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研究的背景 1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
1.3 研究的意义 3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
第2章 基于遥感图像的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方法 6
2.1 概述 6
2.1.1 应用概述 6
2.1.2 研究概述 6
2.2 图像分割方法综述及几种基于聚类的方法介绍 10
2.2.1 图像分割综述 10
2.2.2 几种基于聚类的方法介绍 16
2.3 寻谷法和爬峰法介绍 20
2.3.1 寻谷法 20
2.3.2 基于原始特征向量的爬峰法 24
2.3.3 基于特征向量直方图的爬峰法 28
2.4 直方图的两种存储方式及相关算法 34
2.4.1 表式直方图的一种新构造方法 34
2.4.2 数组式直方图及其与爬峰聚类相关的有关算法 37
2.4.3 直方图压缩 40
2.4.4 直方图边缘栅格的调整 47
2.5 尺度控制参数试验 48
2.5.1 栅格大小试验 48
2.5.2 直方图平滑 50
2.5.3 图像空间平滑 53
2.6 基于特征空间指数的类合并 55
2.6.1 边界相接类的亲和度指数 55
2.6.2 边界相离类的亲和度指数 57
2.6.3 基于亲和度指数的类合并 59
2.6.4 基于亲和度指数和像素数阈值的类合并 61
2.7 基于图像空间指数的类合并 63
2.7.1 聚合度指数 63
2.7.2 均匀度指数 67
2.7.3 离散点切除 68
2.7.4 捕获度指数 70
2.7.5 几种图像空间指数的应用 72
2.8 两个空间指数的综合应用及基于距离方法简述 75
2.8.1 根据聚合度阈值和亲和伙伴进行类合并 75
2.8.2 方法组合 76
2.8.3 基于距离方法简述 78
2.9 人机交互及改变栅格尺寸方法 78
2.9.1 人机交互合并 78
2.9.2 改变栅格尺寸 79
第3章 森林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分析方法与技术 81
3.1 空间结构的演变 81
3.1.1 长期的自然竞争形成的空间格局 81
3.1.2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空间结构产生的主要影响 85
3.1.3 可持续森林经营空间结构状态 89
3.2 森林空间结构信息管理概述 90
3.2.1 空间信息获取 91
3.2.2 空间信息处理 92
3.2.3 空间信息的利用 93
3.3 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 94
3.3.1 空间分析的定义、研究对象与内容 94
3.3.2 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 96
3.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 97
3.3.4 空间统计学分析 102
3.4 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的状态分析方法 104
3.4.1 空间要素及其形状、距离、连接度、位置等空间状态的确定方法 104
3.4.2 空间集聚度分析方法 106
3.4.3 空间差异性或均匀度的分析方法 108
3.4.4 空间相对区位分析方法 108
3.5 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109
3.5.1 常规统计分析 109
3.5.2 主成分分析 110
3.5.3 聚类分析 110
3.5.4 相关分析 110
3.5.5 回归分析 110
3.5.6 层次分析法(AHP) 110
3.5.7 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法 111
3.6 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的空间动态过程分析方法 111
3.6.1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111
3.6.2 时空机理模型 112
第4章 COIS软件系统 113
4.1 基本要求 113
4.2 系统工作流程 113
4.3 系统主要功能 114
4.3.1 编辑 114
4.3.2 查看 114
4.3.3 预处理 115
4.3.4 分割 121
4.3.5 后处理 128
4.4 应用实例 128
4.4.1 遥感图像分割 128
4.4.2 TM图像森林采伐迹地提取 136
4.4.3 SPOT5图像森林采伐迹地提取 138
4.4.4 人物图像分割 138
4.4.5 自然景物图像分割 141
4.4.6 提取地图上的手工勾绘线 143
4.4.7 TM图像城镇用地信息提取 144
第5章 森林资源空间结构分析系统 148
5.1 基本要求 148
5.2 系统工作流程 148
5.3 系统主要功能 149
5.4 应用实例——新昌县森林资源空间分析系统 149
5.4.1 系统简介 149
5.4.2 系统主要功能 150
5.5 临安市森林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170
5.5.1 临安市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集聚状况 171
5.5.2 临安市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分异或均匀状况 173
5.5.3 临安市森林资源的林种空间分布状况 174
5.5.4 临安市林地利用的状况分析 175
5.5.5 临安市森林及林地质量的状况分析 175
5.5.6 影响临安市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的环境因素分析 179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180
6.1 结论 180
6.2 思考 182
参考文献 184