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言 1
Ⅰ.生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 11
2.前批判时期 11
2.1 家庭、学校、大学 11
2.2 当家庭教师和早期著作 14
2.3 成功的教师和风度翩翩的硕士 16
3.批判先验哲学 20
3.1 通向《纯粹理性批判》的道路 20
3.2 批判性先验哲学的完成 25
3.3 与审查机关的冲突 27
3.4 晚年著作 30
Ⅱ.我能够知道什么?——纯粹理性批判 30
4.先验理性批判纲领 34
4.1 形而上学战场(第一版“序言”) 34
4.2 哥白尼式的革命(第二版“序言”) 40
4.3 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或者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导言”) 44
先天的 50
后天的 50
分析的 50
综合的 50
4.4 数学究竟是否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 50
4.5 先验概念 54
5.先验感性论 59
5.1 两种认识主干:感性和知性 60
5.2 形而上学阐明:空间和时间作为先天直观形式 64
5.3 几何学的先验论证 66
5.4 空间和时间经验性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71
6.概念分析论 72
6.1 先验逻辑的理念 72
6.2 经验性的和纯粹的概念(范畴) 73
6.3 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77
6.4 范畴的先验演绎 82
第一步证明:先验自我意识作为一切综合的本源按语:先验的论证第二步证明:范畴局限于可能的经验 82
任务 94
7.原理分析论 94
7.1 图型法学说 96
7.2 纯粹知性原理 101
7.3 数学原理 105
7.4 经验的类比 108
实体的持存性 116
因果原则 116
7.5 经验性思维的公设 116
8.先验辩证论 119
8.1 幻相的逻辑 119
8.2 思辨形而上学批判 124
8.2.1 理性心理学批判 124
8.2.2 先验宇宙论批判 128
8.2.3 自然神学批判 135
本体论的上帝证明 148
宇宙论的上帝证明 148
自然神学的上帝证明 148
8.3 理性理念作为认识完备性的原则 148
Ⅲ.我应该做什么?——道德哲学和法哲学 148
9.实践理性批判 157
9.1 作为道德心的道德 160
9.2 绝对命令 165
绝对命令概念 179
准则 179
普遍化 179
举例 179
9.3 意志自律 179
9.4 理性事实 184
10.法哲学和国家哲学 190
10.1 法律的理性概念 193
10.2 私法:所有制的根据 200
10.3 公法:法制国家的根据 207
10.4 国家的刑事处罚 216
Ⅳ.我可以希望什么?——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 216
11.作为法律进步的历史 222
12.实践理性的宗教 228
12.1 灵魂不死和上帝的存在 229
12.2 本恶 233
Ⅴ.哲学美学和有机体哲学 240
13.判断力批判 240
13.1 双重任务:专业分析和体系作用 240
13.2 美学的批判性论证 245
美 252
崇高 252
13.3 批判目的论 252
普遍目的论与普遍机械论之间 261
有机体的合目的性 261
目的论的调节性作用 261
Ⅵ.影响作用 261
14.对康德的接受、发展和批评 261
14.1 最早的传播和批评 261
14.2 德国唯心主义 264
14.3 康德在国外 270
14.4 新康德主义 273
14.5 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其他思潮 276
14.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79
附录 282
1.年表 282
2.《纯粹理性批判》章节划分 285
3.人名对照表 287
4.词汇德汉对照 294
5.插图来源 305
6.书目 306
A.著作 306
B.参考书目 306
C.文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