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明哲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976665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银行利用住房抵押贷款证劵化的状况分析(一种融资金融活动)。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2 本书研究内容与结构 4

1.3 本书的主要观点 6

2 MBS概述 9

2.1 MBS的起源与发展 9

2.2 MBS的概念及内涵 13

2.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3

2.2.2 住房抵押贷款的特征与基本品种 16

2.2.3 MBS的功能与基本品种 19

2.3 MBS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主要参与者 23

2.3.1 MBS的基本流程 24

2.3.2 MBS的主要参与者 26

2.4 中国实施MB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8

2.4.1 中国实施MBS的必要性 28

2.4.2 中国实施MBS的可行性 31

2.5 本章小结 33

3 基于违约行为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研究 35

3.1 引言 35

3.2 提前偿付违约行为研究 38

3.2.1 提前偿付违约行为产生的原因 38

3.2.2 提前偿付违约行为研究综述 39

3.2.3 影响提前偿付违约行为的因素分析 46

3.3 终止偿付违约行为研究 48

3.3.1 基于抵押物价值变动的违约动因分析 48

3.3.2 终止偿付违约发生的条件分析 50

3.3.3 终止偿付违约风险的规避 53

3.4 被迫违约行为动因分析 56

3.5 恶意违约行为研究 58

3.5.1 恶意违约行为的认识 58

3.5.2 恶意违约行为的违约成本构成 59

3.5.3 恶意违约行为成因分析与风险的规避 60

3.6 基于违约行为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研究 62

3.6.1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特征分析 62

3.6.2 我国现有的住房抵押贷款险种分析 64

3.6.3 规范房贷险种的策略 66

3.7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制的国际借鉴 69

3.7.1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 69

3.7.2 德国的住房合作社制度 70

3.7.3 日本的住宅银行制度 71

3.7.4 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72

3.7.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制的建设 73

3.8 本章小结 75

4 基于第三方信用增强的抵押支持债券违约风险研究 77

4.1 引言 77

4.2 古典信用分析方法回顾 78

4.2.1 专家制度 78

4.2.2 Z评分模型 80

4.2.3 ZETA评分模型 81

4.3 现代信用分析方法综述 83

4.3.1 违约证券估价理论的发展 84

4.3.2 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方法 85

4.3.3 KMV模型 88

4.3.4 Credit Risk+风险模型 92

4.3.5 Credit Po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 95

4.3.6 四大模型特征的比较 96

4.4 基于第三方信用增强的抵押支持债券违约研究 97

4.4.1 资产池抵押资产的特征及信用增强方式 97

4.4.2 抵押支持债券违约条件分析 100

4.5 基于第三方信用增强的EDF模型研究 103

4.5.1 基于KMV模型的信用担保违约函数分析 103

4.5.2 基于信用担保的EDF模型分析 106

4.5.3 EDF模型的应用 109

4.6 本章小结 110

5 基于MBS融资结构的信用评级方法研究 111

5.1 引言 111

5.2 债券的信用评级研究 114

5.2.1 信用评级的基本模式 114

5.2.2 信用评级的基本方法 115

5.2.3 债券信用评级的效果检验 118

5.3 MBS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1

5.3.1 抵押资产的信用质量指标 121

5.3.2 抵押资产的信用增强因素指标 122

5.3.3 抵押支持债券的结构设计因素指标 124

5.3.4 抵押支持债券所面对的环境因素指标 126

5.3.5 抵押支持债券评价体系的层级结构 129

5.4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抵押支持债券信用评级 131

5.4.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131

5.4.2 熵权系数的形成 132

5.4.3 构建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34

5.5 算例分析 136

5.6 本章小结 138

6 基于SPV特征的MBS模式选择研究 139

6.1 SPV的内涵与运作机制 139

6.1.1 SPV的内涵 140

6.1.2 SPV的运作机制 140

6.2 国外MBS模式研究 142

6.2.1 政府主导下的美国模式 142

6.2.2 高度集权的加拿大模式 145

6.2.3 市场为主导的欧洲模式 146

6.2.4 澳大利亚模式 148

6.2.5 香港模式 149

6.2.6 不同MBS模式下SPV的功能比较 151

6.3 适合中国国情的MBS模式研究 151

6.3.1 模式一:由商业银行自行成立SPV的模式 153

6.3.2 模式二:以信托方式成立SPV的模式 155

6.3.3 模式三:由国家成立SPV的模式 158

6.4 我国MBS试点阶段的模式选择 161

6.4.1 我国MBS选择信托模式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161

6.4.2 我国MBS采用信托模式存在的问题 163

6.4.3 对我国MBS采用信托模式的建议 164

6.4.4 建行首发MBS的运行模式 166

6.5 本章小结 167

7 中国实施MBS存在的制度风险分析 169

7.1 MBS的法律问题研究 169

7.1.1 我国现阶段实施MBS的法律体系架构和特征 170

7.1.2 SPV设立的基本法律问题分析 173

7.1.3 完善我国MBS的金融法律制度建议 186

7.2 MBS的税收问题研究 192

7.2.1 MBS过程中的税务问题分析 192

7.2.2 MBS各参与主体的税收问题分析 195

7.2.3 美国SPV的税收政策借鉴 201

7.2.4 完善我国SPV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 205

7.3 MBS的会计问题研究 207

7.3.1 MBS的会计处理问题的由来 208

7.3.2 MBS的会计确认 208

7.3.3 MBS的会计确认模式及其评价 209

7.3.4 MBS的会计报表合并与信息披露 216

7.3.5 美国MBS的会计发展历史 220

7.3.6 构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会计模式的建议 224

7.4 本章小节 227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229

附录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243

附录三:《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 258

附录四: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的抵押权变更登记有关问题的试行通知 266

附录五: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269

参考文献 273

结束语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