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
第一节 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原则 1
第二节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第三节 灭菌技术原则 2
第四节 消毒技术原则 3
第二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护理技术 5
第一节 手卫生 5
一、洗手 5
二、手消毒 8
三、外科手消毒 10
第二节 无菌技术 12
一、无菌手套的使用技术 12
二、无菌口罩的使用技术 15
三、无菌盘(区域)的布置技术 15
四、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技术 18
第三节 标准预防技术 21
一、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21
二、标准预防技术 21
第四节 隔离技术 29
一、隔离技术原则 29
二、不同区域的隔离措施 30
三、其他隔离措施 33
第五节 人员防护技术 35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35
二、医务人员的防护 35
三、患者的防护 48
四、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49
第六节 消毒技术 53
一、患者一般用品的消毒技术 53
二、诊疗用品的消毒 54
三、消毒液的配制和浓度监测 55
第七节 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与处理 58
第三章 护理评估技术 61
第一节 护理评估原则 61
第二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 61
一、体温的测量与观察 61
二、皮温的测量与观察 65
三、脉搏的测量与观察 67
四、呼吸的测量与观察 69
五、无创血压的测量与观察 71
六、有创动脉血压的测量与观察 74
七、中心静脉压的测量与观察 76
八、意识状态的评估 78
九、瞳孔的评估 81
第三节 营养状态的评估 83
一、进食功能的评估 83
二、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的评估 85
三、体重的评估 88
第四节 皮肤黏膜的评估 90
一、皮肤的评估 90
二、口腔黏膜的评估 93
三、会阴部、肛周皮肤黏膜的评估 96
第五节 自理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 98
第六节 疾病功能体位的评估 101
一、半坐卧位的功能位置评估 101
二、端坐卧位的功能位置评估 103
三、颅脑疾病患者的功能体位评估 105
四、偏瘫患者功能体位评估 107
五、骨科疾病患者功能体位评估 109
第七节 疼痛的评估 111
第八节 感官能力评估 114
一、视觉功能的评估 114
二、听觉功能的评估 116
第九节 心理、社会问题评估 118
一、认知能力评估 118
二、情绪的评估 118
三、家庭与居住环境评估 121
第四章 患者安全护理 124
第一节 安全护理技术 124
一、安全运送 124
二、患者身份与部位的识别 133
三、约束带的使用 137
第二节 意外的预防 139
一、烫伤 139
二、走失 140
三、自杀 140
四、跌倒和坠床 141
第三节 患者的出入院 142
一、入院 142
二、出院 144
第四节 住院患者的场所变更 146
一、转床 146
二、转院 148
第五章 患者清洁与舒适护理 149
第一节 患者的清洁 149
一、沐浴 149
二、床上擦浴与局部应用霜剂 151
三、头发清洁与床上洗头/梳头 155
四、口腔护理 159
五、会阴擦洗 162
六、更衣 164
七、卧床患者更换床单 166
第二节 卧位护理 168
一、卧位护理的基本原则 168
二、常用卧位的摆放 168
三、卧位的更换 191
第三节 疼痛的护理 195
一、疼痛护理原则 195
二、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与护理 195
第四节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99
一、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199
二、压疮的预防 201
三、压疮的护理 202
第六章 给药法 205
第一节 给药原则 205
第二节 安全注射原则 205
第三节 各类药品的管理 206
一、常用药品的管理 206
二、急救药品的管理 206
三、贵重药品的管理 207
四、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 208
五、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 209
第四节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设置和管理 209
一、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设置 209
二、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管理 210
第五节 给药途径及给药技术 210
一、口服给药术 210
二、雾化吸入给药术 212
三、肌内/皮下注射术 215
四、皮内注射术(药物过敏试验) 218
五、静脉注射术 221
六、局部给药术 223
第六节 静脉输液 225
一、头皮针静脉输液术 225
二、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 227
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 229
四、输液泵/注射泵的应用 234
五、更换输液袋(瓶)术 237
六、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术 239
第七节 静脉输血 241
第七章 引流管护理 245
第一节 引流技术 245
一、插、拔胃管技术 245
二、插、拔尿管技术 249
三、更换引流袋/瓶技术 255
第二节 留置引流管患者的护理 259
一、护理原则 259
二、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259
三、留置尿管的护理 261
四、留置“T”型引流管的护理 262
五、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263
六、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264
七、留置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 265
第八章 气道护理技术 267
第一节 气道护理原则 267
第二节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268
一、体位引流 268
二、叩击震颤排痰 270
三、有效咳痰 272
四、吸痰 274
第三节 带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276
第四节 气管切开的护理 280
一、气管切开术的配合 280
二、带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 282
第五节 氧疗护理 284
第九章 营养与排泄护理技术 287
第一节 营养护理技术 287
一、协助患者进食 287
二、肠内营养(鼻饲法) 289
三、肠内营养(滴注法) 291
四、肠外营养输注技术(经中心静脉) 293
第二节 排泄护理 295
一、排便功能训练 295
二、肛管排气 297
三、简易通便术 299
四、人工取便术 301
五、灌肠术 303
六、膀胱功能训练 309
七、诱导排尿术 311
八、男性患者尿套使用技术 313
第十章 标本采集技术 315
第一节 标本采集原则 315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 316
一、静脉血标本的采集 316
二、动脉血标本的采集 318
第三节 尿标本的采集 320
一、尿常规标本的采集 320
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322
三、24h,12h和3h尿标本的采集 324
第四节 粪便标本的采集 326
一、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的采集 326
二、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328
三、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的采集 328
第五节 痰标本的采集 329
第六节 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 331
第七节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331
第八节 血药浓度标本的采集 333
第十一章 急救技术及护理 335
第一节 急救护理原则 335
第二节 止血技术及护理 335
第三节 包扎技术及护理 338
第四节 固定技术及护理 341
第五节 搬运技术及护理 343
第六节 洗胃技术及护理 346
第七节 心肺复苏技术及护理 349
一、心肺复苏技术 349
二、手法气道开放 353
第八节 气管插管技术及护理 355
第九节 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护理 359
第十二章 冷热疗技术 361
第一节 冷疗 361
一、冷疗的原则 361
二、冰袋(囊) 361
三、冰帽 364
四、冰毯(降温毯) 366
五、酒精擦浴 368
六、温水擦浴 370
第二节 热疗 370
一、热疗原则 370
二、热水袋 370
三、烤灯(红外线灯/曲颈灯) 373
四、坐浴 375
五、热湿敷 377
参考文献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