节 肺通气和肺换气 68

一、肺通气 68

二、肺换气 73

第二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74

一、氧的运输 7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77

三、呼吸与酸碱平衡 78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78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中枢 78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79

第四节 运动中的氧供应 80

一、需氧量 80

二、摄氧量 81

三、氧债 82

第五节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83

一、一次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83

二、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法 83

第五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8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85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 85

二、基础代谢 87

三、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87

第二节 体温调节 90

一、体温的生理波动 90

二、产热和散热过程 90

三、体温的调节机理 91

四、运动过程中体温的变化与调节 91

第六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93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血液循环特征 93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93

二、肾的神经支配 95

三、肾血液循环的特征 95

第二节 肾脏的泌尿的功能 96

一、尿生成的过程 96

二、尿的理化性质和尿量 99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101

一、肾脏在水平衡中的作用 101

二、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01

第七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104

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104

一、感觉、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04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04

第二节 视觉器官 105

一、眼球的大体结构 105

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06

三、眼的感光功能 108

四、视觉功能 109

第三节 位、听觉器官 111

一、耳的结构 111

二、位觉 112

三、听觉 114

第四节 本体感受器 115

一、肌梭的结构和功能 115

二、腱器的结构和功能 116

第五节 皮肤感觉 116

一、冷觉和温觉 116

二、痛觉 117

三、触压觉 117

第六节 感觉功能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117

一、视觉的作用 117

二、听觉的作用 118

三、位置觉、本体感觉的作用 118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20

第一节 概述 120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20

二、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突触 121

三、反射 12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25

一、感觉传导通路 125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126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 128

一、运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机制 128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 129

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 130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134

五、小脑的功能 135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6

一、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结构特征 136

二、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功能 137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138

第九章 内分泌 139

第一节 概述 139

一、激素的分类 139

二、激素的作用和特征 140

三、激素的释放、运输和代谢 142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142

第二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主要激素 144

一、下丘脑 144

二、垂体 145

三、甲状腺 147

四、甲状旁腺 148

五、胰岛 149

六、肾上腺 150

七、性腺 152

八、其它激素 153

第三节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54

第十章 条件反射学说与运动技能的形成 156

第一节 条件反射及其形成 156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56

二、条件反射的类型 157

三、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57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158

一、人的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 158

二、人的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 159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 160

一、泛化阶段 161

二、分化阶段 161

三、巩固阶段 161

四、动作自动化 161

第四节 促进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方法 162

一、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 162

二、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 163

三、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 163

四、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影响 164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65

第一节 力量素质 165

一、生理学基础 166

二、训练原则 167

三、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 168

第二节 速度素质 169

一、反应速度 169

二、动作速度 169

三、位移速度 169

第三节 有氧耐力 170

一、生理学基础 170

二、评价的生理学指标 171

三、训练 171

第四节 无氧耐力 172

一、生理学基础 172

二、评价 173

三、训练 173

第五节 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173

一、柔韧素质 173

二、灵敏素质 173

第十二章 人体机能活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75

第一节 赛前状态 175

一、机能变化的特点 175

二、生理机制 175

三、分类 176

四、影响因素 176

第二节 准备活动 176

一、作用 176

二、生理机理 177

三、内容 177

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178

一、产生的原因 178

二、影响的因素 179

三、极点与重新振奋 179

第四节 稳定状态 180

第五节 运动性疲劳 180

一、概念 180

二、产生的机理 180

三、发生的部位 183

四、判断的方法 183

第六节 恢复过程 183

一、整理活动 183

二、睡眠 184

三、营养学手段 184

四、物理学手段 184

五、医学手段 184

第十三章 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生理学评定 185

第一节 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 185

一、心率 185

二、运动后血乳酸量 188

三、肌酸激酶 188

四、乳酸脱氢酶 189

第二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189

一、生理学指标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189

二、安静状态下评定训练效果的生理学指标 191

三、定量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 191

四、最大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 192

第三节 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学评定 193

一、机能状态生理学评定的意义 193

二、赛前状态的生理学评定 193

三、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193

第四节 运动员科学选材时生理学指标的应用 198

一、肌纤维类型百分比的直接测定 199

二、肌纤维类型百分比积分肌电图间接测定 199

三、综合评定肌纤维类型百分比 199

第十四章 特殊环境中的运动训练 200

第一节 高温环境 200

一、高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200

二、热适应与热习服 203

三、高温环境训练的防护 206

第二节 低温环境 207

一、环境冷强度与影响因素 207

二、低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208

三、冷应激和冷习服 208

四、冷环境训练的防护 209

第三节 高原训练 210

一、高原的概念 210

二、高原环境的特征 210

三、高原的低氧适应 211

四、高原训练的方法 213

五、高原训练的注意事项 214

第四节 水环境 215

一、浮力 215

二、阻力 215

三、压力 216

四、水温 216

五、屏息与潜水 216

第十五章 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 217

第一节 运动练习的分类 217

一、按肌肉收缩特征分类 217

二、按动作结构特征分类 217

三、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 218

四、按发展某种身体素质分类 218

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生理特点 219

一、短距离跑 219

二、中距离跑 220

三、长距离跑 221

四、超长距离跑 221

五、竞走 222

六、跳跃 222

七、投掷 223

第三节 体操运动的生理特点 223

一、项目的特点 223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24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 225

第四节 球类运动的生理特点 225

一、项目的特点 225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26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 226

第五节 游泳运动的生理特点 227

一、项目的特点 227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27

三、运动的功能适应 228

第六节 武术运动的生理特点 228

一、项目的特点 228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29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 229

四、运动的功能适应 229

第七节 举重运动的生理特点 230

一、项目的特点 230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30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 231

第八节 自行车运动的生理特点 231

一、项目的特点 231

二、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反应 231

三、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特点 232

四、运动的功能适应 232

第十六章 体育健身的运动处方 234

第一节 运动处方 234

第二节 健身运动前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评定 235

一、心血管系统机能评定的必要性 235

二、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症 235

三、终止运动负荷试验的依据 236

四、运动负荷试验的注意事项 236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236

一、运动强度 236

二、运动持续时间 237

三、运动项目 238

四、运动密度 238

五、与运动有关的注意事项 238

六、运动效果的评定和运动处方的修订 238

计量单位与符号表 240

主要参考文献 241

名词索引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